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公民寫手】面對食品工業從結構性角度看問題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1359/

竟然…有同學上課後發心幫我把一階第四堂課的內容打了逐字稿,不分享出來實在是太匪類了。這是三小時的課程,雖然內容很長,但我想他會願意做這件事情,就是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吧。

從結構性角度看問題

接下來要跟大家談面對食品工業,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的事情,因為我們現在的糧食生產體系問題非常龐大而複雜,我覺得很多問題其實是整體性的,可是我們都習慣從單一的現象去看,然後去想如何解決這個症狀,可是這一個整體的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所以這些症狀一直層出不窮,然後一直解決不完。

我以前在當上班族的時候,我也是從片面、個人角度在看這些事情,可是後來我來務農,然後當一個沒有固定薪水的人的時候,當時覺得沒有固定薪水,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對於一個上班族來講,因為,會覺得活不下去,可是當這一步跨出去之後,慢慢的適應之後,我覺得他給我一個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就是我開始會從整體的角度去看事情,而不再只是從自已的角度看事情。

像剛我們看到,裡面的這一群人他們都在努力的在自己的職位上扮演他們的角色,他甚至沒有意識到巴西雨林砍掉之後,中國會變成什麼模樣,我覺得這個是當一個上班族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從自己,只能夠從自己的角度看事情。

並非說當上班族不好,而是更要意識到這種思考模式,而如何去跳脫這樣一種循環。並不是說每一個人都要離職來務農,只是我覺得因為我這樣子的經驗,所以我發現在這樣價值觀的轉變,當你可以用更整體的角度去看事情的時候,你才能真正找到問題的徵結,當你從自己角度看事情的時候,其實很多問題是沒辦法獲得解決,因為他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首先要跟大家談的是,這是過去十年來,石油的價格、黃豆的價格、玉米的價格,很明顯可以看到糧食的價格一直是緊緊跟著石油,剛剛日本的那部片子大概是2007拍的,他們超強的,在問題發生之前,他們就警覺到了,可是我們到現在還是只有看到現象,沒有看到核心,我覺得這真的是差異太大,就是我剛講到的,我們一直從自己角度看事情的時候,其實很難去看到核心,我們只會看到片面而己,當你一直只有看到片面的時候,這個問題是不會被解決的。

我們都知道石油並不是一個永續的能源,也不用談石油用光,那一天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一般的推測是2030年,那時候我們應該還活著,可是重點不是石油用光,石油的問題是在價格,只要石油價格漲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我們就買不到食物了,這些食物會貴到我們買不起,只要石油價格上漲,還不到用光喔,那一天怎麼辦呢?

長期的趨勢來看石油的價格應該是一直在漲的啦,石油呀是用祖產,祖光留下來的財產,花祖產,以前便宜的時候我們沒感覺,可是現在已經快花光了,再生能源就是靠自己來賺錢,賺得慢,累積的不夠快,不像石油,留下整座金山給你,現在快被我們花光了,現在這個糧食供應體系,他就出問題,沒有石油他沒有辦法種,機器沒辦法發動、他得不到資材,他糧食運不出去,所以消費者也拿不到。很多人會問務農會不會餓死,務農絕對不會餓死,因為我們在糧食的產地,會餓死的是城裡的人,賣場裡的食物不是本來就應該在那裡,只要東西運不進去,大賣場整個會空掉,這樣很容易理解吧?

因為我們以前一直沒有看過那現象,覺得這些東西在那裡是理所當然,他不是理所當然,他背後有一個很複雜的系統在運作,而這系統的核心就是石油,當石油價格大漲,他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危機吧?對不對?這個危機呢,其實雖然麻煩,我們也許還有辦法處理,可是如果石油價格大漲,帶動了糧食價格大漲,這二個危機一起來怎麼辦?我們有能力處理嗎?好像就有點難對不對?

剛講過玉米、黃豆跟小麥,台灣的自給率都是零,那黃豆的重要性不用講,然後玉米呢,哇!感覺很少在吃玉米,可是玉米是很重要的加工材料,我們吃的很多糖,糖漿啦還有很多加工食品的原料,就是從玉米提煉出來的,沒有玉米可就麻煩了。小麥呢,有個麵粉廠的老闆跟我說台灣現在消費麥類製品的量,已經超過米了。如果有一天,我們沒辦法得到這些小麥的話、我們沒辦法獲得這些麵粉怎麼辦?

也許你會說好啊,那我就改吃米,我沒問題的,可是剛講了,麥類製品的消費量超過米了,是不是代表一個很龐大的產業在這邊,黃豆、小麥、玉米相關的產業崩潰了怎麼辦?對我們經濟會不會有很大的影響?會嘛,所以能源、糧食、經濟這三個危機會接連爆發,到那一天,我們有能力去面對嗎?這三個問題各別發生,也許我們還能處理,可是當他一起發生的時候,他來的時候一定是一起來的,就像是日本的地震、海嘯、核事故一起來,沒有政府有能力處理的嘛,他一定會變成大災難,到那一天怎麼辦?我們的生命財產、還有我們的尊嚴,到底要該怎麼去獲得保障?

我們的食物怎麼來的?

首先我們要來看的是,我們的食物是怎麼來的,我們也許不知道在哪裡打發了我們一餐,現在越來越多人外食,他也許在自助餐吃,也可能是在便利商店買微波食品,或去麥當勞吃,總之越來越多人開始外食。直接從外面買現成的食物,省時、方便,那這些商品他可能來自食物工廠或中央廚房,他們處理這些食物,通常會把食物分好的元素、壞的元素,壞的元素是指容易腐敗的部份,好的元素是不容易壞的部份,容易腐代表的是什麼意思?代表營養、微生物要吃,所以他把有營養好吃的部份去除掉,剩下這些不容易壞的部份,可這樣子東西會不好吃,所以他放很多添加物進去,讓他有味道,甚至他加了一些營養素,比方維他命進去,然後他可以宣稱他是營養強化,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有看過「恐怖的食品添加物」嗎?推薦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他裡面有講到這些食品工廠,他是如何讓不能吃的東西變可以吃的東西。總之,這樣子的食物是從這樣的體系出現,就拿自助餐來講,我想很多人應該都會發現,你自已煮的菜,再怎麼努力都沒辦法像自助餐那麼漂亮,對不對?我們自己煮的就醜醜的,為什麼自助餐可以煮得那麼漂亮?還有就是如果自己煮,有一些菜可能要煮30分鐘才會爛,外面餐廳呢?坐進去5分鐘就可以上菜了,為什麼?不是他的廚師比較厲害,這不是廚藝的問題,而是添加物的差別,他加了一些你不知道的化學材料在裡面,讓他的菜色可以維持青綠非常久,他的菜可以很快就可以煮爛,這些東西是你廚房沒有的。

