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愛地球 (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周刊 - 不喝瓶裝水的理由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ontent-97834-112864

撰文 / 郝廣才   出處 / 今周刊   939期

沒事多喝水,本來是沒事,但喝多了瓶裝水,可能會助紂為虐。二○○七年十二月八日,美國一位老先生發動小鎮居民,抗議雀巢抽地下水裝瓶賣,不只賺居民的錢,還抽掉大家的未來。

在我們的日常消費中,我們花的一點小錢,可是財團賺的一堆大錢。讓別人賺大錢不是壞事,但如果我們不經意花的小錢,讓他們對地球進行破壞,那就是大壞事!

八十八歲的迪爾邦(Howard Dearborn)住在緬因州的佛萊堡超過六十年,他家附近有個知名的景點「波蘭泉」(Poland Spring),這裡號稱有美國最清澈的泉水,所以美國最暢銷的瓶裝礦泉水就是「波蘭泉」。

二○○七年十二月八日,迪爾邦召集鎮民,他發給前五十個人,每人十美元,去買波蘭泉礦泉水,然後把買來的水倒進波蘭泉裡。他錢多到沒地方花嗎?他要幹什麼?

壞處一:破壞地質、生態

事情要從一九九二年說起,雀巢公司當年買下「波蘭泉」的品牌,但雀巢並不是用泉水裝瓶,而是買下佛萊堡的大片土地,直接抽地下水,一年抽掉一億七千萬加侖,造成原來的波蘭泉泉水枯竭,嚴重破壞地質、生態,也危及居民的安全。

波蘭泉已經枯竭,雀巢繼續在緬因州其他土地抽地下水,仍然打著「波蘭泉」的品牌賣抽來的水。緬因州沒有法律規定不能抽地下水,眼看家園的土地要被雀巢抽乾,所以迪爾邦號召民眾,把買來的波蘭泉水倒回枯竭的波蘭泉。他們向雀巢抗議,引起媒體關注,並呼籲立法,開啟「水資源大戰」的爆點。

說起雀巢,你會想起什麼?咖啡,即溶咖啡。但雀巢真正賺錢的,不是咖啡,是水。它現在是世界最大的瓶裝水公司,手裡有七十二個瓶裝水品牌,包括法國沛綠雅(Perrier)、義大利聖沛黎洛(San Pellegrino)、美國波蘭泉(Poland Spring)。
不只雀巢知道賣水有暴利,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更早投入瓶裝水。一九八○年代健康意識抬頭,含糖的汽水銷售量逐漸下滑,大家又回頭喝水,飲料公司想到瓶子不裝可樂、汽水,可以裝水來賣。可是水很便宜又隨手可得,怎麼辦?於是他們開始「創造需求」。

第一步先說自來水不乾淨,只配洗碗、洗車、沖馬桶,不配高級人喝。

第二步給你看世外桃源美麗、純淨的小溪,告訴你這才是自然的恩典,高級人該喝的水。

典型就是斐濟礦泉水(FIJI Water)的廣告,它打出「名副其實的斐濟水,絕非克里夫蘭市製造。」斐濟是太平洋中的世外桃源,那克里夫蘭市的水很髒嗎?廣告出來後,克里夫蘭市政府很不爽,找公正機構檢驗,斐濟水每公升含六.三一微克的砷,克里夫蘭的自來水沒雜質,比斐濟水好,但斐濟水比自來水貴二千倍。

更扯的是像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賣的瓶裝水,水是哪兒來的?是自來水!他們裝自來水再賣給你,說這個比較純淨,喝了不會生病,但你要付出二千倍的代價。

但大部分的人不知道真相,而且已經被洗腦,然後養成習慣,「需求」被成功「創造」。美國一周就要喝掉五億瓶水,可繞地球五圈。

雀巢在美國的瓶裝水市場占三分之一,它的作法更可怕,它在美國七十五條泉水流經的土地大量抽取地下水,裝瓶賣你。它在南美洲、亞洲、非洲也這樣幹,恐怖的是,這些地方的水資源本來就不足,雀巢再一抽,人民依賴的水井就乾凅了。雀巢把水裝瓶,賣給當地人,還打「純淨生活」的品牌,你說諷刺不諷刺?

壞處二:製造太多寶特瓶

危害更大的是,裝水的瓶子大都是寶特瓶,塑膠從石油中提煉,光美國用在裝水的塑膠瓶,一年逾二六○億瓶。
所耗掉的石油,可讓一百萬輛汽車加一年的油。而且這些塑膠瓶八○%埋入土中,一千年也不會分解。

你問不是有回收嗎?對,只回收二○%,回收去哪裡?再製成新的寶特瓶嗎?不是,都送到印度、非洲等,在那堆成一座座塑膠山,然後把它切碎,找個沒人管的地方埋掉。要知道如果塑膠真的回收再製,得加入更多有毒物質,不划算。

雀巢的總裁說:「依目前的情勢,我們會在石油用完前就先把水用完。瓶裝水是最負環保責任的產品。」百事可樂的副總裁說:「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來水。」

能聽嗎?

不能!所以迪爾邦號召民眾反抗。水和空氣一樣,是公共資源。不該落入私人手中謀取暴利,又殘害大部分人的生存權。

我們有兩招。第一招,出門帶水壺,別買瓶裝水。這點不難,我們小時候上學就這樣。我拿到的第一個米老鼠水壺,至今還忘不了。

第二招,要求政府在公共場所,廣設飲水機。

這幾年在多方努力下,像雀巢的瓶裝水銷售,有下降的跡象,但去年還是逾百億美元。是不是「革命成功尚早,同志更需努力」
 
文章配圖2:Caroline,CC Licensed.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澎湖的海,在哭泣。當政者需要拿出執行力來處理眼前的難題。

 

 

 

 

 

 

 

 

 

 

 

 

 

 

 

 

影片來源:海洋公民基金會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61線在西濱公路上的台西,正在上演一齣戲...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提時代,宜蘭蘇澳老家附近有許苦楝樹,每年清明時節左右會開出淡淡的紫色小花,是我念念不忘的兒時記憶。

分享小野老師這篇文章,再度勾勒起對家鄉思念的場景。苦楝,不再苦苓。以後我會叫她台灣楝樹,謝謝小野老師。

台南嘉南大圳旁的楝樹,我一定會去造訪妳的美麗...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744662219010816&id=100004011348477&fref=nf

空汚系列1

想念南台灣的台灣楝樹

台灣楝樹從前叫做苦楝樹,又名苦苓,是日治時代被大量種植的本土樹種,因為開出來的紫色小花很像在日本的櫻花。

一些台灣人因為苦苓兩字像可憐,往往把家中不幸怪罪苦楝,立刻砍死。近日仍然有人用環剝方式弄死這種樹。所以,大家就說,以後把苦字拿掉,直接叫「台灣楝樹」。叫久了,就忘了苦了,

最近收到朋友從台南寄來的照片和文章。啊,四年不見,嘉南大圳旁那一排親手種的苦楝樹苗長大了。想起四年前在政府和民間的努力下,把嘉南大圳旁一公尺的水泥挖掉,改成可以種樹的泥土地,這是多麼重要的宣誓動作呀。希望台灣各地的水泥叢林能跟進,多一些大樹,降低空氣汚染。
未來我們大家都來種樹吧,要用種子直接播種的樹才有主根才有靈魂才有水土保持的功能。

「四年的時光,隨水圳逝去,這楝樹長成二人高,彷彿是昨日記憶,小野老師與台江流域社群,數百人在圳邊種下小樹苗,為被台南人背叛、污染的古直加弄圳,種下希望之樹,希望種樹,讓自然回到台江。

