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僚哥(鄭同僚老師)帶我們走這一趟島嶼之行。

旅行中,最大收穫在於同時能得到(知識性與娛樂性)。澎湖南方四島之行,讓我看見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美麗的人文歷史,風景與地景地貌,多樣性的珊瑚礁群,顯示島嶼的豐富底蘊。

同時,令人我訝異的是,島嶼上的住民必須面對隨時沒水,沒電的生活(發電機常常故障,壞了。快則一修就是十天、半個月,慢則一個月...)。

同樣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的我們,很難想像美麗景致島嶼風采的背後,島民的生活是如此艱苦與不便。

生活在都市的我們已經習慣冷氣的涼爽與隨手可得的(水),而島民必需要與熾熱的太陽為伍。

太陽很熱,海水很藍,島民的心很苦悶......

分享:(鄭同僚老師FB)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902350103146703&set=a.286745941373792.66274.100001151663628&type=3&theater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謝僚哥(鄭同僚老師)帶我們走這一趟島嶼之行。旅行中,最大收穫在於同時能得到(知識性與娛樂性)。

澎湖南方四島之行,讓我看見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美麗的人文歷史,風景與地景地貌,多樣性的珊瑚礁群,顯示島嶼的豐富底蘊。

同時,令人我訝異的是,島嶼上的住民必須面對隨時沒水,沒電的生活(發電機常常故障,壞了。快則一修就是十天、半個月,慢則一個月...)。

同樣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的我們,很難想像美麗景致島嶼風采的背後,島民的生活是如此艱苦與不便。

生活在都市的我們已經習慣冷氣的涼爽與隨手可得的(水),而島民必需要與熾熱的太陽為伍。太陽很熱,海水很藍,島民的心很苦悶......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902350103146703&set=a.286745941373792.66274.100001151663628&type=3&theater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正前往海洋的那一端,身處在島國的妳我,有多久時間沒有去看看海。

海水湛藍,我們乘風破浪去拜訪島嶼的風情與藍色的世界(澎湖南方四島)。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很藍,心在敞洋,澎湖南方四島在前方。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正前往海洋的那一端,身處在島國的妳我,有多久時間沒有去看看海。

海水湛藍,我們乘風破浪去拜訪島嶼的風情與藍色的世界(澎湖南方四島)。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資源的分配不該只有少數人得利,偏鄉教育的孩子需要更多人關注。

http://video.udn.com/news/330940

徒步環島的旅人鄭豐繽,選擇在偏遠的屏東港仔村落腳,還開了一間背包客棧,希望吸引更多有專長,願意用生命和偏鄉孩子對話的背包客,把視野帶進孩子們走不出的港仔村。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五水溝聲明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yocMmMMfs1xVWFrRlM4Y3hlLUU/view

五溝水聲明-1.jpeg

五水溝-2.jpe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71216/

近來農舍修法一事在台灣引起爭議,為何在日本未曾看到東一幢西一棟散在農田間的房舍?上下游請教了農林水產省的農地經營課,以及全國農業會議所(農業委員會的全國組織),以了解日本有關農地的制度。

農地使用受「農地法」規範,購買須經農業委員會許可

日本農地的買賣、租賃與利用,都必須按照農地法進行。農地法是為了保護農地而制定,農業以外的用途基本上都是從嚴處理。

不像一般個人擁有的不動產可自由買賣,能購買農地的僅限農家與農業法人,並且須經過各市町村農業委員會的許可。

一個辭掉東京工作、搬到九州鄉下打算新規就農的人,首先必須向當地農業委員會提出營農計畫、確定一年有150天以上在田裡務農、且不能對周邊的農地造成妨害。另外原則上購入面積須達到50公畝以上(50公畝在台灣為半公頃,若於北海道規定為2公頃以上)。

至於農業法人,除了上述條件以外,還規定農業所得須超過全部所得的一半、擁有決議權成員的四分之三需從事農業相關工作、一半以上的員工以務農為主,並且不得是股票上市公司。