食品工廠,就是小學校外教學常常會去參觀這些工廠,醬油呀、汽水呀,什麼哩哩扣扣,那時候常常覺得很奇怪,食品工廠旁邊應該都是田才對呀,不是做食物的嗎?可是為什麼這些食品工廠都在工業區裡面?當時一直沒辦法理解這件事情,後來看了「恐怖的食品添物」終於懂了,因為他最重要的材料是這些化學物質。那些化學藥粉可能就是來自於他旁邊的工廠幫他製造,他也許還會用到真正的食物,這些真正的食物來自於遙遠的產地,繞了大半個地球來到台灣。

食物你要如何判斷他好不好,乾不乾淨,很簡單的一個原則,大量、長時間、長途,一定有問題,就這3個標準而已,因為這些食物不是只有人要吃,蟲要吃、鳥要吃,老鼠要吃,微生物也要吃,他如何將這大量、長時間、長途運到這裡還沒有出事,這有問題。所以他都要做很多防腐跟防蟲的處理。櫻桃,有人吃櫻桃會削皮嗎?沒有嘛,櫻桃呀在出口之前先噴7道藥,7道喔,蘋果噴藥之後再用腊把藥封在裡面,這些認真想一想一定想得透的嘛,這個東西他運進來不能讓他長蟲呀,他只要有長蟲整貨櫃要消毀,怎麼可能讓他長蟲?所以不要再買進口食物,那個才是最可怕的,倉儲跟運輸他使用的農藥是田裡的10倍到100倍,所以進口食物才是最糟糕的。

我們會說這個糧食生產體系是有效率的,他的目標是為了提高產量,為什麼要提高產量?以後你在做無肥料種植一定有農民跟你講種這個產量太低不行喔,就拿稻米來講,不施肥種得比較差一點可能一分地種400斤,人家種1000斤,他說這產量太少不行不行,可是他的米一斤賣多少錢?20塊,我們的米一斤可以賣多少錢?可以賣到90塊,我的產量比他少一半,我的價格是他的4倍多,我有賠嗎?他到底在想什麼?(日本秀明自然農法的產量約為慣行的八成,泰國米之神的稻米產量和售價跟慣行一樣,而且農民還能賺錢。)

提高產量無法解決問題

提高產量第一個要解決飢荒問題,農民說這東西不能只種給有錢人吃啊,我是為了要解決飢荒問題,所以我噴這麼多肥料。可是我們過去40年來,人類生產糧食的能力可以達到歷史的高峰,可是過去40年有沒有發生飢荒?有嘛,還是在發生飢荒,一直都有,為什麼我們糧食產量這麼高,還會有飢荒發生?這很奇怪呀,所以飢荒他不是產量不足的問題,而是分配不均的問題,有人沒有得到食物,有人拿太多。

如果是分配不均的話,你提高產量,那些拿不到食物的人有辦法拿得到嗎?他還是拿不到,食物還是浪費在那些有錢人的手上。就是上次跟大家提到的,我們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可是卻有一堆食物拿去做堆肥,這是很糟踏的事情,那些吃不到的他還是拿不到食物,所以提高產量並不能解決飢荒的問題。

第二個提高產量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有嗎?沒有嘛。就是農民收入最差的時後,一直都是產量最高的時候不是嗎?這產量高、價格崩盤、血本無歸,一直都是這樣的。所以提高產量完全沒辦法解決這二個問題,農民要思考的應該是如何提高品質才對,品質好到人家願意用4倍的價格跟你買,不是嗎?消費者願意,他知道一斤20塊的他吃了不安心,並不是說我們種高品質,付不出錢的人沒辦法得到這些食物,我們也很喜歡以物易物或勞力交換的方法。重點是創造一個友善農業的環境,讓更多城市人可以回鄉務農,也可以解決農業與糧食的困境。

我們為什麼要吃這麼多肉奶蛋?

地球生產的糧食足夠120億的人吃,這是聯合國統計的資料,地球現在人口多少知道嗎?70億,前陣子破70億了,其實地球70億人還是夠吃,為什麼有人還是餓肚子,這就很奇怪。首先要說明的是糧食轉換的比例,人如果是純吃素的話,100單位的糧食可以養活10單位的人,可是如果他純吃肉的話,100單位的糧食只能養活10單位的畜牧動物、只能養活一單位的人,一個純吃肉的會比純吃素的會多消耗10倍的食物。

我並不是說不能吃肉,是我們不應該吃這麼多肉,人體的設計是以素食為主的雜食性動物,我們是偶而吃肉,可是大部份吃素,我們的消化道主要是針對素食設計。那要吃多少素呢?有一個統計是說,只要日本跟美國這二個國家的人民一天一餐吃素,全世界就吃飽了,很難嗎?一天一餐耶,有這麼難嗎?你一天少吃一餐都不會死耶。肉其實在我們身體裡面是很難消化的,所以你晚餐吃素是不是你身體比較好?對自己好、對環境好、然後又對社會好,這不是很棒嗎?

奇怪的是為什麼我們要吃這麼多肉奶蛋?普遍認為不吃肉奶蛋會不營養、會生病,導至發育不良,要蛋白質嘛,可是上一次已經跟大家講過,蛋白質最原始是植物製造出來的,不是動物製造的,動物是攝取植物之後才獲得那些蛋白質,所以植物並不是沒有蛋白質,是你吃植物,你要吃多元,就是不能挑食。我們想想看,陸地上最大隻的動物他吃肉還吃素,吃素的嘛,吃素沒有長不大。我們人在耕田或是騎乘當運輸工具的動物是吃肉的還吃素的?吃素的,他們很有體力,所以吃素不會沒有體力呀。

肉食性動物他的特點是爆發力強,可是整天在睡覺,那草食性動物呢,他可以一直工作,所以很明顯的,草食性動物的體力比肉食性動物優異太多,我有一些朋友在攀岩,攀岩也是很需要爆發力,他們不少人在吃素,吃素不會讓你沒有體力,可是我要再強調一次吃素要吃得很均衡,不可以偏食。

為什麼我們長久以來一直覺得不吃肉奶蛋不行?這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說起,就是當時美國成為大贏家,台灣、日本、南韓都納入了他的保護底下,可是要他保護要交保護費,就是買他的農產品。之後,稻米的產量提升,可是我們卻改吃小麥,很奇怪厚!