種樹、淨堤,在綠道散步、監測環境,成了台江山海圳綠道的公民治理之道。

清早,散步在諸友種出的風景中,天空正藍,看著康復之家的院友們,認真的走路,認真的撿垃圾,為環境彎腰的姿勢,靜靜的力量,令自己感動。」(台江山海圳綠道推動者之一吳茂成)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facebook.com/%E7%94%9F%E6%85%8B%E6%8C%91%E6%88%B0%E8%B3%BDEco-Challenge-1562435973996924/

關於2016的Eco Challenge
各位關心2016Eco Challenge的同學、老師與家長們大家好:
看到每週都還是有許多人到粉絲頁逛逛,看看是不是有比賽的公告,因為2015年在韓國的比賽,來自臺灣的同學們表現得太優秀,因此大家磨刀霍霍,希望在2016年可以一展身手,可見大家對這個比賽非常期待。
首先要說明臺灣可以參加UNEP-DHI(聯合國環境署-水環境研究中心)推廣的2015年Eco Challenge比賽,是因為UNEP-DHI委託一家新加坡公司進行為期3年的推廣,而這家新加坡公司負責人在一個遊戲學習的研討會上認識臺灣的黃教授,邀請臺灣參與2015年比賽,以達推廣的效果。在韓國比賽結束後,許多參與的國家教練也希望臺灣明年可以主辦。
本來委員會已經準備要和UNEP-DHI簽比賽的MOU,但是來自UNEP的mail卻推翻這件事(中英文mail請見圖片),在這裡要很沉痛的跟大家報告"2016的Eco Challenge臺灣不能獨自參加,必須在中國的政府或民間單位下",這是依據"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
"的政策(臺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對於一個從事小學教育工作三十幾年的我來說,原來國際政治還是和我的學生學習權有關!我的想法很簡單,只不過要將一個宣導水資源與環境保護重要性的遊戲,讓臺灣的學生可以玩,可以透過遊戲瞭解水資源和環境的重要性,並且可以有機會參加比賽,卻是如此困難。
對於面對逆境,向來我的態度是面對並克服它,因此當我收到訊息後的這段時間,我試著找臺灣的遊戲設計公司,也找氣象相關的專家,當然還要找贊助者,希望2016年有一個臺灣自己研發設計的"氣候變遷線上遊戲"先讓臺灣的學生有個舞台,然後再進一步邀請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學生來參與比賽。當然,我現在還有許多困難要一一克服與解決,原來等事情有個明確的期程時,再向大家說明,但是大家殷切期待,促使我要寫這份說明。在此我也公開呼籲凡是認同這個活動的朋友們,請把這訊息轉發出去,這個粉絲頁會繼續公開,我們需要來自各方的支持,凡是認同並願意支持的朋友請和我聯絡,謝謝大家。 
陳錦雪 敬上
e-mail:carol600729@gmail.com
 
 
 
 
 
 
 
 
 
生態挑戰賽Eco Challenge 的相片。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汙水下水道系統的完整建構,代表一個先進城市的指標數之一。

從桃園南崁溪的例子,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水資源利用與汙水下水道系統。

從歷史的縱向脈絡來看,瓦窯溝的(藍帶與綠色廊道的理想)代表著我們對居住的環境品質的基本要求,

瓦窯溝是中永和的母親河,大家一起為瓦窯溝加油努力......

原來
桃園的家庭廢水
都排進溪流、流向大海,
導致河川超級骯髒...

而更骯髒的,
恐怕是背後那個..
紙上空殼公司 包政府工程
兜售工程 買空賣空的大黑幕!

汙水處理廠工程被標走,
八年了,完全沒有進度,
得標的,跟台北太極雙星同一組人,
進場說要施工,
卻把砂石挖走就閃人了...

生態環境會汙染,
真正的污染源應該是"官商勾結"吧?!

這是今天的陳雅琳【總編輯新聞】
----會思考的新聞!

"汙濁"真該處理了,
請還給我們清明的政治吧!


汙水處理廠搞八年卻歸零的內幕!
請看:

https://www.facebook.com/isabellachenyl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是孕育生命的搖藍;海,也是通往全世界的舞台。

乘風破浪的討海人,一如往常每天在刀口上討生活,全家大小嗷嗷待哺。「出海拼搏死一個,無法討海死全家...」這是討海人的風險與無奈...

資料來源:http://e-info.org.tw/node/109504

【秘讀自然】風拍浪擊,滿儎又淘盡─《討海魂》

作者:林倩如

一年霍霍一本企劃自製書,行人文化實驗室是這樣的狠角色。4人製作團隊包括總編輯周易正、編輯陳秀娟、編輯助理許雅琇及行銷企劃華郁芳,耗時一年,從前調研究、跑田野、集結文字工作者和攝影插畫,採訪到成書,鋪述的雖是討海人的故事,而這段歷程,也是一個曲折跟追。訪談當天,報架上恰巧躺著中國沿海休漁期解禁、海巡護漁的半版頭條,莫名像是一個如鯁在喉,不近不遠卻理解單薄,這些漁人,我們的島。

島離海邊那麼近

因為「海洋很重要」,周易正想了想破題語出簡扼,補充曾與香港獨立記者陳曉蕾相聊,她認為台灣的位置很可以(應該)發揮兩個主題,其一就是海洋。前年年底「討海人:世界漁人群像」攝影展,忠實展現英國、印尼、泰國、菲律賓及台灣等地的漁民工作與生活點滴,林裕翔導演的紀錄片《漁人24》更讓他思考起漁法保存背後的自然倫理,是為企劃專案起點,開始關注「台灣的脈絡、海洋的未來」,發現相關傳統漁業的訊息不多;身為出版專業,便想以不同辦法來創造介入議題的方式,「窗戶稍微打開,讓好奇的人接觸」。

都市人食嚐海味,消費到滋味價值,重視程度遠高於主動選擇永續海鮮或意識生產怎麼來的寫實提問,餐桌上倚賴中國、東南亞魚貨,漁獲走私/賣油交易,非法捕魚等等,漁業經濟整體陷入惡性循環。靠天吃飯,比起陸地農業或遠洋漁業,古老捕魚文化「真的很弱勢,人們不關心」,他嘆道,小型漁業實則對海洋破壞衝擊小,百年歷史發展悠久,竟忽視至今面臨10年內失傳的困窘地步。曾經,漁業撐起島國經濟一片天,演變到漁船擱港、魚市場冷清,海洋政策出了很大的問題吶,至少「把他們的生命及做的事呈顯出來」。

團隊世代殊異,成長於城市或濱海,真要面海?想像貧乏或它一直都存在習慣的陌生輕忽,2048年魚種族群終將崩解的驚世警告?過去如何、未來怎樣,遙遠的情結揣想透露著,一切求索進行前的自省剖白,催促必須儘快做些什麼、直抵海岸最前線的急切。

尋漁人啟事

屬於台灣、獻給職人的計畫成形,團隊從龐大的資料中整合梳理出主軸-傳統漁法,東海岸、西海岸、離島,先各點踏查拜訪在地文史工作室與耆老,端視當地潮汐環境和漁汛期,且走且看四方情報、人際網絡打聽或緣牽隱約,敲定共13種傳統漁法及其漁人。

雅琇老家在彰化芳苑,第一趟田野以此規劃連同苗栗,經彰化縣海牛鄉土文化推廣協會楊玉如熱心介紹找到半農半蚵的李福相,初始頗為順利;苗栗比較辛苦,牽罟幾乎絕跡,幸有一年一度的推廣體驗,後來間接聯繫到曾從事過的漁人。