林林總總的規定,是為了保障農地農用、確保耕作者能夠取得農地,避免投資行為。

DSC03575-1280
京都周圍農地仍然完整農用,價格也比台灣便宜(攝影/Alittle)

 

農地價格連續20年下跌,修法後一般法人可租地耕種

根據日本全國農業會議所做的2014年農地買賣調查統計,日本純農業地區(即農業為主要產業的地區)的水田平均價格為每公頃1296萬日圓,相當於台幣324萬元,旱田則為942萬日圓,相當於台幣235萬5千元,自1995年以來,已連續20年下跌。

都市農業地區的水田平均價格為每公頃台幣920萬4千元,旱田為台幣875萬日圓,與前年度相比,分別跌了1.8%與1.6%。比台灣部分農地還要便宜。

由於子孫離農情形普遍、休耕地增加,農地利用目前仍是粥多僧少的狀態,為了達到充分有效利用,為了讓農地獲得有效利用,2009年農地法修改,企業等一般法人也能夠租地使用。

為了防止企業借了農地之後未真正農用,簽約時會自動附上解約條件,若沒有適切使用農地,將會被解除契約,此舉也強化了農業委員會的監督功能;此外也規定企業必須參加維繫鄉村人際網絡的集會、清掃街道等活動。截至去年12月為止,一年平均有342個一般法人投入農業,以蔬菜生產為大宗,佔了四成多。

農舍農用、農地轉用有限制

至於台灣引起爭議的農舍問題,日本並沒有面積上的限制。

若想在個人擁有的農地上蓋溫室、作業小屋、資材庫等農業設施,兩公畝以下不需農業委員會的許可;如果是新購入的農地,則須在營農計畫中寫明蓋農舍之目的與用途,如果很明顯的不是為了農用,在送計畫時會被駁回。甚至竣工之後,若實情與計畫不符,是可以強制拆除的。

在農地農用的前提下,農舍乃是與農業經營不可分割的建物,才能避免假農舍之名,行蓋豪宅炒地之實。

沒法蓋豪華農舍,那把農地轉建地總行了吧?但在農地法的保護下,農地具有生產糧食的重要任務,是屬於全體國民的珍貴資源,即使是自己的農地,也必須經過農業委員會許可,且並非所有的農地都可轉用。

都道府縣指定的「農業振興地區」與市町村設定的「農用地區域」禁止轉用,除此之外的地區,如果是十公頃以上、且被列為土地改良、基盤整備對象的農地,則屬於生產性高的「第一種農地」,原則上也是禁止轉用,除非是用於道路等重大公共建設。

未被列入土地改良對象、生產力小、小面積的第二種農地、與位於市街地的第三種農地基本上能夠轉用,但後者的轉用順位優於前者,換言之,如果握有兩種農地,第三種農地轉成建地的可能性較大。一般發出許可令的是各縣知事,若轉用面積超過4公頃,則需要農林水產大臣的許可。

農地轉用在1970年代初期達到高峰,73年將近7萬公頃,此後年年下降,2012年約為一萬多公頃。

國土計畫為治本之道

除了保護農地的農地法,1974年,為了確保適切的土地利用、抑制地價高漲、預防亂開發,日本制定了國土利用計畫法,訂出都市、農業、森林、自然公園、自然保全五大區域,各都道府縣須依法整合性的利用土地資源。

國土利用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是需要確保後世子孫也能安居樂業。台灣一部「國土計畫法草案」在立法院躺了十幾年,就是生不出來,人民瘋炒地,地方政府猛開發,是否該來思考國土的永續利用?