這些玉米、黃豆、小麥不斷賣來之後,發現還是消化不完,美國就把這些穀物拿去餵動物,餵了動物之後再賣到台灣、日本跟南韓來,可是以前我們沒有吃這麼多肉,所以要廣告呀,他就教學校的老師和媽媽,一定要吃肉、奶、蛋,我們美國人之所以會這麼聰明、這麼強壯,可以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我們吃這個東西,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小孩像美國人這麼高、這麼壯、這麼聰明,你就要吃這樣的食物,從那時候開始,學校和家裡就不斷的告訴我們,要多吃肉奶蛋,一直到今天,這個觀念還沒有改過來。

可是我們可以發現,現在十大死亡率前幾名,癌症、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不斷的飆升,都跟飲食習慣的改變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就是從大量消費肉奶蛋開始。之前已經跟大家講過,最好的食物就是當地當季天然的食物,跟祖先吃一樣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食物,為什麼?之前有講過我們消化道有很多微生物,這跟連作是一樣的道理,就是持續的連作,植物跟微生物會互相適應,吃這塊土地上長出來的糧食,這是我們消化道裡的微生物最擅長處理的食物,可是當你改變飲食習慣,你就變輪作,微生物對這樣的食物不適應,不習慣這樣的食物。

西方人可以喝牛奶,可是東方人很多喝牛奶會不舒服,可是東方人可以吃黃豆,西方人吃不慣黃豆,這個都是幾百年來、幾千年來人跟食物不斷互相適應的結果,就是我們東方人適應黃豆,西方人適應牛奶,那是怎麼適應的呢?就比方說西方人他可能在糧食不足的地方一定要喝牛奶,不喝牛奶他沒有食物,所以沒辦法喝牛奶的人都死光了,剩下的都是能喝牛奶的人。我們也是一樣,不能吃黃豆的人都自然淘汰掉,剩下來的都很適應黃豆,這是食物跟我們的身體經過長期的互相適應而呈現的一個結果。

當我們今天突然改變了飲食的內容之後呢,是不是那個模式又要重來一遍,就是我們可能要再花個幾百年,把不能適應這個食物的人淘汰掉,以後就可以跟西方一樣,很習慣吃這樣的食物,我們才轉換多少年?六十多年而已喔,還有好幾百年呢。所以吃這麼多肉,對健康絕對不會有好處。剛講過,糧食危機的發生,當這些肉奶蛋價格上漲的時候怎麼辦?這很簡單嘛,你根本不需要吃這些食物,他價格漲得再高對你有影響嗎?沒影響嘛,可如果你覺得不吃肉奶蛋會死,那天你怎麼辦?就死定了嘛!就是這個觀念轉換的問題,根本不需要這個東西呀,你的觀念轉過去那一天就對你沒影響,輕輕鬆鬆就跨過去,所以不要害怕。

壟斷生產工具造成飢荒

接著是壟斷生產的工具造成飢荒的問題,首先是土地被壟斷,這要從工業革命開始說起,西方工業革命之後,藉著船堅炮利去打亞洲、非洲、美洲這些落後地區,然後把他們最富庶的土地拿來種植經濟作和作畜牧業,西方國家發展帝國主義的目的不是為了要擴張領土,他們只是要略奪那個地方的資源,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在工業革命之後,他們國內貧富差距變得越來越大,為了避免社會動亂,他必須從別的地方不斷的掠奪資源,來維持國內的經濟不斷地成長,以安撫這些中產階級,讓他們不要暴動,所以當這些被殖民國家最好的土地原本是用來生產糧食養活當地的人,而被拿來種經濟作物之後,當地人要吃什麼?沒東西吃了嘛不是嗎?他們只能到很偏僻,地形很差的地方種他自己要吃的,要不然就到西方人的工廠或農廠去當工人,然後買進口食物,這樣怎麼可能不發生飢荒。

後來這些被殖民國家陸續獨立,當地的人也掌握了政權,可是這些土地有被釋放出來種糧食作物嗎?沒有喔,既得利益者還是繼續種植經濟作物。所以我們會發現,那些發生飢荒的國家,他們居然還有農產品可以輸出,這應該是造蘗了,不是嗎?有人餓死居然還有農產品可以輸出,這些經濟作物像是棉花、咖啡、可可,還有台灣人也參與其中的甘蔗,日本人需要糖,那個時候去吃那些甘蔗是犯法的,因為這樣子,土地不生產糧食,讓人民沒東西吃。

自古以來,發生這樣的情況,人民會怎樣?暴動、革命,然後推翻統治者,把土地搶回來繼續生產糧食,然後社會再度回復安定,一直都是這樣的循環。可是現在這樣的情況不太會發生了,很難發生了,為什麼?因為全世界的消費者在支持這個獨裁者,他們的經濟作物賣到全世界,讓這個獨裁者可以獲得全世界源源不絕的金錢支援,讓他有能力可以鎮壓他的人民,當我們看到這些飢荒問題的時候,不要很片面的就認定那個是人民懶惰、笨、不長進、運氣不好,不是他們太落後,不是的,這都跟我們的消費行為息息相關,我們必須瞭解我買的這個東西他從哪裡來,他是怎麼做的,

像可可,有一本書叫「巧克力禍心」,這些巧克力都是血,用小孩子的血去做出來的,所以當你在買這樣的東西的時候,更應該仔細去思考:我是不是在創造地球上另外一個地方的某一種現象。所以盡量支持在地的,因為在地的你看得到,你知道他怎麼做,縮短你的消費里程,你才能為你的消費負責,如果你的消費里程很長,根本不知道產地發生什麼事情了,這種剝屑環境和社會弱勢的情況就會一再發生,而這些事情最後一定會回過頭來傷害到我們自已。

就像剛影片上看到的,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黃豆、這些肉、這些棕梠油怎麼來的,砍森林來的,我們不負責任的消費行為,讓遠方的人跟遠方的環境會受到傷害,而這些都是我們造成,所以要對自已的消費行為負起責任,這樣我們才能解決這些問題,把這些問題都當成是別人的問題,跟我無關,這些問題永遠不會被解決,所以地球氣候異常,不用再一直想那是二氧化碳造成,推到二氧化碳就覺得事不關己了啊,這些都是消費造成的,是跟我們息息相關的。

