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社區營造 (4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悠遊Dobiyo~徜徉東岳原味之旅
緊鄰東澳灣的泰雅族東岳部落,早年因盛產珍貴藥草金線蓮而得名「Iyu」,不過近十多年來卻以「Dobiyo(飛魚)」聞名。原來每年4-6月是東岳部落的飛魚產季,從「搶魚」到剪鰭、清理、抹鹽、上鉤烘烤,歷時15個小時的製作過程,為了保存來自太平洋的風味,是東岳部落獨到的堅持!

來到山海交界的東岳部落,除了獨樹一幟的飛魚料理,更不能錯過泰雅傳統的山林生活智慧:俯拾即是的野菜、竹筒飯、獵人便當,享受原味的自給自足生活!想學習如何成為泰雅織女與獵人嗎?歡迎造訪擁有獨特海洋氣息的泰雅部落──飛魚的部落:多必優。

指導單位:農委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
主辦單位:南澳生態旅遊聯盟
協辦單位:東岳社區發展協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活動日期:105/6/25(六)-26(日)
活動報名截止日期:105/6/21(二)
活動報名費:原價3,500,搶先優惠價2,500
1.以上費用包含食宿、保險、伴手禮、體驗活動、導覽解說等費用

2.不包含往返東澳之交通車資、行程中未表明之各項開支、私人消費等

3.本活動部份費用由羅東林區管理處補助支應

集合時間:10:30~10:40
集合地點:東澳火車站集合
活動名額:20
活動流程:
第一天活動行程
10:30~10:40 相見歡
10:40~11:00 迎賓歡樂舞
11:00~12:00 部落巡禮
12:00~13:00 風味餐
13:00~14:00 獵人與織女
14:00~16:00 清涼一夏
16:00~18:00 住宿分配
18:00~20:00 野炊饗宴
20:00~ 阿V啦

第二天活動行程
06:00~07:00 號角響起
07:00~07:30 漫遊東澳灣
07:30~08:30 搶飛魚囉
08:30~12:00 原味大主廚
12:00~13:00 豐收原味餐
13:00~14:00 愛與分享
14:00~ 再會啦!

建議交通方式:
去程 ~
●南下
1.台北早上07:35葛瑪蘭客運直達羅東,接羅東09:46火車10:11到東澳站下車

●北上
1.花蓮早上09:27火車(車次4161區間車),至10:39東澳站下車集合

●自行開車者請在10:30前往東澳火車站報到集合

返程 ~
活動預計6月26日下午2點結束,由於本站區間車班次充足,建議不先預定回程車票,以保留時間彈性,享受在東澳的漫遊時光~

備註說明:
(一) 住宿房型為四人房,棉被1人1條,皆為雙人床,因房型數量有限,主辦單位將妥善安排,無法指定
(二) 報名後請等候通知以便進行繳費,流程如下:填表資料→電話通知→匯款資料→確認匯款→報名成功→寄行前說明(活動三日前)。
(三)此遊程活動是季節限定。

聯絡資訊:
南澳生態旅遊聯盟單一窗口胡小姐
03-9984313、0985-399257
Aynomi105@gmail.com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都市原住民:從溪州部落開啟新的空間想像─專訪吳金鏞】

資料來源:http://www.taipei-walkingtour.tw/#!record58/c1w3n

 
 

                                                          圖:溪州部落聚會所

                                                          圖:溪州部落居民自建房屋,每棟都不一樣

                                                          圖:僅存的斷垣殘壁與後方紀念碑

自己的房子自己蓋

 

新店溪畔的溪州部落,大概是少見的特例。由花東的阿美族人組成,大多是六七零年代在原鄉生活不易,而來到都市討生活。無力負擔高價房租,他們在都市的邊緣,運用工地材料,徒手建造自己的家園,形成少見的都會區原住民聚落。但違章建築缺乏一般的水電設施,相對簡陋。後來更因為溪州部落位在新店溪行水區,政府為了行水安全,在2007年下令拆遷,不願搬走的居民因此開始一連串的抗爭。

 