DSCF6811-1280
日本高知縣馬路村聚落與森林完整區分(攝影/Alittle)

(【日本通信】系列文章由 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原住民朋友的反向思考,值得稱許。永續環境的經營,需要有領導力,遠見與過人毅力。為司馬庫斯部落,按個讚。

自由時報:http://m.ltn.com.tw/news/local/paper/887983

〔記者蔡孟尚/尖石報導〕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近幾年觀光人氣居高不下,但部落原住民討論後決定,從下半年開始減半收住的遊客人數,雖然收入會減少,但可為山林部落的永續發展保留生機。

犧牲暑假商機 下半年起實施

「我們今年上半年的假日單日遊客上限人數將近五百人,下半年將減少到約二百五十人。」司馬庫斯部落會議秘書拉互依‧倚岕透露,司馬庫斯以「上帝部落」成為觀光景點後,的確給部落帶來龐大商機,但族人也反思,過多遊客進入山林部落裡,所消耗的用水、產生的廢棄物等種種壓力恐怕對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因此決定減半收客。

拉互依說,雖然即將來臨的暑假就是旅遊旺季,但部落仍貫徹執行遊客減半的決議,目前七月、八月暑假期間的假日訂房已經全滿,平日則只有一半,請有興趣在暑假到司馬庫斯部落一遊的民眾,盡量選在平日過來。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最偏遠山區的司馬庫斯部落,在二十年前才開始有可通行汽車的聯外道路,十八年前開始發展觀光,如今每年有將近六萬人次的遊客造訪這個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高山部落,連官方都為了旅客交通安全大幅改善泰崗到司馬庫斯之間的部落聯絡道。

拉互依說,很感謝大家這麼喜歡司馬庫斯,但它的美有很大部分是來自純淨未受污染的原始山林和部落風貌,如果為了賺錢讓越來越多的遊客進入司馬庫斯,後果恐怕是大家再也保不住這份美好,所以族人們忍痛犧牲商機來換取保育生機,也會藉此機會提升民宿、餐廳的品質,讓以後來司馬庫斯的遊客能夠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

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決定,從下半年開始減半收住的遊客人數。(資料照片,記者蔡孟尚攝)

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決定,從下半年開始減半收住的遊客人數。(資料照片,記者蔡孟尚攝)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退休田園夢 山坡農地的浩劫

 

發佈日期:2015年6月8日

【採訪/何榮幸 劉光瑩 鄧凱元 文字/洪雅芳 企劃/何柔嫺 攝影/黃明堂 鍾士為 孫柏峰 剪輯/孫柏峰】

擁有山林間的一畝地,再加上間休閒小屋,這是許多都市人的退休夢幻生活。


業者看準這個商機,開始在台灣山林間違法大肆開發,賺取暴利。過去一個月間,天下團隊­走訪多個違反水土保持法的開發案件,目擊台灣國土被開膛破肚

 

的景象。在天下記者的積極­調查下,新北市政府也在我們出刊前,強勢拆除在新北石門的一宗開發案。

.更多影音請見「天下雜誌群網路電視台CWTV」: http://video.cw.com.tw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響應聯合國6月8日世界海洋日愛護海洋的倡議並慶祝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計畫公告屆滿1週年,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海管處)特於本(6)月6日舉辦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環境教育淨灘活動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119/509089/