「天氣無法預料,判斷海象漁人機動出海一個月斷訊常有,原本預計要找的人不一定在,里民中心和居民閒話,挨家挨戶問過去,不時尋找機會取材。第二趟東海岸訪查,花蓮找三角網蠻有趣的經驗,到部落時剛好有人在河口捕魚,還得隨時打開耳朵觀察周遭動靜,因此循聲記錄下自製漁具伐竹的工序;而台東找上《戰浪》男主角陳永福船長。蘭嶼6個部落,不可觸犯的達悟禁忌,謙稱不能代表部落或家族。綠島則資訊少,探訪漁民多表示鰹竿釣每一家男生都會做啊。尋人,漁村社會伏藏著不同潛規則。」團隊娓娓講來輕鬆,坦言其實過程非常謹慎緊繃,擔憂片面了解不足以建/解構該產業全貌層次,12位漁人僅是12個冰山一角,傳統漁法如此幅廣。

 

打漁英姿神乎其技

第一階段田野告一段落、確訪人物後,第二階段才正式安排攝影、採訪,「攝影都男生方便上船,近海不比遠洋仍有所禁忌。」秀娟解釋。13種漁法清晰並陳平衡,謂之人、器、海,鐵三角結構:人的部份,漁人記憶化淡所有驚心動魄和種種境遇,搭配在地文史解說,新舊承傳;器是配件分解,另襯漁獲小知識;海的場域,插畫豋場,把技法、流程靈活串組跨頁全景,神似《男的民俗學》韻味,細節有致,神情停凝在拼搏專注。不管是強調協調默契的牽罟、鰹竿釣,或單人即可的櫓魚栽、八卦網,一篇篇章節猶如紙上紀錄片漁人本事精湛重現,浸泡在海水鹹鹹,彷彿嗅聞得到空氣鼓振,現場感十足。

宜蘭南方澳釣棹(艚)仔技法插畫圖解,不停拉動魚餌,提高上鉤機會。圖片來源:行人文化實驗室

南方澳釣棹(艚)仔、苗栗牽罟,均已失傳,書中職人多六七十歲,一旦退休,等於技藝跟著消失。往昔沒讀冊只能討海這款艱苦頭路的歹命認知,如今漁村凋零人口外移,外籍漁工勢必銜接勞動力,勞雇之間關係易生摩擦,她提及,「陳船長尤其不藏一手,你願意學他就盡量教,船上不少海腳(船員)都會鏢旗魚。旗魚獲利還算不差,台東尚有位23歲年輕的鏢旗魚手有心傳承。」但多數後繼乏人。

繞了一圈台灣,眾漁人一生與海共存共榮,敬畏順服自然律動,貫徹為生存奮鬥精神堅毅,日常戰役裡沒有雄厚資本亦不使用耗費大量汽油的機具,採取友善環境的漁法,簡單而不過漁,風雨平安歸來焠鍊的身影,手勢俐落經驗老道,對季節、氣候擁有強大內建的知識系統。他們歷經沿海捕撈設備從簡陋到精緻,見證了過度濫捕,海洋資源由繁榮到枯竭的迅速轉變,然不合時宜的危機逼近,船隊越來越大、技術越來越精良,難以保留傳統漁法的勢態,只能趁快記錄銘刻,期待啟發其他社會實踐投入參與,延續對話海事復康漁業的多元可能。

1600公里海岸線,魚不見了?

行人繼去年推出《活字:記憶鉛與火的時代》《咆哮誌:突破時代的雜誌》企劃自製書,《討海魂:13種即將消失的捕魚技法,找尋人海共存之道》乃第三本心血打造,不甘於引進、翻譯外國文本,通常是一間出版社但更常做一些實驗,比方化身行動的複數作者,藉此回應關切台灣漁業及其於海洋資源匱乏議題上擔負極為關鍵角色的反思。一方面,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氣候異常海岸線退縮等等環扣發展條件,另一方面,台灣可是遠洋漁業世界級強權,年產值400多億元(2014),居全球前三位,延繩釣漁船數量稱霸中西太平洋,鮪魚延繩釣產業規模世界第一,秋刀魚漁獲量世界第一。捕撈實力驚人,如此影響海洋浩劫,無以迴避須力掀保育作為,肩任讓下一代有魚可捕、有魚可吃的責任。

島民曾經逐水而居,對海洋的認識卻相當有限冷感,無論如何,這片海唯有自己守護啊,做一本澎湃之書,被賜予老漁人風霜歲月深邃生命的沉澱厚度,人海相處的生態哲學,指引魚線盡頭關乎未來的全面檢視。《討》文圖豐盛目不暇給,華麗魔幻的蹦火仔,優雅海中散步的櫓魚栽,男人小宇宙的拼板舟,澎湖石滬馬祖打樁…….,出海需要破風頂浪,亦有需要風平浪靜的時候。討海日子苦澀,下輩子不想再討海的喟然;下輩子還要跟旗魚對決的氣魄;以前的人比較聰明現在的人比較會賺錢的自嘲;內褲被大海沒收也開心的幽默;討海大學畢業的樂天…….,而多少人「回去」了,這個風險世界畢竟不若農青返鄉築夢經營社群較容易踏進,漁獲輸贏翻盤,海能給的也可以瞬息殘酷奪回,虧損之餘甚至賠上性命。

 
蘭嶼拼板舟補鬼頭刀魚(男人專屬的食物),漁人用腳釣魚的絕活。圖片來源:行人文化實驗室

剛過了8月13日地球生態透支日(Earth Overshoot Day),人類比去年又再提早6天開始積欠生態債務,慾望依舊無休無止。耗竭倒數,漁人歇歌,拋擲出更多警惕的同時,則必要開展相對應永續海洋的積極行動。


《討海魂:13種即將消失的捕魚技法,找尋人海共存之道》討海魂:13種即將消失的捕魚技法,找尋人海共存之道

作者:行人文化實驗室企畫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5年7月

你以為如常的海景,卻是漁人搏命演出的詩句。

漁人歷經風浪的手展示著大海拍打過的生命故事,我們轉化以圖文記錄下那些寶貴的傳統技法。

身為台灣海洋島嶼的一員,他們用身體去搏鬥、每日在戰浪中討生活。
大海教導了他們大自然沒有說出口的生存之道,透過漁男見識大海的經歷和風景,提供身為海洋居民的我們,一條更接近己身生活小島的美麗途徑。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祖地區離島的烏坵,宜蘭大南澳地區,屏東牡丹鄉旭海村與台東達仁鄉南田村交界處的塔瓦溪附近(旭海至觀音鼻保護區暨是熱門的阿朗壹古道路線)台電評選這三處核廢料最終儲存場址。這是一場不歸路,一場生死存亡的戰爭正要開始了....

根據台電今年5 月的一份最新評估報告分析,核廢料最終場址鎖定花、宜交界的大南澳地區。(圖陳歐珀辦公室提供)

根據台電今年5 月的一份最新評估報告分析,核廢料最終場址鎖定花、宜交界的大南澳地區。(圖陳歐珀辦公室提供)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核廢料最終場址到底在那裡?根據台電今年5月的一份最新評估報告分析,把目標鎖定在花、宜交界的大南澳地區,而之前被高調指稱的烏坵等地,其實都只是陪榜用的煙幕彈。

《風傳媒》引述台電「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計畫潛在處置母岩特性調查與評估階段─103年度成本報告修訂二版」的內容指出,所有的評估數據含蓋氣候及地震的相對安靜條件,及當地的位置、水文、河川流速等,都處於穩定平衡狀態,使得花、宜交界的秀林、大南澳一帶成為最合適的核廢料最終場址。

而之前,包括台電、原能會都曾宣稱,包括金門、馬祖、烏坵等離島都是核廢料最終場址的候選地點,但是,都只是陪榜的障眼法;這些離島都有實質的問題,就是存在地下水層海水入侵的鹽化問題嚴重,海水隨地下水侵入,勢必影響多重障礙核廢料處置所的穩定性,甚至加速處置場所的毀損,並不適合做為最終場址。

《風傳媒》還指控,台電公司可能利用「蘇花改」隧道工程為掩護,在實際開挖隧道時,夾帶進行該地區的岩體、地質調查。

資料來源http://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386803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新增了一段影片

 

戶外運動愛好者一一撿起被遺留在美麗海底、高聳山頂及懸崖峭壁上的垃圾,還給自然原色。我們這才驚覺,人們在戶外留下的不只是足跡,而是更多的垃圾都被遺留在大自然中,成為突兀且不忍目睹的風景。

若是看到純淨山林或是清新海洋充斥著垃圾,你是否會有所行動?現在綠色和平邀請大家一起為自然而戰,走到戶外撿拾不屬於自然的垃圾,只要更多人響應、自然越乾淨!

