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襄:七美是一座藝術生態島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6/article/3419

劉克襄:七美是一座藝術生態島

2015/10/18

劉克襄攝影

從馬公搭船到七美,少說要一小時,感覺跟台北飛到馬公的距離一樣。七美不只是最偏南的島嶼,在區域地理上,面積跟小琉球接近的它,好像也應該獨立於澎湖之外。

在七美碼頭迎接我的有兩位,都是想要完成不可能夢想,已經實踐七八年的人。一位是在地藝術家許參陸,另一位是七美國中校長吳憶如。

從外面觀看,七美的確是一座荒涼沒落的遙遠小島。以教育人口為例,二十年前約有兩百位孩子進入七美國中。此一島上唯一的最高學府,十年前僅剩一百多人。現在則勉強過半百,人口外流嚴重自不用說。


七美人主要食物─臭肉。劉克襄攝影。

學生若要就讀高中,還得負笈馬公。大學更須遠赴臺灣,汲汲於異地。一個人從小若不從事捕魚,等於從青少年以後,都得在外頭打拼。目前的狀態下,以及未來,多數七美人更不易認同家鄉了。

許參陸是位奇人,年輕時遠赴台北謀生,謀得電影公司美工和室內設計工作,後來輾轉到高雄,繼續參與電影相關工作。八年前,決心返回七美鑽研藝術創作。他在住家自搭一間廠房,當做藝術工作坊。還獨具創意地把大型電影看板當做材料,一塊塊拼貼而出,壯觀地鋪成天花板。此坊還開闢了幾間住宿空間,歡迎喜愛藝術的朋友到訪、旅居和交流。

怎知回來沒多久,遇到吳憶如校長。校長是澎湖媳婦,在七美待了十七年,從級任老師到校長,教職生涯都在此。吳校長拜託參陸幫忙,每個月到學校幫忙教導喜歡繪畫的學生。參陸被校長的誠意感動,潛心當藝術家的夢想尚未充分實踐,倒是先成為社區藝文的開拓者。原本一星期一回,後來還倒貼了許多時間和金錢,包括資助孩子們繪畫的工具和器材。


吳校長和參陸。劉克襄攝影。

同學們在參陸老師的教導下,開始有了轉變,從家鄉的風物開始認識。鄉下孩子單純,對周遭事物觀察特別質樸而敏銳。他們依著所見所聞開始繪畫,摸索藝術的奧妙。愛上畫圖的孩子,沒事閒暇時,經常會取出紙筆當場素描。

七美的家長最初都抱持觀望和反對。但看到孩子彩繪石頭,利用石頭的特性繪製魚頭,在港口販售予遊客,轉而才首肯。讓孩子學習這堂,他們心目中沒有用的課。雖說繪圖不是正課,不少孩子還是靠著繪畫的才華,在繁星計劃中,爭取到更好的讀書機會。

物質缺乏,交通不便都可忍受,但教育資源貧瘠絕對要改變。吳校長深知外面世界競爭的激烈。離島的孩子們難以跟城市孩子相比,縱使是隨便一處偏鄉,都比小島擁有更多來自各地的經費和人力的挹注。他們唯有緊緊掌握現有的資源,善於運用地方人士的專長。有了參陸的幫忙,校長更具信心,準備在七美國中注入更多鄉土風物的情感。在一代接一代的美學教育裡,走出一個具有離島色彩的藝術學校。


學生彩繪的魚頭。劉克襄攝影。

為了讓藝術深耕,打開生活的更多視野,吳校長還懷抱一個大萝。著名的紙風車表演劇團走遍全台,但尚未到過澎湖群島。她希冀此一劇團能夠前來,讓孩子見識世界的高度。儘管紙風車樂意前往,如何運送器材登島卻是困難重重。那好比要運送一隻活生生的大象到離島般。光是運送的船隻如何靠岸,接送經費的龐然,都是小小七美難以承受的負擔。所幸,她透過各種募款和贊助,再逐一排除登陸的困難。當這個劇團來到島上展演,消息傳出後亦轟動了北方的澎湖。