2008年下半,抗爭還在進行,當時就讀台大城鄉所博士班的大俠,因為一堂課「環境規劃與設計」開始進駐溪州部落,跟著日本籍的客座教授延藤安鴻,共同思考溪州部落的未來。經過多次協商,族人、建築專業者跟政府,總算在現有法規中摸索出一個解決方案,讓溪州部落可以安穩地待在熟悉的新店溪畔。

 

首先,是原住民生活專用區的設立,認可都市原住民的文化,讓他們在都市也能保留獨特的生活方式。接著是協調水利部門,讓架高的堤坊不只擋水,還填高成一片空地,讓居民能就近搬入。而且考量到溪州族人的財力,還說服政府補助建造社會住宅,讓族人入住。

特別的是,溪州部落的社會住宅,不只是政府統一建造,還納入居民共同參與設計,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像是原本對門而居的姊妹兩家,以及Badaosi一定要的公共空間等。

 

我問大俠,「那要是不符合未來居住者的需求呢?」

 

「那就改啊!房子是人住的,又不是不能動。」大俠不假思索的回答。

是啊,雖然房子是鋼筋混凝土,看似堅固不動,但人的生活習慣跟想法與時俱進,誰說不能更動呢?

                                                          圖:正在說明溪州部落建築與空間關係的吳金鏞老師

                                                          圖:開放的廚房,晚餐時間這裡可熱鬧的呢

                                                          圖:同樣位於新店溪畔,對面則是高聳的美河市建案

                                                          圖:一同處裡蘆葦心的溪州部落婦女

推薦溪州部落好活動:

食菜好工作室-每周六晚上在溪州的野菜教室https://www.facebook.com/abofoodiesign/?fref=ts

 

食養城市,人文農創-台大的跨領域課程,將溪州納入教學的田野範圍。

http://ntuhacreating.wix.com/hfcc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ream Community我在夢想社區。

大台北地區最有活力,創造力,文藝氣息,藝文活動的社區之一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9.jpg

30.jpg

27.jpg

28.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經創世紀提到,諾亞方舟最後的一站【亞美尼亞】--【亞拉拉特山】。

這是一個美麗高加索國度的山城,擁有世界上第一個基督教建立的國家,但卻飽受戰爭迫害。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的家從何處來....................

http://www.taipei-walkingtour.tw/#!river/c18gm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強救一顆樹,強救濕地生態教育園區。」
永和社大濕地生態教育園區,在這次蘇迪勒颱風侵襲下慘不忍睹,幾乎全軍覆沒。

颱風來襲挾帶著大量的泥沙,淹沒了新店溪沿岸地區的高灘地上的所有植物。

永和社大所託管經營的濕地生態教育園區,是一處當地民眾在都市重要的生態教育樂園之一。

提供都市農耕體驗,更重要的是提供生態教育。濕地是都市之腎,濾水,保水,供水之多樣功能。

濕地生態有著生物多樣性,水生植物,草本植物,灌木叢與喬木植物。多樣豐富性的生態提供動物,昆蟲與鳥類的蜜源食物與棲地。

設置在新店溪行水區域內,高灘地的濕地生態教育園區,必須面對著每年颱風來襲淹沒的風險與結果。

高潭地的植物,在這次颱風來襲下連根拔起,讓人見視到大自然的力量與破壞力。

盡一份公民的義務到園區幫忙強救一顆樹,也強救自己心中快傾倒的那顆樹。

走回褔和橋下看見鴿子與小麻雀,在人們拋棄的廚餘垃圾堆裡尋找溫飽的食物。

我慢慢靠近他們,小鳥們回頭看了我一眼後又繼續在人群喧嚷中啄食,爭吵。

我在都市中繼續遊走,看自己,看人生......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福和橋下的傳統市場,是在地居民的生活領域之一。河濱休閒步道,運動場,老人育樂中心,二手市集....等。

琳瑯滿目的市集裡,充滿喧嚷的叫賣聲,好不熱鬧....。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台北地區的住民,我們喝的水之一從這裡來。

 