快把你在戶外撿拾垃的影片或照片上傳分享:https://business.facebook.com/events/1609692435985124/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mingzheng.xu1?ref=ts&fref=ts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護海洋嚴格執法 嘆「主管機關軟弱」 海角警長蕭再泉灰心求去

資料來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70230/

積極保護海洋資源、讓墾丁後壁湖恢復生機的「全國模範警察」蕭再泉,去年自告奮勇調到「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擔任南方四島小隊長,嚴格取締不法獲外界激賞,前天他卻在個人臉書po出請調公文,雖載明是家庭因素,但同時在照片旁寫下「主管機關軟弱,長官不挺,碰到抗議就軟腳,不如歸去。」他不願對此多談,但身旁朋友打抱不平說,蕭再泉是因積極執法受到壓力,灰心喪志才離去。

積極取締不法、保護海洋,被封「海角警長」的蕭再泉

16115_747521315337462_2437141304545862746_n
圖片提供/蕭再泉臉書

恢復後壁湖生機,被封海角警長

蕭再泉原本是鐵路警察,因熱愛環境保育請調到墾丁國家公園警察隊,積極取締不法,讓後壁湖的海膽在兩年內恢復到二十年前光景,並提倡「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發展生態旅遊,邀請當地居民一起保育,把海底墳場變成潛水天堂,被譽為海角警長,2011年獲選「全國模範警察」。

去年十月「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掛牌成立,蕭再泉自告奮勇,來到這個離澎湖本島2小時航程的三級離島,積極取締底刺網、底拖網,甚至不畏強權,勇敢揭發中國29艘拖網船「侵門踏戶」進入東吉島,引起各界關注。

不過前天他卻無預警在臉書上傳一張請調公文的照片,理由是母親高齡91歲,需要照顧,但同時在照片旁補述:「在地漁民違法使用底刺網要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外地漁民至東吉海域違法使用底刺網嚴格取締,這是什麼道理???」並說主管機關軟弱,長官不挺,碰到抗議就軟腳,不如歸去,「台灣又多一個紙上保護區<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由於意有所指,許多人猜測蕭再泉可能受到壓力,但他表示不想再對此事多說什麼,「臉書上寫的已經把問題點出來了」,不想傷及其他人,去留交給長官決定。

雖然不願談及請調因素,但他表示,底刺網、底拖網確實影響到澎湖的海洋生態,因為底刺網從海底一次撈起,不分大魚小魚,沒有拉起的網子沈降到海底,珊瑚礁會被纏繞而死,「海洋已經過漁了。」

10906093_775342415888685_8378550099032768059_n
圖片來源/蕭再泉臉書

劃設禁漁區,居民仍用底刺網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總面積3萬5843公頃,包括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西嶼坪嶼,因為地處偏僻、人口稀少,海洋資源相對較豐富,被視為澎湖重要的生物「種原庫」,是繼東沙環礁後,台灣第二座海上國家公園,分別劃設核心禁漁區、底刺網全年禁漁區、底刺網季節性禁漁區,但仍不時傳出漁民違法捕撈。

針對蕭再泉請調案,海管處副處長呂志廣表示還在瞭解中,蕭再泉工作非常認真,連國外的保育單位都很讚賞,不過南方四島很偏僻,有時候一夜都要待在島上,家庭可能也是他考量的因素之一,國家公園無法決定他的去留,要看警政單位的裁量。

至於執法是否遭遇反彈,呂志廣認為,居民可能因為擔心影響生計,難免反彈,但是政府已經兼顧法理情,前年禁漁區才實施,都先以勸導為主,但是地方政府也要負責任,而且公務人員只是依法辦事,有時候是之前有立法但沒執行,國家公園警察只是認真執法卻被罵,「我們也很挫折。」

蕭再泉於臉書寫道:「104-01-17取締底刺網,南方四島位處偏遠,以往違法漁撈行為較不會被取締,有些漁民觀念積非成是。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成立後,我們將落實執法,以維護資源永續利用。違法使用底刺網罰3萬元、情節重大加重處罰。」

10926204_775342612555332_4388435028143121033_n
圖片來源/蕭再泉臉書

被要求睜一隻眼閉一眼,只好灰心求去

長期監測南方四島生態的澎湖共生藻協會理事陳盡川,對於蕭再泉請調非常抱不平,他說,在強力取締下,外來船隻雖然都不敢過來了,但仍有當地漁民的底刺網船,不過也不到十艘,只是主管機關沒有擬好戰略,在和居民協調過程中,竟要第一線執法人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蕭再泉不取締則違法,取締了又被罵,因此只好灰心求去。

「少了他一人,就像少了千軍萬馬。」陳盡川說,蕭再泉雖然執法嚴格,但不會橫衝直撞,而是軟硬兼施,盡量勸說漁民轉型,也會和當地保育團體合作,最近就有漁民在輔導下把電漁船隻出售,另外購入合法漁船,「他已經把保育海洋當成一生志業,我們對他也都很有期望。」

海上環境難以預測,援兵也可能兩、三個小時後才到,執法危險性高,陳盡川對蕭再泉的認真印象深刻。他回憶,蕭再泉曾駕著小船,追擊一艘至少20公尺長的底刺網漁船,不僅高度差了一大截,漁民還蛇行躲避,他卻硬是逼近,奮力跳上船取締,「如果跳不好就直接落海了。」

蕭再泉曾在臉書寫下:「103-12-07執行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海域巡邏,於西吉嶼海域遇上海巡署CG116台北艦<700噸>執行預防性驅離大陸拖網漁船,只要堅持、持續並落實執行,恢復澎湖海洋漁業資源,指日可待」

10849934_749817355107858_5332829161168185538_n
圖片來源/蕭再泉臉書

居民盼政府正視海洋資源枯竭

身為土生土長澎湖人,陳盡川看盡漁業資源枯竭,游客浮淺時只要看到四、五隻魚就驚呼,但小時候澎湖的魚多到網子拉不起來,「就像西門町電影街密密麻麻的人潮,」近年卻越來越少,他呼籲政府要好好面對問題,不要讓有理想的人無法存活。

蕭再泉待過後壁湖,也曾在雪霸國家公園執勤抓山老鼠,曾為台江國家公園的蚵農插旗護漁,繞了一圈又回到海洋,卻面臨理想和現實兩難,雖然不知下一步在哪,蕭再泉仍記掛著南方四島,本希望做成海洋保育典範,成為種原庫,藉著「滿溢效益」,讓周邊的北海、南海漁業資源更豐富,「這樣漁民經濟收入也會好一點。」言談中,看得出他仍放心不下自己的業務。

經歷墾丁後壁湖及南方四島,蕭再泉有感而發地說,海巡署、縣府農漁單位在執法上有成長空間,台灣應該成立海洋保育專責警察,海巡署雖然也有海洋保護,但重點在抓偷渡走私,要真正推動海洋保護,還是必須成立專責警察,「其實只要落實法令,就能保護海洋。」

603721_728943837195210_6650077371875627985_n
圖片提供/蕭再泉臉書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一塊凈土給自己,也留給下一代美好的人生與未來吧!