在他們兩人眼中,七美在精神上,早該和澎湖脫勾。它是一座獨立的島嶼,截然不同於其北邊澎湖各島,連最近的望安都不一樣。

公路上參陸和學生一起完成的壁畫。劉克襄攝影。

高聳的玄武岩環繞,石器時代的打石文化。還有海溝潮流的深沈變化,生活裡不同的主食魚類,加上僅有一座雙心石滬。七美展現了一個非常不澎湖的離島內涵。在孩子畫筆下的家園,它也跟其它離島的風貌截然不同,一看即知是七美才有的特色。

但這樣的七美,多數人並不知曉,忘了它的單獨。單獨的完整存在。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妳知道劉克襄老師口中[台灣奧之細道]在什麼地方嗎?
快來參加千里步道協會的工作假期志工,妳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11/7「打造北台灣奧之細道」–北勢溪步道工作假期志工招募中!

http://www.tmitrail.org.tw/website/?p=12688

沿著清麗的北勢溪上游深入,蜿蜒錯落其間的古道群是聯絡坪林到雙溪間的交通要道,更是昔日往返淡水廳與噶瑪蘭廳的重要路徑。由於沿途旖旎的山光水色,被譽為北台灣最美百年山徑之一,走遍世界與台灣、熱愛古道健行的自然作家劉克襄,更形容其美麗就像是十七世紀日本文學家松尾芭蕉紀錄從江戶(東京)出發,遊歷東北、北陸至大垣(岐阜縣)沿途見聞,筆下所形容的「奧之細道」一般。

北勢溪流域長期在社區致力於水源保護的行動下,保存著豐富多樣的生態文史資源,更與台北、新北都會有著唇齒相依的命脈關係。在維持生態環境的前提之下,邀請您與我們一同飲水思源,以遵循自然的工法,動手回饋守護這條充滿歷史意義與自然之美的古道山徑,在藍綠帶交錯、時空更迭的舞台上,重拾起人與土地的深刻連結!

主辦單位:經濟部水利署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
承辦單位: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活動時間:2015年11月7日(六)
活動地點:新北市坪林區闊瀨古道、闊瀨國小英速魔法學校
集合時間:2015年11月7日(六)早上 07:15
集合地點:捷運大坪林站1號出口
活動對象:年滿18歲,對步道工作與環境守護行動有熱情的夥伴
活動名額:30 人為限
活動費用:免費
報名方式:一律採取線上報名,報名後敬請等候信件通知確認,方完成報名程序

活動流程:

07:15-07:30    【集合】捷運大坪林站報到出發
07:30-09:00    【車程】前往闊瀨國小
09:00-10:30    【室內課】親愛的,我們把步道變好玩了!
10:30-12:00    【戶外實作】工具介紹與施工安全講解.步道分組實作
12:00-13:00    午餐
13:00-16:30    【戶外實作】步道分組實作.工具清洗
16:30-17:30    【心得分享】頒證.分享回饋
17:30-      賦歸

注意事項:

  1. 步道工作為團體活動,且偏重勞動工作,請自我衡量體能狀況後再行報名。線上報名後請等候通知,以確認完成手續。活動一週內,將寄發行前通知,屆時請注意電子郵件信箱。
  2. 活動全程務必尊重團體行動,並配合講師、助教及工作人員的引導安排,以維護自身與他人安全。
  3. 戶外活動需注意氣候變化,請自備雨具雨衣、防風防曬裝備,且步道施作現場屬原始山徑,請穿著透氣、排汗、不怕髒污、適合工作的輕便長袖衣褲,且為避免溼滑,建議穿著雨鞋或登山鞋。
  4. 為響應無痕山林與低碳減廢的環境理念,請自備個人環保碗筷、水壺水杯、雨衣雨具,並盡可能減少在活動過程中,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過度干擾。
  5. 自集合處前往活動地點的車程為1.5小時,沿途山路彎繞,請容易暈車的夥伴,自行準備並提前服用不會昏睡的暈車藥品,並視個人需要準備乾爽衣物、保暖、防蚊等裝備。
  6. 團體活動期間請避免吸煙,也禁止攀折、採集、撿拾當地的自然物(植物、石頭等);但我們非常歡迎、鼓勵大家隨手撿起步道上的垃圾,還給自然環境清淨的面貌
  1. 活動流程可能因天氣、現場環境有所調整,敬請懷抱著愉快開放的心情,享受工作假期、體驗大自然的美好。