<採訪長知識,寫不進新聞裡的只好寫在這裡>

台北市的自來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很多人都以為是翡翠水庫來的,然後這次颱風就有人在罵,為什麼翡翠水庫的水這麼髒。但其實翡翠水庫的「主要」功能是蓄水跟防洪,並不是供水,跟石門水庫不一樣。

台北市用的自來水,75%是北市自來水處從南勢溪取來的,只有在比較乾旱的時期(通常是農曆年過後到梅雨季來臨之前),北水處才會跟翡翠水庫「買」水,沒錯,是要用「買」的~每年跟翡翠水庫買來的水,大約佔北市全年水量的25%,金額是一億元左右(每噸0.52元,所以每年大概是買個兩億噸)。這就是為什麼台北市幾乎不會缺水,因為有兩個供水來源。

這次颱風,台北市自來水的原水依然是南勢溪,並不是翡翠水庫。而現在南勢溪的濁度還是高達2500度(正常的時候是10-50度,這次颱風時期最高是39300度,而北水處的極限是6000度),雖然2500度已經是北水處能夠處理的範圍內了,但對淨水池的負荷還是很大。

這次原水濁度降超慢,花了30小時,才從3萬多降到3千,以前颱風濁度1萬的時候,3小時就可以降到3千。如果原水濁度一直無法有效下降的話,北水處最後的大絕招就是~請翡翠水庫放水出來,稀釋南勢溪跟北勢溪匯流處的原水(也可以叫做洩洪,其實這次颱風,翡翠幾乎沒有洩洪,只有放一點點水出來)。

既然如此,那前兩天北水處為什麼不趕快請翡翠放水出來?要讓台北市民用黃濁的自來水呢?

洩不洩洪其實是很兩難的問題,有看到新聞報導說,新店廣興一帶淹水淹得很嚴重嗎?朱立倫還很生氣的說要究責。如果翡翠水庫真的在前兩天大洩洪了,那新店廣興那邊可能不只是淹水,而是要整個淹沒了!黃濁自來水,淹沒整個村,這兩個二選一,當然是以保障居民生命安全為優先。

很多人質疑,淨水場的淨水能力不夠,或許提高淨水場的淨水能力,是一個辦法,但只是治標不治本啊,重點還是要做好水源處的水土保持,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補充:
有人可能會想問,為什麼不能寫進新聞裡?還有人質疑,是不是新聞都故意寫一些不重要的東西愚弄觀眾?(囧...真的沒那麼多陰謀啦...真要愚弄的話,什麼都不要報就好了啊~)

沒辦法寫進去,主要是因為電視新聞有長度限制,一般的新聞(非專題)最好不要超過1分20秒(我個人習慣1分10秒以內),我這則做的新聞已經到1分30秒了(真的是很極限的長度啊~我過音時一直在掙扎要不要縮短一點),雖然新聞裡能講的都有講,但畢竟無法像文章一樣這麼鉅細靡遺啊~

也有人猜測,我的文章是不是在"打臉"誰,但我必須說~真的想太多了。

台北市自來水不是從翡翠水庫來的,這件事我大概是三年前因為做專題採訪北水處,跟他們閒聊才知道的(畢竟地理課本裡都寫,台北市的主要水庫是翡翠水庫,很自然地會以為~那自來水就都是從翡翠水庫裡來的)。

一直到這次颱風,我才發現,原來很多人也都跟三年前的我一樣,以為水是從翡翠水庫裡來的。我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台北市自來水是從哪裡來的,如果我沒有採訪北水處這麼多次,跟他們聊這麼多,我也不會知道這些事。(對了~北水處的專業人員都超有耐心,每次都不厭其煩的回答我一堆跟採訪無關的問題~真是謝謝他們!)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5912835980503&set=a.10152831719070503.1073741825.597125502&type=3&theater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部落的活化與再生,需要新血的加入和外部力量的刺激,東源部落(麻里巴)加油。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3042443456346&set=a.10152810019131346.1073741906.689871345&type=3&theater

在屏東縣一個窮鄉僻壤叫做中心崙部落
有一間用著荒廢破舊小學的老教室
只靠著教會與恆基微薄的補助
以課輔班的陪伴孩子們讀書
照顧著部落裡30幾位弱勢家庭的小朋友
每天用約300元左右煮簡單的鹹稀飯或湯麵給小朋友吃

我問:都沒有愛心人士來幫忙嗎?