能源作物排擠糧食作物

接著是能源作物,剛提到,為了種植生質能源作物,農民紛紛改種玉米,排擠了黃豆,造成黃豆價格也跟著大漲,這些是做飼料用的,所以肉奶蛋也跟著漲,所有食物就一起水漲船高。我們要想想那些宣稱用生質能源的車子是環保的,可是環保的背後代表什麼意思,我們必須去思考這些廣告詞背後到底在講什麼,如果你的環保是要犧牲某一些人沒東西吃,這叫環保嗎?所以我一直強調不可以相信品牌、不可以相信認證、不可以相信部落格,你要到產地去看生產者,去認識他,然後選擇要不要相信他,人跟人之間才能有信賴。

我們再來想另外一個叫做「電動」,政府不是一直很鼓勵電動的車子?他也是宣稱環保,為什麼電動是環保?蛤?排放,他沒有用石油、沒有排放的問題,可是電哪裡來?他怎麼發電?太陽能嗎?不可能吶,再生能源絕對不夠用,以我們今天消耗能源的模式,再生能源絕對不夠用,我們今天消耗能源的方法是在花祖產,不是自己賺的,很揮霍的方法,所以絕對不夠用,這些電哪裡來?電動是為了跟「核能」銜接,這叫環保嗎?

台灣現在3座核能發電廠,他的發電量是14%~17%,如果我們核能發電要提升到80%還要蓋幾座?一個縣市一座,最公平,就不用吵誰有誰沒有啦,核廢料就直接在自己這裡處理就好,就不用搬到很遠的地方去不是嗎?這是我們要的未來嗎?所以電動就是環保嗎?仔細去思考這些名詞他背後到底在講什麼,並不是他自己說環保他就是環保。

有一個東西叫做「公平貿易咖啡」,透過付給農民更多的…就是錢,來買他們的咖啡,來改善他們生活的困境,可是我們要去思考他的困境是誰造成的,今天為什麼這些咖啡商能用這麼低的價格買到他的咖啡,他可以不賣,為什麼這麼低的價格他還是賣?他的困境到底是誰造成的?他們的政府嘛,這是他們的社會問題,所以還是回歸到,當政府不好的時候,應該讓他們的人民有能力換一個好的政府,可是當我們今天付更多錢跟他買咖啡,獲利最多的不還是他們的政府嗎?

繼續把他的政府養肥肥的,再來榨取他們人民的血汗錢,給他再多錢還是一樣被他的政府搜刮,當我們花更多錢跟他買咖啡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可能很難想像,就拿台灣的模式來講,公平貿易檳榔,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了吧?更多土地被開發來種咖啡,這樣對他們好嗎?我覺得要改善他們的困境,比較好的方法,應該是讓他有養活自已的能力,讓他可以先生產糧食、餵飽自己,他才有能力去思考他的下一步該怎麼走,如果咖啡的價格比糧食好,誰要種糧食呀?

當他有能力餵飽自己去思考他的下一步的時候,他的自主性才會出現,當他餵不飽他自己的時候,他會寧願當奴才,再爛的政府他都可以接受!這些消費背後到底代表什麼意思,是我們必須要認真去思考。

壟斷土地的開發

另一個壟斷土地的是開發,這在台灣我們看到 了,很多這樣的問題,台灣現在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農地的開發,很多的農地不斷被徵收來做科學園區、工業區,被拿來蓋房子、炒做。如果土地拿來種植飼料作物、 經濟作物、能源作物都還能轉得回去種糧食,可是拿來開發之後呢?就沒辦法種,這叫殺雞取卵!

如果今天這樣的開發蓋了房子,有人住那無所謂,因為有需求,蓋 了科學園區,有工廠進駐、有工廠在運作,那也無所謂,有需求。可是我們發現今天蓋了這麼多房子,做了這麼多科學園區,都沒在用,到底為什麼?這不是很奇怪 嗎?沒有需求他還在一直做這件事情,光是一個土地變更,他就可以賺多少錢,可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為什麼明明沒有需求,他還要蓋這麼多?

像我在竹北,這樣 的問題很嚴重,竹北有一塊士地送給台大,要讓台大去那裡蓋學校,可是台大十幾年都不過去,為什麼?少子化嘛,他蓋了沒有學生,十幾年他都沒有動,被罵得很 慘,可是當初因為有一塊地給台大,台大可能會來,哇!整個區域的房地產跟著漲,很多人就這樣癡等了十幾年。然後附近有一塊地,位置滿差的,在「夜總會」的 對面,給國立身心障礙者學校蓋學校,三兩下就蓋好了,這代表什麼意思,台灣的高等教育不斷委縮、可是身心障礙者的市場不斷在擴大,很恐怖吧?

剛講到這麼多 的空房,他背後代表什麼意思?這是一筆錢,一筆呆帳,看到這麼多空房子我們應該要緊張才對呀,這對銀行來說應該是很大的壓力吧?只要我們的經濟情勢再慘一 點的話,銀行怎麼辦?政府敢讓他倒嗎?不敢嘛,要怎麼辦嗎?加稅你能接受嗎?政府應該也不會考慮走這條路,那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蛤?(就是開放給其他人 來進駐台灣來…)哪一國?(中國吧)答對了!

所以未來也許不是叫統一,而是建立更緊密的連結,讓中國來救我們,所以這一直是溫水煮青蛙,其實統一我覺得是 可以談的事情,你只要談到好的條件,要統一無所謂,不是嗎?可是你在那種情況下讓人家來救,你還要談什麼條件?沒得談了嘛!不是嗎?我救你可以,你們軍隊 要撤銷、由解放軍來保護,不就是這樣嗎?這就叫建立更緊密的連結,那我們想要在這種情況下被統一嗎?這是我們的未來,我們小孩的生活方式,我們希望他生活 在這樣一個的社會裡面嗎?