〔記者湯佳玲、黃佩君/台北報導〕原能會四月底悄悄通過「高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規範」,相較於低放射性廢棄物場址需經地方公投,危險性較高的高放場址卻反而拿掉了公投機制。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痛批民主倒退。

  • 台電原欲將核一、核二的用過核燃料進行中期「乾式貯存」,但至今無法取得新北市政府執照。(資料照)

    台電原欲將核一、核二的用過核燃料進行中期「乾式貯存」,但至今無法取得新北市政府執照。(資料照)

  • 位在宜花交界的和平溪南北兩側,立委陳歐珀認為很可能成為我高階核廢料處置規劃場址,但台電與原能會紛紛否認。(立委陳歐珀辦公室提供)

    位在宜花交界的和平溪南北兩側,立委陳歐珀認為很可能成為我高階核廢料處置規劃場址,但台電與原能會紛紛否認。(立委陳歐珀辦公室提供)

  • 宜蘭南澳鄉親及反核團體一直抗議,反對放置核廢料。(資料照)

    宜蘭南澳鄉親及反核團體一直抗議,反對放置核廢料。(資料照)

危險性更高卻不辦公投 學者批民主倒退

低放射性廢棄物指的是核電廠內遭受污染的衣物手套、器具等,目前存放在蘭嶼貯存場及核一、二、三廠的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倉庫內;高放射性廢棄物則是指高污染的反應爐內用過核子燃料。台電原欲將核一、核二的用過核燃料進行中期「乾式貯存」,但至今無法取得新北市政府核發水保執照,又一度計畫以「境外再處理」做為替代方案,後又因違反預算法而喊卡,且就算送往國外處理,廢料仍須運回台灣,只是體積減少。高階核廢料處理成為一大難題。

低放候選場址 台東達仁及金門烏坵反彈強烈

我國目前低放射性廢棄物建議候選場址,由經濟部公告為台東縣達仁鄉及金門縣烏坵鄉,但受地方反彈至今無法辦理公投。高放核廢料最終處置場更還僅在「潛在岩層地質特性調查與評估」的很初級階段,立委曾爆料指宜蘭與花蓮交界的「大南澳地區」有廣大花崗岩體地質,被「相中」作高放處置場而引發地方反彈,台電與原能會紛紛否認。

宜蘭大南澳傳被相中高放處置場 原能會否認

記者檢視原能會訂的高放場址規範,只規定場址不得位在活動斷層兩側一公里處,也不得位在人口密度高於每平方公里六百人的鄉鎮市區等。不過,相較於「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設置條例」第十一條明確規範應辦公投,高放規範反而對公投付之闕如。

原能會放射性物料局副局長劉文忠表示,此規範只是行政規則,是「原能會先做給台電做高放計畫時有個初步的場址選擇依據。」未來可望由經濟部接手再制訂法律位階的高放選址條例。經濟部核廢料處理專案辦公室表示,高放選址條例如何制訂?是否要比照低放進行地方性公投?正搜集相關資料研究,也仍在廣徵社會意見。

原能會放射性物料局局長邱賜聰坦言,公投是很大的門檻與障礙,所以低放場址進度一直落後,高放場址恐更難解決。

台大教授周桂田則直言取消地方公投非常不妥,低放場址有公投,輻射更強的高放場址怎麼能夠沒有?無疑是「民主倒退」。中正大學退休教授鄭昆山說,核廢處置必須資訊公開,獲民眾支持的政策才會推行成功。

資料來源: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81170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個有擔當的農委會主委吧!陳保基先生,加油。

現在的農地買賣非農用的部份,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台灣的農業政策,需要好好重新檢討一番。

遏止農舍炒作 農委會大動作修法,非農民不得買農舍,預計六月底公告

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放寬非農民可以買賣農地的限制後,假農舍問題氾濫,部分建商或仲介業者為協助客戶規避非農民持有農地滿兩年才可興建農舍的限制,以原農民地主身分起造農舍完成後再連同農地一併移轉過戶,導致「買農地送農舍」的交易歪風盛行,狗籠農舍林立,農地價格飆漲。對此,農委會擬修法進一步限定農舍承受人必須具備農民資格,預計六月底公告施行。

陳保基不諱言,修改辦法會遭遇強烈反彈,但現在炒地已經炒到年輕人買不起、租不起農地,「我老家屏東的土地隨便一甲都要900萬,要種40幾年水稻才買得起」,因此一定要讓農地農用,呼籲地方政府一起加把勁,落實執法。

11265608_10206583214363052_6797604776136263454_n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攝影/汪文豪)

遏止農舍炒作 農委會大動作修法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改為「管地不管人」,開放非農民也可買賣農地與農舍。後來農委會雖修法規定農舍起造人必須是農民,卻又沒明確定義何謂農民,導致豪華農舍林立,「買農地送農舍」的現象盛行,農地價格被炒高,讓真正務農者買不起農地。

宜蘭縣政府就曾調查,過去5年興建的農舍,有六成在蓋好後3年內移轉所有權,顯見農舍交易有很大比例並非建構在農地農用的基礎上。

陳保基進一步說明,由於農舍必須連同農地一起買賣,農舍不得單獨交易或移轉所有權,因此農委會與內政部協商後,決定修法限定農舍承受人必須具備農民資格。此舉形同限制非農民身分者不得購買農舍,並搭配農舍起造人必須具備農保或勞保第三類資格,或是實際務農的資格限制,遏止非農民藉由「買農地送農舍」的方式來炒作農地價格,導回農地農用的正軌。不過,單純的農舍繼承與農地素地交易,並未嚴格要求取得者必須具備農民身分。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直言:「這是很強的手段,可預見反彈會非常大,但一定要做下去。」由於新草案屬於行政命令,依照行政程序法規定,農委會預計5月底預告, 6月底公告施行。

11009847_1039316516095926_7312347115392377554_n1
農舍濫建問題嚴重(攝影/林慧貞)

買農舍也必須是農民

走在宜蘭、苗栗、南投鄉間,經常可見配備游泳池和超大花園的豪華農舍,早已悖離農舍農用的目標,截至去年3月,全國共有2萬8405間農舍,其中又以好山好水、交通便利的宜蘭最多,近15年新增了7551件農舍建案,比雲林、嘉義、台南、屏東四個農業縣加起來還要多,宜蘭縣政府今年4月率先實施《宜蘭縣興建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建築審查辦法》,規定農舍起造人必須具備農保或簽切結書,保證實際務農。

不過宜蘭縣政府只能要求農舍起造人必須實際務農,無法規範買受人也要是農民,換句話說,有心炒地的人,可以找實際務農的農民蓋好農舍,再轉賣給非農民,讓這項法令破功。宜蘭縣政府先前曾多次要求中央修法,規範農舍移轉資格。

為填補漏洞,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表示,近期正修改「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要求農舍起造人、承受人都必須是農民,也不排除提高違規農舍罰鍰。

以往只要年滿20歲、取得農地,不論有無務農都會被認定是農民,為免農民定義不明造成模糊空間,新的「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農舍起造人和買方必須具備下列其中一項要件:1.具有農保2.具有健保第3類保險(從事農業或漁業)3.提交經營計劃書,交審查小組實際審查。

預計5月底預告草案,由於只是修改行政辦法,只需送立法院備查即可,陳保基說,希望6月底前能公佈實施。

繼承可例外,但仍須維持農地農用

水保局統計,2008年到2013年,全台共有1萬6338筆農舍起造人,其中有農保的僅35.8%,有健保第3類資格的37.4%,有農保或健保第3類的也僅38.8%,換句話說,有6成以上的起造人,沒有農保也沒有健保第3類。

