編按:根據網友Supertramp Alexander表示,6月20日遇到兩名外國人未經申請就進入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的阿朗壹­古道,在解說員的勸導下,不肯離去。

在山林偏遠的地方,警備人力常常不足,某些人以為沒有人發現就亂來,在自己安全確保之下,可以試著蒐證,並告知相關執法單位。

以下為網友Supertramp Alexander提供的內容:


2015-06-20 東方足跡解說員攔截二位外國人,未經申請核准,擅自闖入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的阿朗壹­古道!! 解說員好說歹說,他倆就是不肯離去,態度十分囂張,後來甚至出口辱罵台灣政府及台灣人­民(但是影片沒錄到飆罵部分,可惜了)。一般非法闖入者應該會心虛離開,沒想到這二位­老兄竟然大言不慚說阿朗壹古道是他的地方,說他娶了個台灣老婆生了個台灣小孩,所以這­裡也是他的地方。所有的問題都是台灣政府的問題,不是他們的問題,他們為什麼要申請。­一直要我們裝作沒看到,讓他們過去。我要離開的時候,他還追上來大罵,說你們台灣人只­不過是從中國過來的而已,你們就是中國人,這裡也不是你們的地方! 我只回答他,very funny! 他一直尾隨我,我就說 yeah, come! Follow me and you'll find the way out! 他就轉身回去盧解說員了....

 
外國人非法闖入阿朗壹古道 Intruder into A-Lang-I Ancient Trail, Taiwan(by Alexander Supertramp)

 

我們整個團隊約有80人入山,大家都有看到他們非法闖入。第一次他們嘗試從台東南田段­進入,但被稽查員攔下,還裝不懂中文,想蒙混進去。第二次他們開車繞到屏東旭海段,趁­稽查員不注意擅自闖入古道,剛好遇上我們團隊的解說員,再次把他們攔下。其中戴帽子的­那位宣稱他是在地人,這裡是他的地方,為什麼他不能進來。另一位年紀較大的,影片中有­一段似乎說了非英語的語言,但是我分辨不出是哪國話?? 他們倆其實都會說中文,也會聽。

後來好不容易我們人多勢眾,他們才願意離開。但是當我們走到出口時,發現他們的吉普車­仍然停在附近,猜測它們仍躲在某處試圖闖入保留區。旭海地區人口稀少,雖設有旭海派出­所,但稽查員與警察人力不足,類似事件時有所聞,只是沒想到這次被我們遇到!! 希望所有山友提高警覺,勿讓不尊重程序、不尊重大自然者破壞台灣的最後一個未開發的海岸線。

註:本篇內容及影片為網友Supertramp Alexander提供。

資料來源https://betapanel.pixnet.cc/#/create-article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都會〉瑠公圳引水石硿 古蹟正名未通過

文史學會將繼續爭取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新北市文史學會爭取新店「瑠公圳引水石硿」古蹟正名為「大坪林引水石腔」案,今年兩度於文化局審議時未獲通過,學會理事長夏聖禮說,瑠公圳和大坪林圳是兩條獨立的灌溉系統,不能因為要紀念及宣揚郭錫瑠的灌溉功績,而硬將他的名字冠在大坪林圳引水石腔之上,未來將繼續爭取正名;文化局副局長于玟說,審議委員認為日治時期瑠公圳與大坪林圳合併為瑠公圳系統,故此圳稱大坪林圳或瑠公圳均與歷史無違。

于玟說,審議委員認為,瑠公圳由郭錫瑠於乾隆五年(一七四○年)自青潭溪開圳,後續雖由大坪林五庄墾戶首蕭妙興等於乾隆廿五年(一七六○年)完成,但郭錫瑠為開圳創始人無誤。

其次,郭錫瑠開圳係為引新店溪水源灌溉台北盆地,其水源最早取自新店溪上游之青潭,透過石硿灌溉大坪林圳,日治時期瑠公圳與大坪林圳合併為瑠公圳系統,故此圳稱大坪林圳或瑠公圳均與歷史無違,稱瑠公圳可含括大坪林圳,稱大坪林圳卻無法含括瑠公圳,是以本案決議不更名。