所以不要覺得那些徵收開發跟我無關,那跟我們的未來息息相關,因為我們的生活模式可能就因為這樣子而整個被改變掉,這是我們要的 嗎?當你看到農民在抗爭這些土地開發的時候,不要覺得這是他們的事情,因為當這個規模夠大的時候,我們的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被壟斷的種籽

接著另外一個壟斷是種籽,以前品種改良的種籽他有品種權,這樣的種子,你要跟他購買、然後種植,而這樣的種子農民可以採種子再來種,可是一般農民不會去幫 他採種,因為他的下一代會出現「返祖」現象,也就是說他的特性會變很亂,因為品種改良就是把這個品系跟這個品系,讓他雜交變成一個兼具這二種優點的品種, 可是你來採種之後他的下一代會出現回到爺爺奶奶的特徵,如果你是商業種植的話,這麼亂你怎麼賣?沒辦法賣了,所以農民他就不採種,他就一直買種子,這是現 在的模式,藉由這樣子來掌握種子。

接下來更強勢的掌握是基因改造,基因改造他是專利權,所以你採種子是侵犯智慧財產權,是犯法的,藉由這樣子來壟斷種子, 這些農企業他們就可以掌握農民,我之前有提到過掌握種子你就掌握了生產方式,掌握生產方式,你就掌握了糧食的價格,掌握糧食價格就可以掌握所有人,所以只 要掌握種子就能掌握全世界。所以有產權的種子越來越多了,這也就是我一直強調採種很重要,因為這比例會越來越高,以後要固定種的種子是買不到的,所以能夠 越早開始留種越好。這土地跟種子不斷被壟斷之後呢,農民就一個一個變成農奴了。

我們現在的農業他有一個很龐大的結構性問題,農民跟消費者被 區隔這個結構的二端,核心就是種子,剛已經講過了,掌握種子就掌握了生產方式,外面賣的種子一定要用農藥、肥料才種得起來,買了種子、買了農藥跟肥料,你 的成本是不是就增加了,

最早農民為什麼要來做這件事情,他以前都自家採種,不用農藥、很少的肥料,他的成本是很低的,他為什麼要來買種子?剛講過嘛,他會 有優異的特性,所以剛開始農企業是用送的,送給幾個農民,連農藥肥料都用送的,你種種看,不好你就不要種,對不對?農民覺得無所謂種種看,一種,哇!市場 接受度很高,以前沒有,價格很好賺大錢,這樣的故事一直在上演,然後其他的農民看到了,不得了,原來務農可以賺這麼多錢,紛紛走進來買種子、買農藥、買肥 料,他成本高沒關系,售價這麼好以後我可以回收,一堆人跟著搶種,結果,價格崩盤,一直都是這樣,這成本會收不回來。

大規模投資與貸款,提高農民風險

在這模式之下要活下去,要怎麼做?唯 一一條路就是大規模,更多的土地、更多的設備,大規模的生產來壓低成本,讓你可以在這麼低的利潤下還能活得下去,跟代工業是一樣的,更多的土地、更多的機 器設備就代表你要更多的錢,哪裡來的錢?去借嘛,所以剛剛講到美國的農企業用貸款來掌握巴西的農民。這些農民唯一能夠跟銀行貸款的抵押品是什麼?土地嘛, 所以他只好拿土地去抵押,拿錢來做這個耕作方式。

以前有個學生去漂鳥營,他說上完第一件事是要他們貸款,貸款搭網室、搭溫室,這個搭下去他這輩子就完了, 他絕對做不起來,網室、溫室裡面一樣有病蟲害,而且更嚴重,要怎麼解決這些問題?要看良心,我並不是說搭網室、搭溫室都是做假的,只是他裡面一樣有病蟲害 的問題要處理。

這個是傳統的農民不熟悉的模式,所以他們大部份走這條路都會賠得很慘,誰習慣這套運作模式?企業!所以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很多 企業不斷的投入農業,特別是有機這個領域,因為他們都知道農業很賺錢,這跟我們長久以來的認知不太一樣,覺得農業是不賺錢的,這是錯的,農業很賺錢,因為 你人再怎麼進化還是要吃東西,而且農業不需要一直做產品的研發,他一直是很傳統的東西,人一直都需要食物,財團發現農業的前瞻性,不斷的進來這裡,他多的 是錢,所以他操作這個模式很簡單,進來之後找那些之前被淘汰掉的農民進來打工,在這裡產業裡面的企業會越做越大,大到他可以干預政府政策。

其實對政府而 言,跟這些財團合作,也是有利的,因為我提到過政府擔心的不是糧食乾不乾淨,而是有沒有糧食,這些財團的存在可以確保糧食的穩定供應,可是財團的運作方式 都是大規模的,就是剛講的大量、長途、長時間,這個模式對消費者是不利,可是政府需要他,所以政府在一些法案的制定、農業的補貼、還有一些建設都會配合這 些財團,這些財團可以派人到政府機關裡去工作,制定對他有利的法案之後,再回財團上班,這叫旋轉門,就是這樣子,他們二個合作關係一直非常良好,可是消費 者的利益就在這過程裡不斷被犧牲。

最後透過通路我們拿到這樣的農產品、看到廣告幻想在遙遠乾淨的土地上有一群快樂的農民,認真的為我生產純 淨無污染的食物,這都是假象,不能相信廣告、不能相信品牌、不能相信認證,你只能相信人,這是一個廣告人衷心的建議!我們在通路裡面我們以為自己是自由 的,可是通路裡玲瑯滿目上百種商品,可能是三家廠商提供。

之前在塑化劑事件的時候,很多人說要抵制統一,所以不去7-11,可是統一在全家、ok、萊爾富 都有持股呀,你抵制到誰?抵制到自己嘛,我們並不自由!在美國大賣場,他可以做到手推車、商品上都有rfid,他可以感測到你在賣場裡走的動線,在哪裡停 多久,他都知道,最後透過會員卡把你的資料整合在一起,再用電腦來分析設計出讓你掏出更多錢來買產品,我們只是白老鼠,可是這個體系太方便,所以我們在這 裡面一直混然不覺,農民在另外一邊快要撐不下去了。

在這個結構底下有二條路線,一個是美國線,他藉由不斷的降低成本提高產量,多到他的價格 崩盤,然後政府補貼!拼命的出口到台灣來,所以這些進口食物會這麼便宜,並不是他的農民比我們厲害到哪裡去,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補貼,他們農民的收入可能 有一半是政府的補貼,所以他的農產品就可以用低於成本價格賣給我們,我們的農民怎麼跟人家競爭?很難吧!這樣補貼農產品賣到台灣來應該叫傾銷吧?這是不公 平的貿易呀,為什麼台灣政府悶不吭聲,我們可以給他課反傾銷稅呀!不是嗎?