陳保基受訪時多次強調:「規範承受人資格是很強的手段,」不過內政部和農委會都有共識,起造人既然明確規範是農民,承受人也可比照辦理。

唯一例外的是「繼承」。若父母是農民,子女不具農民身份仍可繼承取得農舍,但9成農地仍要維持農業生產,且若要轉手賣給其他人,買農舍者仍須比照上述規定,取得農民資格。

陳保基說,審查有無實際務農時,主要看產量而非產值,會參考統計年報中作物的平均產量,判斷農民有無實際務農。

農委會分析2008年到2013年農舍起造人,發現有6成以上既無農保也無健保第三類資格

20879_1054073591286885_3182948639760503727_n

農地農舍不可切割買賣

這項法令也間接限縮了「蓋有農舍的農地」買賣資格。以往許多建商常打出「買農地送農舍」的口號,讓不具農民資格的人透過買土地取得農舍,規避法規,新的辦法修改後,農委會明確規定,只要農地上有農舍,買賣此筆農地的人就要比照買賣農舍,須有農民資格。
陳保基解釋,農舍是因為有農地才存在,因此非農民不能只買農地,農舍用租的,規避法規,「農舍和農地的買賣不可分開處理」。他說,農地上蓋有農舍是特殊狀況,因此此塊農地不再是自由買賣,適用農舍買賣的資格辦法。

陳保基呼籲地方政府落實執法

不過農保常遭外界詬病核發浮濫,被質疑能否作為實際務農的根據。陳保基自信滿滿地說,去年修改《老農津貼暫行條例》後,把應具備的農保年資從6個月提高到15年,加上現在規定農保審查小組中必須有兩名公務員,避免農會和農民因彼此熟識私相授受,去年農保加保人數比前年減少6成。

農委會統計,2011年全盛時期,一年有4萬5千人加保農保,前年每個月平均有1987人,去年大幅下降到784人,全年不到一萬人,

陳保基不諱言,修改辦法會遭遇強烈反彈,但現在炒地已經炒到年輕人買不起、租不起農地,「我老家屏東的土地隨便一甲都要900萬,要種40幾年水稻才買得起」,因此一定要讓農地農用,呼籲地方政府一起加把勁,落實執法。

10001279_10206583218363152_1736918165810820349_n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認為農地價格飆漲誇張,年輕人根本不可能買地務農,勢必要設法解決(攝影/汪文豪)

資料來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69728/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丁路德說:「我有一個夢」。因為有夢,讓我們努力尋夢。

站在這裡,我盡已微博薄的力量發聲,走入隊伍。

目標就是「非核家園」因為台灣是我的家。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caa.org.tw/photos/a.114919398577500.16051.103640919705348/677205342348900/?type=3&theater

爺們不告訴你的經貿X事系列論壇
【環境、自由化與民主】(請協助分享與宣傳)

財團與資本力量在近二十年政治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下,如同洪水般地沖破了國家和社會自我防衛的機制,而現在政府更將以「經濟自由化」為名,推動一連串的經貿政策,力求為財團與資本剷除阻礙與壁壘,追求無底限的經濟成長。

環境與資源的爭議過往在台灣社會以反公害、護鄉土面貌,推進了台灣各地的在地與權利意識,但在現今更赤裸的經濟自由化推動下,台灣的環境與資源將面臨什麼樣的危機與挑戰?我們還有什麼抵抗的策略和出路?以上問題,希望邀請關心環境與全球化影響的朋友一起來本次論壇共同探討。

論壇議程:
18:30~19:50 經濟自由化下的環境與資源:
1.能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 洪申翰副秘書長 
2.水資源: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李根政 
3.東部環境:地球公民基金會北部辦公室主任 蔡中岳
4.空、水污、廢棄物等外部成本: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 蔡卉荀

20:00~ 21:10 環境民主與全球化(含中國因素)
與談: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 詹順貴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 賴偉傑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成功大學教師 鍾秀梅 

21:10~綜合討論

時間:7/26(六)晚上6:30~9:3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台北市濟南路一段2之1號)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躺在忠孝西路上(我是人,我反核)

1.jpg

2.jpg

3.jpg

4.jpg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875350732481367&set=a.192194767463637.55543.100000193469116&type=1&theater

〈安安靜靜很大聲〉

是怎樣的信念,讓老師們在辛勤上了一整天課之後,還能引吭朗讀出反核的堅定意志?

下午五點的文化中心正門口,向晚微風柔柔吹著,老師們手腕上頸項上額頭上那條「停建核四 還權於民」的布條,襯著陣陣朗讀聲,順風而曳。上班時對班級事的認真,在下班後,化為對國事天下事的關注,這群老師的投入,令人感動

港和國小呂珮瑜老師、四維國小林美杏老師和港和國小王憶萍老師,都選擇了劉黎兒《廢核:給孩子安心的未來》和《我們禁不起一次核災:政府不回答,也不希望你知道的52件事》作為朗讀素材。當中傳遞出的科學數據之可怕,以及對台灣政府的強烈不信任感,感染全場,讓人實在無法對執政當局口口聲聲必稱的「沒有核安,沒有核四」抱持樂觀態度。龍肚國小楊爵綺老師則以感性而哀傷的口吻,將太田康介《被遺忘的動物們》詮釋得引人熱淚。

風中的淚濕過衣襟,終將乾去,但逸逃的輻射,再怎樣也難以消除。我們願意承認我們的怯懦,用眼淚換取政府對停建核四的正視,而非閃躲敷衍。

朗朗讀書聲,在夜中積累,積累出音量不大,卻無比堅定的定心與安靜。這樣的反核力量,我們還會一直傳遞下去。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http://forum.gamme.com.tw/thread-9280-1-1.html

112204f930do8yo4q8u3d8.jpg

馬來原住民巴瑤族是地球上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數百年來,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海域,主要以捕魚以及採集珍珠和海參為生,很少踏足陸地。印度尼西亞海域,一名巴瑤族男孩正與他的寵物鯊魚玩耍。現在,出生在船上的巴瑤族孩子已經不多見,但大海仍舊是他們最喜歡的運動場。

 

112204yj6ruz6ok1x3ff13.jpg

珊瑚礁三角區一個嚴禁捕魚的區域,石灰岩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猶如迷宮一般。當地社區在“保護國際”的幫助下對這片海域進行巡邏。珊瑚礁三角區面積大約600萬平方公里,環繞印尼、馬來西亞、東帝汶、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和所羅門群島,生活著世界上大約75%的珊瑚礁物種以及數千種鯨魚、鯊魚、海龜和金槍魚種群,其中很多是極度瀕危物種。

 

112204si2zsczs4wbikbiy.jpg

印尼蘇拉威西島海域,幾名巴瑤族人坐在他們手工製造的傳統木船lepa lepa上。現在,越來越多的巴瑤族人放棄傳統游牧生活,在鄉村定居,不過,很多人的大部分時間仍在海上度過。

 

112204n5t20xx0xj2tvje0.jpg

印尼蘇拉威西島海域,巴瑤族男子阿姆加·卡西姆·德萊塞正在船上吃晚飯。

 

112204fz0z991n90pxvnkm.jpg

巴瑤族男子摩恩·蘭克用輪胎棒扳掉珊瑚礁上的蛤蚌。

 

112205xhzhl32tn08bh9w5.jpg

蘭克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一切生活所需幾乎都來自於大海。

 

112205liz5j8x8q81t8wwf.jpg

蘭克的面部特寫。輪胎棒的重量允許他留在海底,沿著珊瑚礁移動。為了平衡深潛時內耳和外耳的壓力,巴瑤族人很小的時候就故意刺破耳膜。這種做法導致他們年老時出現耳聾。

 

112205ghifa5etzxsf5f5g.jpg

印尼海域,一名在海底捕獵的巴瑤族男子。

 

112205m7kepkc7jdvox5es.jpg

巴瑤族是地球上最後一個海上游牧民族,很多族人都是出色的潛水能手。

 

112205vk097cskz4izfa90.jpg

章魚專家加特米恩帶著一隻剛剛捕獲的章魚游回他的小船。

 