聯絡資訊:02-55933965#104 / tmitrail2006@hibox.hinet.net

活動聯絡人:林芸姿 0958-559277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權力慾望與正義使者總是站在天秤的兩端....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錐麓古道見聞錄(系列一)
1914年(大正3年),日人因太魯閣戰役闢築了由太魯閣到霧社的軍用道路,是合歡越嶺古道的濫觴。

戰役後,日人為加強治理太魯閣族,逐步整修為理蕃道路。1933年為了發展觀光,將部分路線改道修築為「合歡聯絡道路」。

1935年改為「合歡越嶺」全長145.3公里,步行至少需要四天,是當時台灣最熱門的登山健行步道之一。
「錐麓古道」位於三角錐山的山腹間,是目前合歡越嶺古道主線保存最完整的路段,於1915年完工。

「錐麓」語意即:三角錐山麓之意。斷崖路段路寬約90公分,地處海拔750公尺。昔日行徑該路段「人人均捫壁蟹行,自始至終不敢交談」。

可見驚險畫面之場景,由此可知。(摘取太管處資料)
想一窺錐麓古道壯麗又驚險景觀愛山的朋友們(註:保謢區需要申請入山許可)。

探險錐麓古道可以從西端入口(慈母橋)至東端入口(燕子口附近的錐麓吊橋)進入,全程約10.3公里,步行單程約需要7小時(依個人體能與腳程而定)

。日前因風災,地震因素部份路段崩塌。目前只開放東進東出(單程約3.1公里)原路折返。

欲探訪的夥伴們可事先上網查詢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網路。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峽谷地形古道之一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一部份)。

是我夢魅以求想挑戰的古道之一,今日終於實現夢想。

面對鬼斧神工的太魯閣峽谷,面對大自然的力量可敬又可畏。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千百萬年來立霧溪兇猛又快速地切割出,壯麗又另人敬畏的太魯閣峽谷。

今日我身歷其中,走在錐麓古道上,我心嚮往之。台灣山林秘境之一的錐麓古道,我終於來到神仙的國度裡,消遙遊.....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什麼是里山!

認識台灣第一個里山花蓮富里鄉豐南村的「吉哈拉艾」。

資料來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76849/

里山在日文中是指位於高山和平原之間,包含社區、森林和農業的混合地景,里山倡議旨在透過改善現有過度開發或荒廢不堪的混和地景,創造一個兼顧生活、生產和生態的永續經營模式,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

這樣的理想圖像吸引了許多人的重視,也認為值得推動,因此在2010年,聯合國第10屆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大會通過,由日本政府和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UNU-IAS)共同推動的「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宣言。世界各地也開始有實踐里山精神的案例出現,台灣也參與其中。

以下整理目前全球里山倡議推動的概況,以及台灣具有里山精神的推動現況,共有23個社區、農業及學術單位,提供參考。

全球的里山倡議

里山倡議於「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大會」通過後,日本政府與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UNU-IAS)便進一步提議成立《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IPSI)》,透過研究個案、梳理經驗等方式,將里山倡議的精神推動給參與的會員組織們。

IPSI從創立到今年3月為止,會員數已從51個成長至167個,當中遍布國家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學術組織、教育機構、原住民和在地社區組織、企業或私人組織等。

lishan-numbers-780R

IPSI的網站整理全世界的里山案例分布:

圖片來源:圖片來源:http://satoyama-initiative.org/en/casestudies/
圖片來源:http://satoyama-initiative.org/en/casestudies/

台灣唯一通過IPSI研究案:「吉哈拉艾」水稻梯田

台灣唯一一個通過IPSI符合里山倡議的研究案是由東華大學提出,以花蓮縣豐南村「吉哈拉艾」的水稻梯田生產地景為研究標的,研究團隊進駐2年,透過觀察、訪談在地部落居民等方式,將該地居民依著自然環境開闢水圳、至今仍堅守傳統自然農耕的方式,整合成資料,協助該地社區居民和公部門進行對話,成功地在2012年年中,讓吉哈拉艾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文化景觀,成為全台37處文化景觀中第一個包含梯田的案例。