至於「硿」是否更正為「腔」,雖日治時期文獻所載為「腔」,惟日治時期文獻用字是否正確有待商榷,宜回歸漢人用字習慣,「石硿」較符合用字事實。

夏聖禮說,位於新店溪青潭口的「大坪林引水石腔」是台灣先民開墾大台北盆地時的重要水利工程,當時的民眾只憑著人力和手工具,一斧一鑿地從岩石中開鑿出一條引水通道,不由得敬佩先人的毅力與決心,如今引水石腔的灌溉功能早已失去,同時因為水位條件改變,取水口已高於現行水位很多,引水石腔已成為純粹的古蹟。

夏聖禮說,引水石腔對於新店人的開發歷史和飲水思源有特殊意義,但是他每次為國中小師生導覽介紹,告訴他們現在的古蹟名稱是錯誤的示範,因為瑠公圳與大坪林圳是兩條獨立的灌溉大圳,身為新店人更要了解大坪林圳的歷史,如果文史未正名,易產生混淆,將繼續爭取正名。

夏聖禮(圖中綠衣者)表示,大坪林引水石腔完全以人力開鑿,工程浩大。(新北市文史學會提供)

夏聖禮(圖中綠衣者)表示,大坪林引水石腔完全以人力開鑿,工程浩大。(新北市文史學會提供)

資料來源http://m.ltn.com.tw/news/local/paper/890983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岸線長達320公里的澎湖縣,長期最頭痛的問題,就是有清不完的海漂垃圾,過去四年所清理垃圾的海岸線長度,已經繞了整個澎湖群島十多圈,不過今天中央補助沒了,也讓財政吃緊的地方政府,只好減少清運。但是海漂垃圾的問題,還是無法解決。

各式各樣的海漂垃圾攻占美麗沙灘,有廢棄漁網,還有印有簡體字的長型塑膠浮球,甚至潤滑液鐵罐,不只是湖西鄉的南寮海域,就連位於國家公園的東吉嶼也淪陷,燈塔下方還曾出動人力垂吊,清出445公斤垃圾。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主任 強國瑞==
東吉 西吉 還有東嶼坪 西嶼坪
都有海漂垃圾都在岸邊
所以說因為它都有懸崖峭壁
所以說清起來是非常困難的

澎湖縣環保局指出,海漂垃圾是長期頭痛的問題,過去四年間,總計清理的海岸累積到3926公里,都已經可以繞澎湖群島十圈以上,但垃圾清了又來,除了可能從中國大陸飄來,漁船亂丟的嫌疑更大。

==澎湖縣環保局長 胡流宗==
不管是我們本國的漁船
大陸籍的漁船 雖然不斷宣導
但他都往海裡面丟
大陸沿海地區
因為它潮流的關係
它一次拱上來
就是整個到澎湖的周圍來

清垃圾麻煩,後續清運更頭疼,當地垃圾掩埋場早已不敷使用,要海運到高雄市焚化廠處理、成本極高,環保局坦言,要解決問題恐怕要興建焚化爐。

==澎湖縣環保局長 胡流宗==
運到高雄的話
總是沒有辦法自己掌控
如果我們自己有焚化爐的話
那當然我們在做處理垃圾方面
就比較好處理

澎湖焚化爐規劃蓋在湖西鄉,目前仍在前期規劃作業,如果順利完工,最快也要四五年後,不過眼前海漂垃圾源源不絕,但環保署中止補助,地方環保局坦言,現在只好縮減清運天數,能清多少算多少。

記者 林靜梅 陳立峰 澎湖報導 

資料來源:http://news.pts.org.tw/article/300247?NEENO=300247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處可以細細品味的老宅的生命與人情味的優質的民宿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遇見澎湖南方四島,我在島嶼上的一天(東嶼坪+西嶼坪+鐵砧+頭巾)系列五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遇見澎湖南方四島,我在島嶼上的一天(東嶼坪+西嶼坪)系列四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遇見澎湖南方四島,我在島嶼上的一天(東嶼坪+西嶼坪)系列三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遇見澎湖南方四島,我在島嶼上的一天(東嶼坪+西嶼坪)系列二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這裡可以看見島嶼上最真實的一面,美麗與哀愁。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島上的(鎮風塔)相傳東嶼坪與西嶼坪遙遙相對有沖煞之虞,島民也因各種因素相互設(塔)鎮煞。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澎湖東北季風強,島上的食物與日用品皆由澎湖馬公或台灣運補。