112205j2wb4qanbq3ytzxh.jpg

巴瑤族婦女伊布·戴安娜·伯圖蒂赫,幾乎完全生活在海洋,只有用捕來的魚交換大米、水和其他物品時才登上陸地。現在,像她這樣的巴瑤族人越來越少。隨著這樣的巴瑤族人消失,與海上生存有關的一些重要知識也將不復存在。

 

112205ddodg8xopsonuhvz.jpg

儘管很多巴瑤族人現在居住在水上屋社區,也越來越多地與陸地社區的宇宙觀相融合,但他們仍會在海上建造清真寺,堅守他們的信仰,對海洋和海中的神靈仍懷有一份深深的敬畏。

 

112205a7evflperhetmjv7.jpg

夜幕下的印尼瓦卡托比,巴瑤族的信徒們正在一座海上清真寺禱告。

 

112205p1vsaamvvsnipnpv.jpg

印尼蘇拉威西島,一名巴瑤族女孩趟著海水離開村子,採集海參和貝類。

 

112206zued4avf1gddrpfp.jpg

印尼政府一直採取措施,試圖將游牧的巴瑤族人安置到陸地上的社區。在蘇拉威西島的托羅希傑村,很多巴瑤族人離開政府建造的房屋,而後在距離海岸1公里的地方建造水上屋,繼續傳統的海洋游牧生活。

 

112206hens6558mmoy85nm.jpg

巴瑤族老壽星帕克·賽德爾·巴庫,據說已經100多歲,曾經是托羅希傑村的巴瑤族首領。他是馬來拳大師同時深諳傳統醫學。有傳聞說,他曾徒手殺死一名男子,以捍衛巴瑤族的傳統生活方式。

 

112206kv99oo6cohmo6c7z.jpg

巴瑤族男子帕克·烏斯林,正在演示如何製作化肥炸彈。2005年起,他就不再採用炸珊瑚礁的野蠻捕魚方式。他現在的工作是保護當地的珊瑚礁生態系統,“珊瑚礁檢查”組織會給他薪水。

 

112206mgl37yl6p277lbsb.jpg

巴瑤族老婦伊布·哈尼薩,在使用自製化肥炸彈炸魚時因炸彈提前爆炸失去了雙手和一隻眼睛。哈尼薩的遭遇告訴我們,這種極具破壞性的捕魚方式不僅對環境造成可怕傷害,捕魚者本身也會成為受害者。

 

112206vi1kkbj4eje6jkh1.jpg

巴瑤族男子帕克·拉波利正用氰化物獵捕石斑魚。捕到的石斑魚流入活珊瑚礁魚市場。以氰化鉀為例,這種氰化物會被洋流沖散,對整個珊瑚礁系統造成破壞性影響,嚴重性超過土製炸彈捕魚。

 

112206sf1o41sxofsl4kof.jpg

儘管是一種非法、高度危險並且不具有可持續性的捕魚方式,很多巴瑤族人仍用氰化物捕魚。這種捕魚活動往往伴隨壓縮空氣潛水進行。

 

112207be2etopej1p020mp.jpg

巴瑤族的年輕男子——往往是兒童——經常帶著裝有壓縮空氣的裝置潛入海底60米,由於不知道這種深潛的危險性,他們經常快速浮出水面,導致體內氮積聚和減壓病。壓縮空氣潛水是巴瑤族人非自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12207zblgwi0b4pwwzwhw.jpg

伊布·安妮坐在船上,低頭看著正在珊瑚礁上搜尋蛤蜊的兒子拉姆丹。安妮的丈夫因壓縮空氣潛水導致的減壓病過世。丈夫死後,兒子成為她的唯一依靠。

 

112207o7a0v05d3zomdonv.jpg

拉姆丹使用自製的矛槍捕魚。爸爸死後,他成為母親的唯一依靠,每天潛入海底的珊瑚礁捕獵。

 

112207limwzjeebpbg7ebw.jpg

用魚鉤和魚線捕到的一條石斑魚。與氰化物捕魚相比,傳統捕魚方式利潤較低,但具有可持續性。為了讓具有可持續性的活魚產業成為現實,除了​​漁民和出口公司的共同努力外,還需要提高消費者的意識,這一點尤為重要。

 

112207q4jp5owzqraw9lkm.jpg

印尼瓦卡托比的刁曼島,巴瑤族人將捕到的石斑魚拿上岸,而後賣給活魚出口商。捕石斑魚是巴瑤族的主要收入來源。

 

112207oqni7iokg2e2qdvo.jpg

如果是使用氰化物捕到的魚,他們還會給魚注射四環素,以降低死亡率。這種抗生素會在魚體內停留一周時間。

 

112207cjagcigiadcdye4p.jpg

石斑魚隨後被運到巴厘島的一個儲藏設施,養在魚池裡,而後運往海外市場,例如香港和中國大陸。

 

112208wxskykx6cv0kcc1c.jpg

魚缸中的石斑魚,隨時都有可能淪為食客的盤中餐。

 

112208gwd0wpw3wjyw7kzg.jpg

香港灣仔魚市。香港的活珊瑚礁魚市場一年的產值估計可達到4億美元,所銷售的魚中有超過一半來自印尼。中國消費者對活珊瑚礁魚的推崇正在改變珊瑚礁三角區附近居民的生活和捕魚方式。

 

112208f4y4dqo546u4pwy5.jpg

最終被擺上餐桌的紅斑魚。在香港的珍寶海鮮舫,一條重量不到1磅(約合0.45公斤)的紅斑魚售價可達到6000台幣。照片中的這條紅斑魚可能是採用具有破壞性和危險性的方式捕獲的,但消費者並不知情。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獨立特派員第273集{帶種的女人}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放逐的良心─達悟人血淚控訴核廢

http://brook9457.blogspot.tw/2011/12/blog-post.html

放逐的良心─達悟人血淚控訴核廢

 
海上的島,遠離都市塵囂,是人們充滿無限想像放逐心靈的地方,也是政府所編織的核電謊言,放逐良心的所在。

蘭嶼的主人─達悟人,三十年來已經無數次控訴,當年如何被欺騙,政府說要蓋的罐頭工廠竟然是核廢料貯存廠的心酸血淚,然而廢料桶不斷鏽蝕的同時,多數人也早已遺忘當年達悟人激烈的抗爭。
 




--

2007年時我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次踏上蘭嶼,當時難免也是抱持著一種想放逐自己的心情,跟著幾個朋友搭船渡過夏日的海。山羊、小黑豬,還有路旁的老人與飛魚,每一樣看起來都是新鮮有趣,同行的一位日本友人透露,其實他最想去參觀核廢料場,當時我們覺得不解,但現在回想起那趟旅程,心中卻有了很不一樣的感覺。

短短三天,我們到海邊玩水,到極富盛名、遊客必去的特色簡餐店享用美食,在民宿老闆帶領下,摸黑到附近的森林看蘭嶼角鴞,也去參觀了他們家的地下屋,但事後回想,其實那種感覺讓人非常不舒服。

我們在海邊玩水的時候,打擾了正在沙灘上,用淺水沐浴的達悟老奶奶,她驚慌的瞪了我們這些不知所以然的遊客,匆匆用衣物掩住身子離去;我們吃飯的那些特色商店,是外地來「逐夢」的人開的;我們到樹林裡去看角鴞,民宿主人為了讓我們一定要看到(當然,這是額外付錢的行程),拼命的用手電筒往樹上探照,打擾棲息在樹上的生物;我們到地下屋裡去看,裡面的老人顯得不太高興,說著我們聽不懂的族語,只好隨意看看便離開。

也許像我們這樣的遊客,對達悟人的打擾,正反映了我們對於這個民族的不尊重,當我們不斷想著要如何在蘭嶼「放逐」自己的同時,卻不曾看見他們的苦痛。直到後來,稍經世事,我慢慢了解,蘭嶼並不全如陳建年動人的歌曲所描繪的,盡是美好,也開始了解我的日本友人,為何會想去了解關於核廢料貯存場的細節。