志工媽媽說:沒外人來過我們這裡關心啊!

我:喔喔…嗯…

聊著聊著走到了用鐵皮蓋的簡易廚房
一走進去…天啊也太老舊簡陋了吧;志工媽媽說最近會重新找地方整理出好一點的廚房煮飯給小朋友吃,經費也都是靠部落裡大家辛苦賺錢後上教會時奉獻的微薄慈惠金一點一滴的累積,只是距離理想目標還有一大段需要努力。

唉…看了聽了…我想,是否我們能結合愛心天使們的量力而為,為這群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與吃飽穿暖的空間和愛的陪伴。

如果您看見了,是否願意幫個忙?
如果您聽見了,是否願意分享愛?

如果您能,請與我連絡,感恩__()__

—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10000484-260107

推廣自然農法種植的新楊平社區大學,今年則改以試種稻米為目標,100多名學員從採集深褐色的腐質土,再加入糖蜜、米糠繁殖成微生物菌水,完全屏除傳統灑農藥及化學肥料的耕種方式,由於稻米粒粒飽滿,口感香Q又充滿稻香,社大校長唐春榮表示,未來將動員學員力量推廣。

響應自然農法種植稻米的桃花源綠市集經理吳竹森,9日一早就帶著5、6名社大學員,前往自家試種的2分地彎腰割稻,體驗割稻的樂趣,看到蚯蚓在土壤間穿梭,吳竹森很自豪的說,這就是健康的土壤。

 

吳竹森表示,自然農法的關鍵就是在培養微生物菌水,學員只要依照社大老師傳授的微生物菌培養法,依200公克腐質土、1公斤糖蜜及200公克米糠比例,加約20公升水,經過7天發酵,就可繁殖成微生物菌水,爾後只要視農作物稀釋20至200倍,就能達到除菌或殺菌的防治,也能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屬物質。

唐春榮表示,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甚至在食材原料上可能就出現問題,因為「食在不安心」,才與泰國米之神基金會自然農法在台推廣中心合作推出有機農民市集課程,目前新屋及平鎮各有約0.4公頃的實驗田,有興趣的民眾都可以跟社大連繫,另外,農友每周也會在平鎮社教中心舉辦的「桃花源綠市集」,販售健康蔬菜及稻米。

(中國時報)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bowtoland.FM/photos/a.234361846611965.52250.231001493614667/740042279377250/?type=3&theater

彎腰農夫市集 Bow to Land

2014 彎腰生活節// 土地音樂會 
10/18(六)18:30-21:00│政大公企中心中庭

秋天的傍晚,吃飽來聽戶外演唱會!
一年一度的土地音樂會,彎腰邀請了關心農業、環境與社會正義的演出者,透過詩歌、音樂、影像,唱出他們對這片土地全心全意的愛~

吳晟老師、吳志寧父子檔│來自濁水溪的詩歌
蕭賀碩│2014 金曲獎最佳作曲人,快樂的獨立音樂製作者
游阿嬤樂團│宜蘭小農花田厝,與好朋友黃萱儀的輕快演出
水賊林mix 桃源香梅│當高山布農美聲,遇見豪邁的平原水賊
美濃,「麻繁」了│美濃睽違四十年的芝麻復耕,影像紀事

更多音樂會的介紹
http://bowtoland.blogspot.tw/2014/10/2014-10181830-2100.html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值得尊敬的黑暗部落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770260336889&set=a.2882680827956.2123898.1288167819&type=3&theater

值得尊敬的黑暗部落

 