早期的先民利用澎湖地區天然的石頭(玄武岩或咾咕石)依山勢而建,堆疊約1公尺高口字型或ㄇ字型的(菜宅)。可以在裡面種菜、種雜糧或絭養家禽)。

(菜宅)是澎湖地區特有的地貌景觀,相當有可看性,可以了解早期的島民為了生存,如何利用當地天然的地形地物,而形成的自然景觀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遇見澎湖南方四島,我在島嶼上的一天(東嶼坪+西嶼坪)系列ㄧ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澎湖南方四島中,東嶼坪有著美麗的人文歷史遺跡、地景地貌(玄武岩與傳統聚落+菜宅)還有美麗的珊瑚生態系。

美的景緻,只有像海一般的旅人才能細細品味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42.jpg

43.jpg

44.jpg

45.jpg

46.jpg

47.jpg

48.jpg

49.jpg

50.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見澎湖南方四島的美麗與哀愁,我在島嶼上的一天(東吉嶼)
文/許明正 2015.6.18
澎湖南方四島是台灣第九座國家公園於2014年6月公告,也是第二座海洋國家公園(第一座是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於2007年1月成立),隸屬海洋國家公園管轄。澎湖南方四島,其範圍位於澎湖南方海域望安嶼及七美嶼以東,北緯23”17’~14’;東經119”30’~40’。包含(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及周邊之島礁頭巾、鐵砧、鋤頭嶼、豬母礁、二塭、香爐…等附近島礁。

澎湖南方四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地質地景地貌)、人文歷史、傳統聚落建築(仿巴洛克式)及令人讚嘆的菜宅梯田景觀之外、還有珍貴的海洋文化與多樣性的珊瑚礁生態系。

澎湖南方四島的美麗,使我心嚮往之。2015.6/13~15終於讓我實現願望,登上國境之島,一窺島嶼的美麗與湛藍的海。此趟澎湖南方四島之行,要特別感謝僚哥(鄭同僚老師)在永和社區大學開啟這門課程(島嶼寫作與踏查)。旅行的精采與豐富度是來自於行程中的(娛樂性+知識性)。這一趟澎湖南方四島之行,從行程的安排、規劃到同學參與其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此趟最大的任務之一島嶼的踏查(口訪島民)。這是一種全新的旅行方程式,不僅在地體驗島民的生活,同時透過田野調查(口訪)更深入島嶼的歷史,島民的生活。

走在村落裡,傳統的聚落建築(仿巴洛克式)顯示東吉嶼的島民在漁業繁盛的年代,家家戶戶滿載漁獲,經濟生活優渥,在島上蓋起一棟棟三合院式的建築。時代的丕變,從廢棄的聚落來看,讓人很難想像島上最繁榮興盛的時期有二、三千人在這裡生活。如今,島民+相關政府機構人員,在島上的住民只剩30人左右,此情此景,令人不勝唏噓。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設立,對四島的住民而言是利是弊?是和諧共生還是相互對立?在我們這次的島嶼踏查中,似乎嗅到一股不尋常的火藥味。身處在台灣的國民們,我們很難想像澎湖南方四島的島民常常面臨沒水、缺電(發電機常常故障,維修期間快則2周,慢則1個月或是更久)交通不便、醫療體系不佳、環境汙染、垃圾沒有適當分類(可回收、可掩埋、可燃燒等)、偏鄉教育等問題(這三天的旅行、踏查沒有見到任何一位學齡的孩童)

國家公園的成立有其三大目標,保育、研究與育樂休閒。前兩項是國家公園成立最主要的目的(保育與研究),多樣性的海洋文化及島嶼豐富的人文歷史是台灣與人類共同的資產。國家公園提供休閒育樂性,透過導覽解說讓國民能更貼近大自然的美。可惜,當休閒育樂等經濟活動行為,在國家公園內超過環境乘載量時,利益衝突、開發與保育、人際關係的猜忌、島民的生活….林林總總等問題,一一浮現,這是環境保護與經濟行為的過程,必須努力克服與解決。

天很藍,海很藍,島嶼上綠草如茵,我心在徜徉。澎湖南方四島,真的美極了。

我站在島嶼上,我遇見澎湖南方四島的美麗與哀愁。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42.jpg

43.jpg

44.jpg

45.jpg

46.jpg

47.jpg

48.jpg

49.jpg

50.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遇見澎湖南方四島,我在島嶼上的一天(東吉嶼)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遇見澎湖南方四島,我在島嶼上的一天(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影音版)
這一趟島嶼之旅,我看見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