吉哈拉艾小檔案:吉哈拉艾文化景觀位於豐南村鱉溪流域中的石厝溝溪流域,面積約1000公頃,鄰近地標有海岸山脈最高峰的麻荖漏山(新港山)。石厝溝溪的中、下游形成持續性有機演化的梯田、水圳和聚落之農業文化景觀核心區,其中梯田面積約有20公頃,水圳有六條總長約4100公尺。

台灣里山地圖

日本推動里山倡議長達20年,台灣官方政府開始跟進大概在2007年,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長管立豪表示,當時委託學者研究北部水梯田地區水蛇的消長現況,發現和3年前相比,水蛇數量僅剩十分之一,因此便開始著力推動水梯田復育,也就是現在的新北市八煙聚落、貢寮水梯田和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

台灣正式引進里山倡議概念和做法大約在2010年,除農委會林務局外,文化部、各地農業試驗單位和學術單位、內政部營建署下的各國家公園管理處、民間團體都極力參與,包含小至農人採行友善農法的方式進行耕作都代表蘊含著里山倡議的精神。

日前林務局整理了全台具有里山精神的社區、特殊農業方式以及推動里山精神的組織與學術單位,以下是台灣的里山地圖,由上下游製作,歡迎大家按圖索驥前往拜訪。


農委會林務局:

  1. 八煙聚落
    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35509/
    地址:新北市金山區八煙聚落
  2. 新北市貢寮水梯田
    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64558/
    地址:新北市貢寮區內寮街65-2號
  3.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
    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3410/
    地址: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九鄰43號
  4. 雲林口湖鄉成龍溼地復育
    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22580/
    地址:雲林口湖鄉成龍溼地
  5. 屏東霧台鄉阿禮部落生態旅遊
    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43883/
    地址:屏東縣霧台鄉魯凱街265號
  6. 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Pakalongay解說員培訓
    連結:http://e-info.org.tw/node/101020
    地址: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永豐84號
    依文化部《文化資產法》納入文化景觀項目者,全台共5處:
  7. 澎湖七美雙心石滬
    連結:http://www.phhcc.gov.tw/ch/home.jsp…
    地址:澎湖縣七美鄉雙心石滬觀景台
  8. 澎湖吉貝石滬群
    連結:http://www.shihu.org.tw/about/
    地址: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182號
  9. 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吉哈拉艾
    連結:http://goo.gl/VNXQ4D
    地址: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四維18-19鄰
  10. 蘭嶼朗島部落傳統領域
    連結:http://www.boch.gov.tw/…/cultureass…/caseBasicInfoAction.do…
    地址:台東縣蘭嶼鄉朗島村朗島9之2號
  11. 台東池上萬安老田區
    連結:http://e-info.org.tw/node/100953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萬安村1鄰1號

各地農業試驗單位和學術單位:

  1. 新北市坪林的台灣藍鵲茶系列(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51376/
    地址:新北市坪林區上德村大粗坑路34號
  2. 花蓮縣富里鄉無脊椎動物作為水稻田農業生物多樣性指標的先驅性研究
    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68952/
    地址:花蓮縣吉安鄉吉安村吉安路2段150號
  3. 宜蘭三星鄉行健有機村的魚茭共生
    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6896/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村廣富路26號

國家公園案例

  1. 台江國家公園的黑面琵鷺覓食區
    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42045/
    地址:臺南市安平區城平路2號
  2. 太魯閣國家公園西寶農場的有機耕作
    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51828/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西寶1號
  3.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十八份等聚落的梯田景觀
    連結:http://www.forest.gov.tw/ct.asp?xItem=35088&ctNode=1943&mp=6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泉源路242號
  4. 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部落的有機水田
    連結:http://goo.gl/dStPRc
    地址: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83-3號
  5.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成立里山學校
    連結:http://np.cpami.gov.tw/youth/index.php…
    地址:高雄市鼓山區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民間團體:

  1. 綠色保育標章(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2823/
    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75號
  2. 裡山塾(觀樹教育基金會)
    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8894/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蕉埔里八鄰82號
  3. 花蓮瑞穗鄉富興生態農場「與環頸雉和諧共生」
    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52694/
    地址:花蓮縣中正北路三段180號
  4. 美濃愛鄉協進會
    連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6256/
    地址:高雄市美濃鎮福安里福安街12號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因一個人一本書而興起(栗松溫泉)探險之旅。