司馬庫斯頭目倚岕,前些時悄然辭世了。喪事之日,山下許多漢人都紛紛上山悼念。

前幾年,他的部落司馬庫斯,在其帶領下,因實踐近似社會主義的共產生活,加上美好的自然資源,像傳奇故事般,每年吸引五萬多名遊客前往。

二十年前,我走訪時,司馬庫斯因為缺乏道路連結,孤立於高山,僅剩十三戶人家,被譽為黑暗部落。但那時族人循著倚岕的夢境,發現巨木群。有此觀光資源,一條聯外便道隨即在政府協助下迅速出現。此後部落的物產可以輕鬆運出,外界的物質亦能快速進來,生活環境大幅改善。

我去那年,部落只有一間不到五坪、木板拼裝的禮拜所,如今變成氣勢恢宏的教堂,可容納上百人。此外,部落也獨立興建學校,幾棟像誠品書店般的木造巨屋,都盡量利用在地材料完成,讓部落的孩子在小學階段安適讀書,不用像過去艱辛地到外頭寄宿。

在共生共利的理想下,不論階級,凡工作者皆有月薪一萬四。此薪資看似微薄,但在教育和醫療都由部落支付照顧下,族人在偏遠的高山,大抵能過著簡單而樂業的生活。遠望時,整個部落依台階分散在綠野林間。每棟家屋仿若別墅,各有天地。台灣若有普羅旺斯情境者,當以此最為接近。

而憶及過往,他們的感觸,也大出平地人的想像。連外道路遲來,造成部落開發晚,反而讓他們免於過早接觸文明,破壞了昔時的淳樸生活,更失去自己的文化和語言。

他們看到了其它山下部落的文化失落,如今更能小心翼翼地經營生態旅遊。譬如,遊客必訪的巨木群山徑,他們審慎地整修,保持原始獵路的平坦,只興蓋木棧竹橋,絕不增加任何水泥石磚之類文明的物資。部落也保持原樣,絕不讓政府或財團飯店進駐,帶來觀光飯店的內涵。在頭目倚岕等長老的領導下,他們的導覽解說也以泰雅族的狩獵和織布文化為核心,自信地敘述部落和周遭環境的關係。

針對大量遊客到來,部落蓋了間可容納百人的餐廳,還有一間木屋咖啡廳提供簡餐。只是部落的耕作環境有限,真要以在地食材製作風味餐,委實困難。他們始終面臨一個兩難的掙扎,遊客帶來觀光財富,卻也帶來環境髒亂。

一個如今不過三十戶,一百多人的部落,扣除孩童和老人,能夠工作的壯丁不過三十來人。光是照顧外來遊客,常讓他們筋疲力竭。他們想讓遊客感覺如回家的舒適,更努力煮食美好的餐飲,加入在地風味,諸如馬告、段木香菇和小米麻糬等,但總不盡如人意。時而總會有遊客會以平地的角度,看待山上的種種。

問題繼續存在,艱難之事不斷遭遇,但部落還是想朝高品質的生態旅遊發展。

沿著通往巨木群的步道,楓香等非經濟樹種繼續廣泛栽種,加強水土保育。小米堅持年年大面積栽種,繼續保持種源多樣。狩獵文化和語言習俗,繼續在每個階段的孩子身上灌輸。看到這些風土傳統的努力維護,我知道這是一個值得尊敬的部落,而不是從一個偏遠貧窮之地,搖身成為熱門觀光景點而已。

司馬庫斯最迷人的地方,也不在合作共生的持續,或者創造了一個理想的社會環境。所有的美好都有其虛妄和缺失,重要的還在於,他們不斷地反省和改變,尋找更適合友善土地,留給後世子孫永續利用。

一位頭目的大去,會讓人懷念,想必也是因為此一行徑和遠見。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區大學的悲歌--轉貼

【轉載/台灣立報2012-09-23】

 

文/陳君山(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所助理教授)

 

9月中旬,前萬華社區大學校長李端端遭檢舉挪用公款乙案,台北地檢署確定不予起訴。然而,萬華社大已於3月上旬由教育局接管,現已重新完成招標,經營團隊由原「九九文教金會」更換為「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此一「司法正義」不僅遲來,更是廉價。

 