--

福島核災使得台灣沉寂已久的反核運動,再起波瀾,而日前中研院學者在蘭嶼發現銫137等輻射物質外洩的調查報告,也點燃了達悟人的怒火。

在2011年即將結束時,總統府前搭起了巨大的舞台,掛起國旗布幕,準備迎接元旦升旗典禮。但在不遠處,蘭嶼來的數十位達悟人,穿著傳統服飾,控訴著政府。

 


兩位長輩並沒有在傳統服內另外穿上其他保暖衣物,當其他人發言時,他們咬著牙、眉頭深鎖、眼眶泛紅,身體則不斷顫抖,手上還提著塑膠袋,裝了剛脫下的衣物。能讓一個和善,且從不侵犯其他民族土地的族群,憤怒的站上街頭,一切並不是無理取鬧。

蘭嶼的媽媽說,從孩子一出生,吸取母親的第一口奶水開始,他們就擔心受怕,怕孩子因此受到輻射物質的汙染。島上罹患甲狀腺癌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生活在恐懼之中。「我們只是要真相!」她高站在核廢料桶上吶喊。

 


蘭嶼的老人說,島上一直是台灣人喜歡去休閒度假的地方,但是這個島早已經不能住人了,達悟人從來沒享受到核廢料的好處,只有壞處,他們要求政府還給他們乾淨的土地,運送乾淨的水給他們喝。另一位老人用族語唱起了歌,歌的內容是「這麼美麗的島嶼,這麼善良的人,為什麼要讓她們沉默?」,原本應該是多人一起唱的歌,如今只有一位老人用單薄的聲音唱著,郭建平大哥幫忙翻譯,他說,老人們告訴他,臺灣的雨,讓他們的身體很累。
 



專長是研究輻射醫學的北醫公衛系教授張武修也到場聲援,他說,數十年來,政府一直沒有給予蘭嶼居民妥善的醫療照顧,輻射物質外洩的疑慮也一直存在,最近台電委託中研院所做的調查,本來他們根本不願公布,但後來消息還是曝光了,政府應該要盡快對居民做全面健康檢查,並且讓他們了解真相。

在記者會將近尾聲時,男人們齊聲握拳怒吼,用傳統驅除惡靈的儀式,要把島上的核廢惡靈驅逐出境。雖然過去曾在相關的書籍、照片,看過驅除惡靈儀式的介紹,但第一次親眼在凱道上見到達悟人們如此有爆發力的怒吼,瞬間竟被嚇了一跳,回過神想要快點按快門的時候,儀式已經結束了。佳真說,你身上的惡靈可能也被驅除了吧。

為了來到台北開這場記者會,佳真說,達悟人前天就從蘭嶼出發,先搭船到台東,再花一天時間從台東到台北。路途是如此遙遠而漫長。

記者會結束後,達悟長老開始將核廢料桶推向總統府,桶子被推離人行道,來到馬路上,媒體團團包圍老人和桶子,老人也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拼命的往前推,警察開始慌張的大喊,「等綠燈再走!後面有車!」,老人還是拼命的推,直到被擋下來,他們的手仍然緊緊的壓在桶子上,眼神像要噴出火一樣。

 


達悟人已經忍耐了三十年,如今國家的「文明」,交通規則與法律,已經不能再阻止他們。

汽車、計程車、公車,全被暫時擋了下來,一團人在十字路口中央移動著。直到最後被警察逼到退往另一頭的人行道為止,換達悟青年接手,一肩扛起核廢料桶,往總統府走去。


多少年來,不斷有各黨派的政治人物,曾承諾達悟人,要把核廢料遷出蘭嶼,但事實上都成了空頭支票。

會不會「非核家園」也是謊言?接下來可能被選為核廢料最終貯置場的台東達仁鄉,排灣族人要接替著達悟人,成為替死鬼嗎?

 


關於核電、反核相關的論述,已經有非常多討論。日前訪問近來不斷著述反核的作家劉黎兒時,她轉述日本京都大學原子爐學者小出裕章說過的一句話,「核電是一種歧視」,是對於偏遠地區居民、弱勢族群的歧視,不論是核電廠的設置,或者核廢料貯存場的選址,若不是在偏遠鄉村,就是原住民所居住的傳統領域啊。

是該找回那些被放逐的良心了。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封來自土地正義的邀請函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ruralfront/photos/a.219137848120648.59455.199235960110837/305261012841664/?type=3&theater

各位關心土地正義的朋友們大家好:

  這是一封來自土地正義的邀請函。

  日前政府揚言,要在這個會期通過土地徵收條例的修正草案。然而,目前躺在立法院的官方版本草案,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假修法。官方版的草案,只顧自己的利益與方便,對於民間的關鍵訴求完全不予採納,甚至悍然拒絕與人民溝通,跳過立院議事應該進行的正常程序,直接逕付二讀,密室協商!如果政府真的有修法的誠意,就應該以民間版為基礎公開協商;現在這種黑箱的做法,顯見政府只是把修法當成選舉操作,假修法,真騙票!

  長期以來,推動土地徵收惡法的修正,進行體制改革,一直是台灣農村陣線與捍衛農鄉聯盟的優先目標。為此,我們在去年11月12日正式提出民間版本的修法草案,期待能夠從制度上遏止浮濫徵收、圈地滅農的荒謬現象。然而,承諾「儘速修法」的政府,不僅一再拖延提出官方版草案的時間,甚至接連在立院程序上杯葛民間版草案。今年8月,我們好不容易等到的官方版草案,竟然是一部嚴重閹割、通篇玩弄文字遊戲、換湯不換藥、舊酒裝新瓶的無恥法案!

  面對政府的蠻橫無理,我們秉持最大的理性與耐心,提出六大堅持,對等要求朝野兩黨,同時,我們懇請所有的朋友與農民一起站出來,展現人民的力量。2011年12月12日下午6點半,全國農民將會齊集凱道,發出「土地正義、不容妥協」的怒吼!值此關鍵時刻,農民們非常需要所有朋友的支持!因此請關心土地正義的朋友們,12月12日下午6點半,務必來凱道一聚,和農民站在一起,除了給農民們加油打氣外,也表達我們堅持謹慎修正土徵惡法的心聲!之後的13、14日兩天,立院預計將會進行馬拉松式的法案審查,因此從13日下午開始,農陣與農民們將會持續在立院大門口靜坐,監督院內法案審查,直到修法結果出爐或休會為止。在此誠心誠意地邀情各位支持土地正義的朋友,屆時請一起來立院監督審查!

  這是一場具有高度正當性的人民自主行動,不管面臨多少困難,我們都會堅持我們的立場與信念,堅守土地正義的底線!由於目前正值選舉敏感期間,因此有一些注意事項要請各位前來參加的朋友協助:

1. 堅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的行動!

2. 歡迎任何關心土地正義的朋友前來參加,並請盡量穿著白色或淺   色的上衣

3. 婉拒任何與選舉有關的東西(如旗幟、標語、傳單、衣物等)!

  土地正義,在此一戰!我們需要任何一個關心的力量!12月12日晚上6點半,相約凱道,不見不散!

               台灣農村陣線、捍衛農鄉聯盟 敬邀

P.S. 這封邀請函同時也是一份懶人包!敬請各位朋友廣為傳佈!
P.S.2. 由於FB活動頁面無法顯示文字超連結,請點以下連結觀看完整懶人包,有相關報導與農陣整理的資料哦!https://docs.google.com/…/1rdwEYZLNOFdQw3bBxBuNWCgpprp…/edit

12/12-12/14,土地正義關鍵防線,公民行動,就是現在!
http://www.todei.org/node/274

 
台灣農村陣線的相片。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