我們不敢講話是因為我們的人質在對方手上,我們一樣在補貼自己的工業產品,然後 傾銷到美國去,這叫平衡貿易逆差,所以犧牲農業發展工業不是一種情感上在講講而已,他是一個事實,我們真的是砍了農業好幾刀來發展工業,而不是農業比工業 沒競爭力!

台灣農業沒有能力跟人家競爭,越做越賠,所以政府就說好那不要種田,努力發展工商業,從工商業賺來的錢,再去買別人的進口食物, 如果這是一個成功的經濟策略的話,照理來講那些先進國家他的糧食自給率應該會比台灣更低才對呀,是不是?反正食物這麼便宜用買的,我努力發展工商業,賺更 多錢,可是先進國家的糧食自給率很少低於百分之六十,只有日本跟台灣是哥倆好,台灣三十、日本四十,這些糧食自給率這麼低的國家都是很沒有國格,在國際上 是很沒地位,人家捏著你的糧食你就不敢講話了。

自主糧食是國家的命脈

所以我們必須要意識到糧食是國家的命脈,一個國家只要他沒辦法餵飽他自己的人民,這個國家是不會有未來的, 我們長久以來一直以為務農不賺錢一直蓋工廠,這個策略是高明的嗎?回想一下台灣過去的發展,重化工業、加工出口區、十大建設,還有科學園區,這個是我們是 厲害自己想出來的嗎?我們想做就可以做的嗎?都不是啊,這是美國指導我們來做的,包括375減租、耕者有其田都是,人家會平白無故這些產業送給你嗎?不會 嘛,這都是他們不要的,他國內不要的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送給你來做,

包括我們今天自已講得很開心的高科技業也都是,我們做的都是代工這一段,技術在人家手 上、專利在人家手上、品牌在人家手上、通路在人家手上,跟農業一樣,我們只有做中間的代工,然後種子跟品牌都在別人手上,別人賺最多錢,然後我們賺辛苦 錢,污染自己的環境、壓榨自己的勞工,一直都是這個模式。

我們選擇了這條路,並不是我們很聰明,而是我們被設計,被設計之後明明已經走到困境就應該要覺 醒,而不是一直沉溺在過去、一直覺得好沒關系,我犧牲環境、犧牲勞工、犧牲弱勢,來發展經濟,我以前這樣做起來,我以後還是可以這樣做起來,不可能的!這 套模式只有從未開發國家到開發中國家才是這樣發展,開發中國家要到已開發國家不可能是走這條路的,所以我們要覺醒呀!

就是一直覺得這條路是發展經濟的道 路,然後把韓國當假想敵,然後一直想要用這個模式去打倒韓國,要跟誰誰誰簽自由貿易協定,這是幻想。韓國已經在轉型了,我們應該要有那個前瞻性去看到這條 路裡面的問題。很明顯的一個情況,農產品的價格越來越高,這些工業產品的毛利越來越低,該走哪邊很清楚了呀,不是嗎?可是為什麼我們還一直犧牲農業發展工 商業?頭壞掉嗎?我並不是反對工商業,我是反對犧牲農業發展工商業,有本事就靠自己的實力賺錢,不要犧牲妻子小孩來吃軟飯。

農企業擴張壓縮小農生存空間

在這個惡性循環 之下有三個劇本:小農他種植的成本不斷的增加,收入一直減少,他想要繼續務農,他就要負債,他那個錢通常還不起,地就要賣掉,最後選擇離農或自殺,因為過 去這樣的事情不斷的發生,所以我們社會普遍的印象就是務農沒前途,因為我們一直有這樣的錯誤印象,所以年輕人不敢來務農,所以這些農企業可以好整以暇的接 收這個市場,然後悶不坑聲的賺大錢,等到我們發現農業可以賺錢的時候,他門檻就已經蓋得好高進不去了,然後就起飛了。

而農企業藉由不斷的兼併擴張,他的勢 力龐大到可以干預政府,抬高門檻讓想要務農的進不來,然後把裡面的小農不斷的淘汰出去,讓他可以達到寡佔和壟斷的目標,寡佔和壟斷要做什麼?抬高價格嘛, 只有這件事情最重要不是嗎?所以美國政府為什麼要補貼他的農產品給我們吃?他欠台灣人嗎?他為什麼要賣這麼便宜的農產品給台灣?為了要消滅台灣的農業嘛, 只要台灣的農業跨了,以後我們就只能依賴他了呀,就只能唯命是從,

可是這樣補貼農產品出口,在wto裡面是違規的,所以一直被罵,他們是厚著臉皮一直在做 這件事情的,他總有一天要取消這樣的補貼,什麼時候取消?台灣的農業毀掉之後他就取消補貼,那一天進口食物的價格會大漲,所以農業不賺錢只是一個流血競爭 的過渡期,其實這樣的一個手段跟工業上的惡性競爭是一樣的呀,大廠想要打死小廠的話,就比看誰多可以撐得久,不斷的大量生產,把產品價格壓得很低很低,讓 你賺不到錢,撐不下去倒掉之後整個市場就是他的了,當這些競爭對手都被排除在外之後,價格就是我決定。

你可以一年不買面板,我電腦沒有螢幕,好我不買,我 也不會死,只是電腦不能用而已,可是你可以一個禮拜不買食物嗎?不行呀,人家開價多少你都得買,所以到時那些農企業會賺大錢,小農能不能撐到那一天?撐不 到。因為消費者對小農的處境麻木、對農企業擴張盲目,讓我們的選擇越來越少,越來越貴,而且越來越不安全,剛已經講過了,農企業的模式就是大量、長時間儲 存、還有長距離運輸,所以這樣子的食物不可能是安全的,怎麼辦?毀了嘛。

跟小農買東西,回家吃飯,就可以解決問題

不用擔心,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解決之道:回家吃飯!這整個問題就解 決了,會不會簡單到不可思議?剛講過這個結構的起點是哪裡還記得嗎?外食!當消費者越來越多選擇外食的時候,是不是就把農產品的採購權交在廠商的手上?那 廠商採購農產品最重要的考量是什麼?成本嘛!只要便宜,所以病死雞他要不要?會考慮厚!農企業他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可以做得很便宜,所以當你不斷的外食的時 候,你就是不斷的投票給這些農企業讓他的勢力不斷的壯大到可以把小農全部淘汰掉,然後就走向剛剛那條路。