對當事人前萬華社大校長李端端而言,個人清譽受損,社區大學校長名銜不再,更累及行政團隊的士氣潰散及同仁喪失工作權,亦讓萬華社大十餘年來社區營造及深耕的成果毀於一旦。不知高調接管萬華社大的台北市教育局官員們此刻心中是何感想?可曾有一絲愧疚?這或許只是當前台灣社會民眾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習以為常的不公義事件或悲劇,但從多年參與縣市政府社區大學評鑑的筆者眼中,此一事件反映了社區大學的發展困境,尤其是在教育事業「公辦民營」的大纛下,公益非營利組織參與推動終身學習的悲哀。

 

1998年,第一所社區大學在台北市成立時,在核心使命「解放知識,催生公民社會」的引領下,觸發了欲將教育改革連結社會改革的社區大學運動,隨後如雨後春筍般地蓬勃發展。之後,《終身學習法》的頒布施行,社區大學便由體制外的社會運動團體,被納為體制內的社區民眾學習之教育機構。教育部看待社區大學的觀點亦由早期的「不予承認及取締」轉為當前提供獎勵補助以協助其發展。現今國內社區大學已有80餘所,學員更達20餘萬人。

 

各縣市社區大學承辦團體幾乎皆為民間公益性非營利組織,在社大發展的歷程中,社區大學兼具「帶動社會進步的社會運動團體性格」、「推動學習社會的終身學習機構性格」、及「實踐公共利益的非營利組織性格」,正因深具「理想性」與「改革性」,許多社區大學的行政夥伴們長年犧牲假日,投身社區服務活動與參與公共議題的行列,在辦學資源不足的狀況下,更有社區大學主任或校長將自身住所賣掉或抵押給銀行,籌措校務行政的週轉金。就在充滿「理想性」與「改革性」的投入與奉獻中,台灣社區大學的發展樣貌不同於國外的成人教育機構或終身學習機構,成為國內外學者眼中「台灣教育的跨世紀奇葩」。

 

然而,全國社區大學共同努力的成果背後,隱藏著無數阻礙與波折,尤以來自公部門的行政制肘與統治心態為甚。社區大學作為教育事業第一個採行「公辦民營」辦學,引入結合民間資源時,卻不見公部門有「資源共享」觀念。「公辦民營」的社大辦學模式,雖由縣市政府協助取得社大辦學場地,特別是「活化閒置空間」的共利考量下,社大往往被安置於國中小之內。遺憾地是,並非多數國中小校長及教師皆具有與社大「共利共生」以推動終身學習的觀念,反倒對社區大學的進駐,抱持否定與排斥態度,造成多數社區大學常有「寄人籬下、不如歸去」之慨歎。

 

公部門行政官員的統治心態更是打擊社區大學辦學的士氣及行政負擔的來源。無論是教育部社教司或縣市政府社教科,仍有相當多承辦官員欠缺對社區大學一貫強調的「共同治理」及「夥伴關係」的認識,除了將委託承辦社區大學的公益性非營利組織等同於營利廠商,漠視社區大學夥伴的辛苦付出與奉獻之外,更將社區大學與公部門二者間應有的「夥伴關係」扭曲為「上下從屬關係」,將彼此間應有的「共同治理與信任」扭曲為「行政宰制與防賊」。正是在此種統治心態的影響下,台北市政府就在教育局行政官員深恐擔負「社大監督不週」之責,縱使司法程序未臻完備,仍蠻橫透過行政手段,逼迫萬華社大原經營團隊退場,接管社大,導致前萬華社大校長李端端蒙受不正義的對待。

 

此外,筆者長年觀察,社區大學目前面臨的最大困境,其實是教育部欠缺對社區大學的想像。過去十餘年來,教育部原先賦予推動我國終身學習任務的社會教育館及其所屬社會教育站,在多數社會教育館改隸屬文化部,更名為生活美學館後,已讓原初規劃建置之終身學習體系全數瓦解。

 

反倒是社區大學這股由下而上、自發性的終身學習力量的出現,承繼了已瓦解的公辦社會教育館所擬推動的終身學習,在民間公益力量的匯聚下,開創了令人驚艷的樣態,替台灣社會終身學習的發展帶入一股新動能。

 