台灣農地編定面積約有80萬公頃,但是幾年來在不斷開發利用下,無論是大規模徵收成為工業區,都更成為城市地,或是違法工廠入侵農地,耕種農地的面積,可能不足70萬公頃,如果再加上長期休耕、廢耕、污染的農地,台灣實際生產農地的面積,更可能更低過65萬公頃,已經讓台灣農業生產有著巨大危機。但是,實際從事種植所剩不多的農地,並非就已安然無事,目前除了依舊面臨徵收開發的浩劫,更嚴重是起因於城市田園夢的慾望,引發城市下鄉的農地買賣問題。許多優良農業區,在開發、地產業者的銷售設計下,大量吸引城市買家,不只將買賣農地成為實現心願,更是成為新一波的炒作標的,形成農地更廣泛、更零碎的破壞。目前,城市興起的田園夢,讓許多開發、地產商,看準這波城市慾望,設計不同的銷售方式,推出田園三賣手法,快速讓台灣農地進入買賣、開發之列,形成廣泛的農地危機。一、豪宅的田園經濟在傳統上,二十多年前,早期農地買賣多為仲介買賣,由在地人牽線,介紹外來者進入購地,買賣土地有些是先行屯地,準備開發,有些就是以農舍名義,自建民宿、住宅,在宜蘭、花蓮、台東,普遍存在這種「獵地開發」的現象。一位長期從事賣賣牽線的人士說明,他們不會買賣屯地,只是知道部落裡誰有地,誰手頭緊,一旦外地有人需要土地,他們就能進行媒合,賺取其中介紹費。到了近二十年,土地仲介公司進入,挾帶著資金,開始屯地買賣,他們已經不像早期一般,只幫賣地者仲介找地,而是像都市空屋的投資手法,不斷先行收購農地,再展開媒合行銷。甚至一改早期只做土地仲介,轉而開始興建農舍住宅,從賣土地躍昇到行銷農舍,讓農地上也開始出現代售的空屋農舍。這個空屋農舍的現象,在宜蘭農地特別嚴重,因為看準雪遂通車的便捷,台北人視宜蘭為後山田園住居,也讓一些開發商敢從土地仲介,直接興建農舍住宅,協助規避法令限制,方便買家購買入住。這也讓宜蘭陷入,許多農地不斷被蒐購買賣,許多農舍建立,農地快速被破壞,甚至許多空屋農舍已經成為投資工具,轉手多次,卻無人居住。日前,女農阿寶、生態農民賴青松等人,在宜蘭發起守護農地運動,就是擔心農地買賣惡化農地種植,讓宜蘭農地難以耕種,甚至這波大量屯地、先建後賣的風潮,也會隨著蘇花快速公路的改善,向花東擴散,更惡化花東農地開發的問題。
二、莊園的包裝買賣在宜蘭的農舍豪宅買賣之外,更有大面積農地上,興起新的莊園包裝式買賣,現今在花蓮壽豐農業區中,知名觀光景點的雲山水,其實就是相當成功的農地行銷策略。將大面積農地整地開發,設計景觀湖泊,移植優美樹木,創造一個美麗觀光勝地,吸引人潮,提昇土地價值後,再將土地分區販售。在遊客讚嘆風景美麗之時,其實各區銷售土地已經動工,許多空地上還插著出售農地的告示牌,一大片農業區域在巧妙的包裝下,大面積的整地開發,銷售動工,一塊塊農地以興建農舍,或是開發休閒農場為名,不斷消失。業者的成功行銷,卻有破壞水土的問題,一位世居壽豐的農民表示,壽豐是地下水充沛的區域,也是花蓮重要養殖農地,那些假觀光真炒地的農業區域,土地是農地,湖泊是地下水,業者那麼大面積的開發,為何都沒送環評?諷刺是,花蓮理想大地是在壽豐地區,最早開創整體開發農地經營的模式,在日前進行土地開發的環差分析時,即遭到花蓮縣政府指責,超挖地下水,以及16年來開發不到1成,把地擺在那裡,有養地炒地之嫌。暴露出許多土地開發商,以鉅型觀光園區包裝,實際開發農地營利,造成農業、水文環境的破壞。甚至此一整地規劃,提升地價,再行銷售的模式,更在花東地區不斷複製,快速蔓延。三、營地的分散行銷有豪宅、有莊園,農地不斷被開發銷售,但是更讓人心驚是營地式的分散行銷。因為大面積土地有一定的成本,加上建設經費,更非一般人能負擔,於是開始有土地開發團隊,為加速農地的銷售,就在近年發展出切割小單元的田園營地交易。這些田園營地,多數散布在新竹、苗栗、台中等鄰近城市的農地上,有的深藏丘陵,有的靠近海邊,開發團隊購賣大面積農地後,再依地理特性分別開發,有的是山谷裡梯田式的營地,有的是整片農地上切割的小營地,面積約在10到30坪,分別由購賣者購入使用。在推銷初期,土地開發團隊會舉辦說明會,表示可以單筆購賣,作為休閒、農作場所,也可以多筆購買投資,作為事業經營,甚至達到最小800坪面積,可以等後時機改建農舍。由於面積很小,容易投資購買,一下子就形成風潮,吸引許多購地民眾。許多購地民眾,不見得是要投資獲利,的確懷著田園夢鄉,在小營地上搭帳棚,興建簡易租合屋,平日種花種菜,假日帶家人朋友來聚餐,就能滿足親近田園的夢想。但是實際上,城市人的田園浪漫,卻是鄉村的災難,以苗栗通宵為例,許多開發區域就是山坡地,拆掉老屋農地,破壞生物棲地,在台中大甲,整片農地成為營地,大量人群集的污水問題,以及農路的交通問題,都衝擊著原有的農村體系。從豪宅、莊園、到營地,台灣農地架接著城市的田園相像,被不同行銷手法包裝買賣,讓農地更快的流失。其實些假農舍深入農業區,就是開啟土地買賣的資本體系,帶來的破壞不會小於全面開發,而這些假農舍又特愛進入優良農地、景觀農地,對於農業與生態的破壞,更是驚人。面對農地的買賣開發,該回歸農地農用,嚴格規範農地買賣,甚至對於農村住居,提供集村的協助,以及適度規劃小面積田園,滿足城市人耕種需求,重要是保持農地的完整性,才是保障農地生產的糧食自給,以及農地提供的生態庇護,達成農地存在的真實價值。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119/509089/