可是當你自己開始煮飯,之後呢,是不是要自己去買 農產品,你買農產品的話價格雖然很重要,可是你會只考慮價格嗎?你會買病死雞嗎?不可能嘛。小農唯一的優勢就是品質,小農的品質可以做得很好,這是農企業 做不到的,所以當你開始煮飯,你開始把農產品的採購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的時候,你才會去跟小農買嘛,當小農活下去,農企業是不是就沒辦法壟斷?剛剛那問題 是不是就解決了,就這麼簡單,你今天消費了什麼就決定了我們的未來,所以在家煮飯是最重要的。

上班族也不一定要外食

可是很多人會說我上班怎麼可能自已煮飯?回家 就累死了怎麼可能帶便當?有一個答案,林黛玲寫的「好感辦公室」。以前台灣的勞工就是太笨了,所以再爛的工作條件都可以接受,並不是老板沒人性,他可能也 不知道怎麼做,就跟著大家一起壓榨勞工。事實上台灣現在有一些企業,他們已經開始在改變了,他不斷改善他們的辦公環境,讓他的員工可以在這個環境很舒服的 工作,其中有一些公司就開始開伙,每天由不同部門負責,老板還親自下廚,大家一起吃,企業的採購力量又比家庭更大,所以這裡就創出了一個很漂亮的模式解決 了這個問題。

所以並不是上班族就一定得外食,他裡面提到很多企業努力改善工作環境的一些例子,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看看,如果你對你的工作環境不滿意,也許 不是老板的問題,而是他不知道怎麼做,買一本送他,當他知道原來有人這麼做,也許他就會開始試著朝這個方向去前進,我們呆在辦公室的時間這麼久,讓自己過 得舒服一點不是很好嗎?唯有改善我們的辦公環境,我們才有可能變成已開發國家,不是嗎?

已開發國家的人都過得很舒服呀,因爲為了創造這麼高的生活水準,他 的產品的品質會越來越好,所以他們可以東西賣得那麼貴還是有人搶著買,他不用為了壓低那一塊錢、一毛錢在跟人家斤斤計較,他做出來的東西是有品質的,他的 工作環境是人性化而舒服的,他的人民是很有創意的,這樣才能真正賺到錢不是嗎?所以先進國家他們會有那麼長的時間在喝下午茶,這才叫已開發國家。我們是靠 血汗、是靠加班在賺錢,這是賺不到錢的。更多時間在工作並不會讓我們的產業升級,創意!靠腦袋才能走出開發中國家。

吃當地當季的農產品,只 要消費者買當地當季,生產者是不是就不用用那麼多農藥肥料,他就可以友善環境的耕作,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不是也很好?當地的話,就是我取得的這個食物是從這 附近來,由當地的生產者養活當地的消費者,當地的消費者支持當地的生活者,這樣子石油價格上漲會有影響嗎?就沒影響啦,所以這個問題也破解了,不是嗎?石 油價格上漲沒辦法影響到糧食,是不是就沒辦法再繼續往下影響到經濟,因為你就已經慢慢形成一個在地自給自足的一個經濟模式啊,所以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你來講 就沒那麼大的打擊,你就可以很輕鬆的度過那一天了,那也不會是世界末日了啦。

慢慢形成支持型農業

這樣子的一個體系會慢慢形成一個社區支持形農業,就剛講在地的 模式,因為在地,生產者離你近,所以你看得到,你不會只是從部落格聽他講的那些好聽的話,所以生產者跟消費者之間可以建立起直接的信賴關系,你看得到他, 你常常去跟他互動,甚至去援農,幫他,這樣子的關係建立起來,才有真正的信賴,信賴只能建立在人跟人之間,企業、品牌的忠誠跟信賴很容易會變,這個公司他 的領導者換人、經營團隊換了,他的作法就不一樣。

當消費者跟生產者建立起這樣的信賴關係,開始有交易出現之後呢,農民他就可以開始持續的耕作,消費者獲得 在地的飲食,在家煮飯,這樣子文化就會出現。英文的文化叫culture、農耕呢agriculture?這二個字很像,文化就是從農耕活動發展出來的, 所以當農民開始生產之後,在地的文化就會出現。

消費者這邊呢?當全家人一起在家吃飯之後呢,家庭的文化也會出現,家庭功能的勢微,就是因為沒有一起吃飯造 成的,大家一起吃飯,聊聊今天工作發生了什麼事情,上學發生了什麼事情,你跟家人的感情有了互動,家庭的功能才建立的起來,可是當越來越多的外食之後呢, 小孩的情感都建立在別人身上,跟父母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淡泊,人只喜歡跟喜歡的人一起吃飯,不會想要跟討厭的人吃飯吧?更不會想一邊開會一邊吃飯,所以當全 家人可以在一起用餐,甚至一起煮飯,那種感覺會越來越好。

自古以來我們都是這樣跟媽媽學,什麼東西能吃,什麼東西不能吃的,而我們現在是跟廣告學什麼東西 能吃、跟新聞學什麼東西不能吃,這很糟糕啊。重新建立起在家吃飯這樣子的一個模式之後,其實受益最大的會是我們自已。很多夫妻二個都在上班的會說這不可 能,沒有不可能,看你敢不敢要的問題。你為什麼要這麼努力的工作?應該是為了孩子吧?如果你只是要養活自己,你現在賺的錢應該已經夠了不是嗎?

很多人夫妻 二個一起上班是為了孩子,那孩子以後最需要的是什麼?腦袋嗎?我跟你打賭未來需要的不是腦袋,而是健康,在美國國小的學生,2~3個人就有1個有早期糖尿 病的症狀,這些小孩子他有未來嗎?所以你只要把小孩的健康照顧好,他就算再笨,他以後都會升官發財,因為他的同事都是病人啊,他交女朋友、討老婆是不是比 較好找得到對象,把他的健康照顧好,這是最好的投資嘛。

我們都知道食物對健康的影響這麼大,所以你在家煮飯是不是就可以掌握他的健康,這就是對他的未來最 好的投資呀,當你沒辦法掌握到他的健康,讓他一直在外面這樣亂吃,他的未來怎麼辦?他腦袋再聰明也沒有用,他要常常去醫院呀,看糖尿病、看高血壓、看有的 沒有的,甚至他生殖能力出問題,家族以後就絕子絕孫,這是我們要追求的未來嗎?所以在家煮飯是一個最值得的投資。可是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喜歡在家吃飯,努力 去創造一個愉快的用餐環境,所以小孩有一些壞習慣稍微忍耐一下,剛開始可能會有很多受不了的事情,別急著嘮叨,因為這總比他去外面吃好啊。