遺憾地是,教育部迄今不僅仍未能提出對社區大學的想像與未來發展的規劃,在教育部社教司的網頁上,看不到社區大學的相關訊息及連結,遑論社區大學現況的說明與未來的推動規劃。更有甚者,筆者與多位學者多年來和社區大學夥伴們透過多場焦點座談、共學工作坊等機制所規劃設計之社區大學相關政策及制度,在新任社教司司長及科長的主觀認知及欠缺社區大學參與情況下,即擬予全盤推翻與否定,著實令人感慨。

 

清末名臣曾國藩論及清朝積弱不振時,曾提及二大原因:「中央官吏退縮、瑣屑;地方官吏敷衍、顢頇」。此段文字,正可作為教育部社教司與若干地方政府辦理社區大學業務之最佳寫照。前萬華社大李端端校長所遭受的不正義對待,只不過是社區大學悲歌的一個縮影罷了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區大學的悲歌--轉貼

【轉載/台灣立報2012-09-23】

 

文/陳君山(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所助理教授)

 

9月中旬,前萬華社區大學校長李端端遭檢舉挪用公款乙案,台北地檢署確定不予起訴。然而,萬華社大已於3月上旬由教育局接管,現已重新完成招標,經營團隊由原「九九文教金會」更換為「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此一「司法正義」不僅遲來,更是廉價。

 

對當事人前萬華社大校長李端端而言,個人清譽受損,社區大學校長名銜不再,更累及行政團隊的士氣潰散及同仁喪失工作權,亦讓萬華社大十餘年來社區營造及深耕的成果毀於一旦。不知高調接管萬華社大的台北市教育局官員們此刻心中是何感想?可曾有一絲愧疚?這或許只是當前台灣社會民眾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習以為常的不公義事件或悲劇,但從多年參與縣市政府社區大學評鑑的筆者眼中,此一事件反映了社區大學的發展困境,尤其是在教育事業「公辦民營」的大纛下,公益非營利組織參與推動終身學習的悲哀。

 

1998年,第一所社區大學在台北市成立時,在核心使命「解放知識,催生公民社會」的引領下,觸發了欲將教育改革連結社會改革的社區大學運動,隨後如雨後春筍般地蓬勃發展。之後,《終身學習法》的頒布施行,社區大學便由體制外的社會運動團體,被納為體制內的社區民眾學習之教育機構。教育部看待社區大學的觀點亦由早期的「不予承認及取締」轉為當前提供獎勵補助以協助其發展。現今國內社區大學已有80餘所,學員更達20餘萬人。

 

各縣市社區大學承辦團體幾乎皆為民間公益性非營利組織,在社大發展的歷程中,社區大學兼具「帶動社會進步的社會運動團體性格」、「推動學習社會的終身學習機構性格」、及「實踐公共利益的非營利組織性格」,正因深具「理想性」與「改革性」,許多社區大學的行政夥伴們長年犧牲假日,投身社區服務活動與參與公共議題的行列,在辦學資源不足的狀況下,更有社區大學主任或校長將自身住所賣掉或抵押給銀行,籌措校務行政的週轉金。就在充滿「理想性」與「改革性」的投入與奉獻中,台灣社區大學的發展樣貌不同於國外的成人教育機構或終身學習機構,成為國內外學者眼中「台灣教育的跨世紀奇葩」。

 

然而,全國社區大學共同努力的成果背後,隱藏著無數阻礙與波折,尤以來自公部門的行政制肘與統治心態為甚。社區大學作為教育事業第一個採行「公辦民營」辦學,引入結合民間資源時,卻不見公部門有「資源共享」觀念。「公辦民營」的社大辦學模式,雖由縣市政府協助取得社大辦學場地,特別是「活化閒置空間」的共利考量下,社大往往被安置於國中小之內。遺憾地是,並非多數國中小校長及教師皆具有與社大「共利共生」以推動終身學習的觀念,反倒對社區大學的進駐,抱持否定與排斥態度,造成多數社區大學常有「寄人籬下、不如歸去」之慨歎。

 