漂浪島嶼:田園三賣-台灣的農地是怎麼被出賣
台灣農地編定面積約有80萬公頃,但是幾年來在不斷開發利用下,無論是大規模徵收成為工業區,都更成為城市地,或是違法工廠入侵農地,耕種農地的面積,可能不足70萬公頃,如果再加上長期休耕、廢耕、污染的農地,台灣實際生產農地的面積,更可能更低過65萬公頃,已經讓台灣農業生產有著巨大危機。 但是,實際從事種植所剩不多的農地,並非就已安然無事,目前除了依舊面臨徵收開發的浩劫,更嚴重是起因於城市田園夢的慾望,引發城市下鄉的農地買賣問題。許多優良農業區,在開發、地產業者的銷售設計下,大量吸引城市買家,不只將買賣農地成為實現心願,更是成為新一波的炒作標的,形成農地更廣泛、更零碎的破壞。 目前,城市興起的田園夢,讓許多開發、地產商,看準這波城市慾望,設計不同的銷售方式,推出田園三賣手法,快速讓台灣農地進入買賣、開發之列,形成廣泛的農地危機。 一、豪宅的田園經濟 在傳統上,二十多年前,早期農地買賣多為仲介買賣,由在地人牽線,介紹外來者進入購地,買賣土地有些是先行屯地,準備開發,有些就是以農舍名義,自建民宿、住宅,在宜蘭、花蓮、台東,普遍存在這種「獵地開發」的現象。一位長期從事賣賣牽線的人士說明,他們不會買賣屯地,只是知道部落裡誰有地,誰手頭緊,一旦外地有人需要土地,他們就能進行媒合,賺取其中介紹費。 到了近二十年,土地仲介公司進入,挾帶著資金,開始屯地買賣,他們已經不像早期一般,只幫賣地者仲介找地,而是像都市空屋的投資手法,不斷先行收購農地,再展開媒合行銷。甚至一改早期只做土地仲介,轉而開始興建農舍住宅,從賣土地躍昇到行銷農舍,讓農地上也開始出現代售的空屋農舍。 這個空屋農舍的現象,在宜蘭農地特別嚴重,因為看準雪遂通車的便捷,台北人視宜蘭為後山田園住居,也讓一些開發商敢從土地仲介,直接興建農舍住宅,協助規避法令限制,方便買家購買入住。這也讓宜蘭陷入,許多農地不斷被蒐購買賣,許多農舍建立,農地快速被破壞,甚至許多空屋農舍已經成為投資工具,轉手多次,卻無人居住。 日前,女農阿寶、生態農民賴青松等人,在宜蘭發起守護農地運動,就是擔心農地買賣惡化農地種植,讓宜蘭農地難以耕種,甚至這波大量屯地、先建後賣的風潮,也會隨著蘇花快速公路的改善,向花東擴散,更惡化花東農地開發的問題。
二、莊園的包裝買賣 在宜蘭的農舍豪宅買賣之外,更有大面積農地上,興起新的莊園包裝式買賣,現今在花蓮壽豐農業區中,知名觀光景點的雲山水,其實就是相當成功的農地行銷策略。將大面積農地整地開發,設計景觀湖泊,移植優美樹木,創造一個美麗觀光勝地,吸引人潮,提昇土地價值後,再將土地分區販售。 