10/3一大早,又因霧鹿與利稻之間的道路有落石坍方,我必須要背起背包走一段天龍古道。是(日治時期的關山越嶺戰備道的一小段路)。

11點與古爸爸會合(古爸是利稻部落的耆老,今年66歲依舊老當益壯,身體健朗)。在他的帶領之下,車子行駛在南橫公路上。

在台20線169K摩天附近,下切至一條雜草叢生的產業道路上,約莫三公里左右到達一處工寮停車。整理好準備,開始下切400~500公尺落差的羊腸小徑上。

一路陡下,腳開始麻,酸了。說真的,不常運動的朋友們要有心理準備,栗松溫泉是一趟很辛苦的探險之旅。先把勇氣與體力先儲存起來。

一般來回行程+野溪泡湯約莫需要5~6小時,請準備簡易的午餐,水與手套,溯溪鞋。

一路走走停停,而午后的陽光不時滲透進森林裡,在樹稍間跳舞著光影,美極了。

栗松溫泉我來了,謝謝妳讓我如此的親近大自然的美妙。這是一趟山林秘境的探險,同時也洗滌我的塵勞憂傷。難忘的旅程,分享給大家。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布農族(利稻部落)古爸爸上山下海的藤編工具藍,歷史悠久了

14.jpg

15.jpg

16.jpg

利稻部落的耆老(古爸爸)今年66歲依舊老當益壯,是我這次的嚮導

17.jpg

18.jpg

19.jpg

黃萼捲瓣蘭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探訪台灣山林的秘境,需要一點點體力,信心與勇氣。而栗松溫泉高低起伏很大,落差約400~500公尺。

每年10~4月枯水期是造訪栗松溫泉的好時機。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趟漫長又寂寞的探險之旅(台東/栗松溫泉)。

 

週五早上11點從台北出發,經台中,南投,台南再轉接84號快速道路到玉井,走台20線南橫公路經南化,高雄甲仙(台20與台29線交會處,也是6年前我在八八風災莫拉克受災區,渡過了一個星期的漫漫日子)。

 

沿台20線南橫公路再進入寶來,高雄桃源區(布農族與部份鄒族族群)再沿著因每年颱風來襲,不斷摧毀的南橫公路。

而荖濃溪的河水依舊黃沙滾滾。一路走在南橫公路便道上,大型機具還在不斷的施工。

眼前一片塵土飛揚,我的視線開始模糊,路斷了...通往台東關山啞口,利稻部落,霧鹿部落的路不通了。

完蛋了,我的心一沉...這真是一次又遠又長又寂靜的一趟旅程。

我往回頭,再次沿著台20南橫公路,一路從桃源區,寶來,甲仙,南化,玉井,84號快速道路,再接國3台南,高雄,屏東下交流道,此時已經晚上22:30左右。

 

眼前還有一段又長又遠的路,在那黑暗深夜的峽谷裡。車子來到南迴公路時,下了一場大雨,空氣中感受著旅人的不安情緒。經山壽卡,安朔,南田,台東達仁鄉,大武,大鳥,太麻里,台東市,卑南,初鹿,鹿野,關山...車子終於在台9線269K之處,再度轉進台20線南橫公路上。

 

來到霧鹿部落的天龍飯店已經是10/3的02:35,這是一趟體能拉力賽的旅行,一共花了近15小時的車程,837公里。我佩服我自己的能奈,是這樣的一趟旅程。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台灣美麗的大自然野趣,一生必須要去的山林秘境之一(台東/栗松溫泉)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栗松溫泉位於新武呂溪上游的一處峽谷秘境中。

是台東縣海端鄉利稻村南橫公路169K摩天附近,屬於布農族傳統領域範圍的利稻部落。

栗松溫泉在布農族語稱:烏烏哦(意:冒煙之處)

 

天上有七色彩虹,而七彩岩壁在栗松溫泉。慢慢看,仔細的看,用心的看,你可以看.....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部有關於千里步道協會,如何串連起台灣環(緩)島的真實影像紀錄。

10/6公共電視(紀錄觀點)節目,將為妳呈現最真實的紀錄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