農耕、文化、觀光真正的價值

好! 當生產者開始農耕產生了文化,消費者開始飲食而產生了家庭文化之後呢,有了農耕就會開始有週邊的產業開始產生,農機具、農業資材等等,可是還會有其他更多 的產業。比方說像政府現在發展農業的三條策略,第一條:放給他爛,這條已經被罵得很慘,第二條:扶植農企業,可是剛提到這一條對消費者不見得有利,第三條 發展觀光業,就很多的硬體建設,然後這些休閒農場都在搞餐廳,農業只是一個裝飾性的陪襯,這樣子的觀光業是發展不起來的,因為大家都可以複製呀,

觀光的核 心是什麼?文化嘛,所以你有了農耕活動,就會有文化產生,才會有觀光的價值呀,當觀光價值浮現,有很多人要來這邊玩的時候,是不是就會創造一個龐大的經濟 體系,週邊會有更多的產業出現,這跟無農藥無肥料是一樣的道理,只要你無農藥,生物都到你的田裡來,是不是肥料就出現,當你這個地方開始耕作,有了文化, 開始發展觀光之後,錢是不是就來了?

所以發展經濟不是只有一條路而已,你要發展觀光要先讓當地的文化出現,這樣子的觀光是連外國人都會想要來看,是當地獨 一無二的模式,是沒辦法被複製的。農村可以填補城市的欠缺,農村的價值是很重要的,我們以前努力把農業的人口趕到都市、趕到工廠是不對的,農村的存在是非 常重要的,像之前我的水稻田是請牛來幫我犁平,我就把這訊息PO在臉書上,也沒有特別邀請,只是說明天牛要來幫我整地,隔天附近一個學校不知從哪裡得到了 消息,帶了二個班來校外教學,隔天喔!那些小朋友看到牛很興奮呀。

像我們田裡一些挖地瓜、插秧、收割、打穀…對我們來講這就是一個工作而已,可是對城市的 人來講這是很好玩的東西,所以農村的存在對消費者來說就變成一個現成的休閒體系,在地,離你這麼近就可以去玩的地方。我有一次帶學生去學農機具操作,二階 的課,就有學生就帶小朋友來,大人在操作中耕機,小朋友在旁邊用手推車跟著模仿,二個小孩玩一台手推車玩一個下午,這麼無聊的事他們居然可以玩一個下午, 所以這些小鬼,你把他放在家裡真的很難搞,可是你把他丟到這自然環境裡面,他自已就可以找到可以玩的東西。

有沒有人看過仙草開花?仙草的花 很漂亮,不輸薰衣草,是不是很多人到山上去看薰衣草開花,然後在那邊塞車,仙草他的花就很漂亮,這裡面能不能發展觀光?可以吧?那台灣仙草哪裡最有名? (關西)關西喔!所以關西來做這件事情是不是沒有人能跟他競爭,這個是別人沒辦法複製的模式嘛,沒有辦法複製才能當領導品牌呀!他的仙草要採收的時候留一 甲地不要採收,讓他開花,他所吸引來的人比這一甲地的產值更高吧?然後在週邊賣仙草的加工品,然後做仙草文化的導覽,解說關西跟仙草之間的一些故事,他應 該可以創造很大的觀光價值,而且交通又便利。

另外,當生產者不噴農藥之後,就會有更多的生態出現,而且消費者也更喜歡來,這樣就會有更高的觀光價值了,像 是桃米生態村,他們以前看到膩的青蛙,現在竟然成為他們發展觀光的代言人!所以農業裡面可以玩的東西非常的多,而且一樣可以創造很龐大的商機。

當 這經濟出現之後,農民是不是就會發現,原來務農可以賺錢,我這塊土地可以繼續留給我的小孩來種,他是不是就會想要保護這塊土地不被破壞,不只我這一塊土 地,還有我這附近也不能有污染,不可以來污染我的水和空氣,唯有在地的人想要保護他自已的土地,環保才有可能實現嘛,環保不能是都市人叫鄉下人你不能怎 樣、不能怎樣,唯有在地人意識到這塊土地是我們家族世世代代要用的,他是不是就會主動去守護這塊土地,而把週邊的污染通通趕走,

當這塊土地、整個區域都被 保護之後,獲利最大的是誰?不就是我們自己嗎?要得到健康不是只有乾淨的飲食,光是這樣子不會健康,還有家庭和諧的氣氛,然後你的休閒活動,在地就有這樣 子的一個接觸大自然的地方,然後整個區域都不被污染,當這些的污染都被想要關心土地的、在地的人趕走之後呢,空氣、水、土地和食物都乾淨了,這樣才有可能 得到真正的健康呀。

所以秀明自然農法強調的是讓土地變得越來越乾淨,創造人間的天堂,這個乍聽之下好像很難,我們這環境已經被污染得這麼慘怎麼可能變成天 堂?一步一步來嘛,就從自己開始,不要怪政府,政府就像是冰山的一角,他是浮出水面的這部份,你也許在政府前面,可是你要瞭解為什麼政府會在這麼後面,因 為還有一批人在更後面,所以你要做的不只是罵政府,而是改變這群人,當這群人都往前進之後,政府一定會跟進的呀,政府他不能跑太前面的。

所以如何發揮自己 的影響力,去讓大家看到、而願意跟隨,這樣子的話其實慢慢的我們整個區域就會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棒,像一個天堂。所以要創造一個天堂不是等來世,而是現 在,要創造一個天堂,要讓自已先變成一個天使,這樣子的話,收穫最大的是誰?就我們自己啊。所以試著從自己的家庭、辦公的場所、還有自己的週邊鄰居開始做 起,讓大家在這個環境裡過得很舒服,那一天我們就會變成已開發國家,這樣很棒不是嗎?

我的課並不是要把大家改造成農民,而是思考你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你適不適合務農、適不適合種田?如果不適合你還可以想想在農業裡面可以扮演什麼角色,也許是一個聰明有行動力的消費者、然後讓這個體系可以運作得更順暢,這跟務農是一樣重要的。

一階課程就到這邊結束,謝謝大家。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面對食品工業
    全站熱搜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