在遊客讚嘆風景美麗之時,其實各區銷售土地已經動工,許多空地上還插著出售農地的告示牌,一大片農業區域在巧妙的包裝下,大面積的整地開發,銷售動工,一塊塊農地以興建農舍,或是開發休閒農場為名,不斷消失。 業者的成功行銷,卻有破壞水土的問題,一位世居壽豐的農民表示,壽豐是地下水充沛的區域,也是花蓮重要養殖農地,那些假觀光真炒地的農業區域,土地是農地,湖泊是地下水,業者那麼大面積的開發,為何都沒送環評? 諷刺是,花蓮理想大地是在壽豐地區,最早開創整體開發農地經營的模式,在日前進行土地開發的環差分析時,即遭到花蓮縣政府指責,超挖地下水,以及16年來開發不到1成,把地擺在那裡,有養地炒地之嫌。暴露出許多土地開發商,以鉅型觀光園區包裝,實際開發農地營利,造成農業、水文環境的破壞。甚至此一整地規劃,提升地價,再行銷售的模式,更在花東地區不斷複製,快速蔓延。 三、營地的分散行銷 有豪宅、有莊園,農地不斷被開發銷售,但是更讓人心驚是營地式的分散行銷。因為大面積土地有一定的成本,加上建設經費,更非一般人能負擔,於是開始有土地開發團隊,為加速農地的銷售,就在近年發展出切割小單元的田園營地交易。 這些田園營地,多數散布在新竹、苗栗、台中等鄰近城市的農地上,有的深藏丘陵,有的靠近海邊,開發團隊購賣大面積農地後,再依地理特性分別開發,有的是山谷裡梯田式的營地,有的是整片農地上切割的小營地,面積約在10到30坪,分別由購賣者購入使用。 在推銷初期,土地開發團隊會舉辦說明會,表示可以單筆購賣,作為休閒、農作場所,也可以多筆購買投資,作為事業經營,甚至達到最小800坪面積,可以等後時機改建農舍。由於面積很小,容易投資購買,一下子就形成風潮,吸引許多購地民眾。 許多購地民眾,不見得是要投資獲利,的確懷著田園夢鄉,在小營地上搭帳棚,興建簡易租合屋,平日種花種菜,假日帶家人朋友來聚餐,就能滿足親近田園的夢想。但是實際上,城市人的田園浪漫,卻是鄉村的災難,以苗栗通宵為例,許多開發區域就是山坡地,拆掉老屋農地,破壞生物棲地,在台中大甲,整片農地成為營地,大量人群集的污水問題,以及農路的交通問題,都衝擊著原有的農村體系。 從豪宅、莊園、到營地,台灣農地架接著城市的田園相像,被不同行銷手法包裝買賣,讓農地更快的流失。其實些假農舍深入農業區,就是開啟土地買賣的資本體系,帶來的破壞不會小於全面開發,而這些假農舍又特愛進入優良農地、景觀農地,對於農業與生態的破壞,更是驚人。 面對農地的買賣開發,該回歸農地農用,嚴格規範農地買賣,甚至對於農村住居,提供集村的協助,以及適度規劃小面積田園,滿足城市人耕種需求,重要是保持農地的完整性,才是保障農地生產的糧食自給,以及農地提供的生態庇護,達成農地存在的真實價值。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