公部門行政官員的統治心態更是打擊社區大學辦學的士氣及行政負擔的來源。無論是教育部社教司或縣市政府社教科,仍有相當多承辦官員欠缺對社區大學一貫強調的「共同治理」及「夥伴關係」的認識,除了將委託承辦社區大學的公益性非營利組織等同於營利廠商,漠視社區大學夥伴的辛苦付出與奉獻之外,更將社區大學與公部門二者間應有的「夥伴關係」扭曲為「上下從屬關係」,將彼此間應有的「共同治理與信任」扭曲為「行政宰制與防賊」。正是在此種統治心態的影響下,台北市政府就在教育局行政官員深恐擔負「社大監督不週」之責,縱使司法程序未臻完備,仍蠻橫透過行政手段,逼迫萬華社大原經營團隊退場,接管社大,導致前萬華社大校長李端端蒙受不正義的對待。

 

此外,筆者長年觀察,社區大學目前面臨的最大困境,其實是教育部欠缺對社區大學的想像。過去十餘年來,教育部原先賦予推動我國終身學習任務的社會教育館及其所屬社會教育站,在多數社會教育館改隸屬文化部,更名為生活美學館後,已讓原初規劃建置之終身學習體系全數瓦解。

 

反倒是社區大學這股由下而上、自發性的終身學習力量的出現,承繼了已瓦解的公辦社會教育館所擬推動的終身學習,在民間公益力量的匯聚下,開創了令人驚艷的樣態,替台灣社會終身學習的發展帶入一股新動能。

 

遺憾地是,教育部迄今不僅仍未能提出對社區大學的想像與未來發展的規劃,在教育部社教司的網頁上,看不到社區大學的相關訊息及連結,遑論社區大學現況的說明與未來的推動規劃。更有甚者,筆者與多位學者多年來和社區大學夥伴們透過多場焦點座談、共學工作坊等機制所規劃設計之社區大學相關政策及制度,在新任社教司司長及科長的主觀認知及欠缺社區大學參與情況下,即擬予全盤推翻與否定,著實令人感慨。

 

清末名臣曾國藩論及清朝積弱不振時,曾提及二大原因:「中央官吏退縮、瑣屑;地方官吏敷衍、顢頇」。此段文字,正可作為教育部社教司與若干地方政府辦理社區大學業務之最佳寫照。前萬華社大李端端校長所遭受的不正義對待,只不過是社區大學悲歌的一個縮影罷了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招生 永和社區大學

http://www.community-univ.org.tw/?q=node%2F2001

3/5(一)開學囉,3/17截止報名,請點我看課程表 26學期春季班課程表(2011.3月)

 
Submitted by annaytc on 週六, 2012-03-31 01:20. 

【註冊選課】舊生選課12/27(二)~1/19(四)免200元報名費;新生選課日1/3(二)下午3:00開始,觀看詳細選課資訊請點我

永和社區大學第26學期課程表(2012.3.5-7.7)
灰底表半價或免費之優惠課程 周二至五20:10-20:40為全校文化夜市休息時間
課程名稱前方標示*表示為非正規教育認證課程
※課程時間異動:原週三204台灣社會與批判社會理論課程改為週五晚上課程
原週五613電腦維修DIY課程改為週六晚上課程

額滿課程,請於上班時間來電報名候補,若有學員退課將依候補順序通知選課。
請點選下方課程名稱,即可看到十八週課程內容與大綱

 

週一
19:00~21:50

週二
19:00~21:50

週三
19:00~21:50

週四
19:00~21:50

週五
19:00~21:50

週六
9:00-11:50

801校務義工社/永和社大工作團隊&123師資

101都市之美 /孫啟榕

*105西洋現代藝術欣賞與創作/朱孟庠   停開 

*1*107認識民族:從電影看民族/陳清純   

437拉明哥舞蹈《堅毅的Farruca》/陳筱晴

802生態保育社
 /周順軍

*102歌劇賞析 /連憲良

*106後殖民電影閱讀/陳正菁 停開

108全球觀點遊地中
/
周亞麗

    *210永續生活經濟學1/林學淵半價課程                          

310來做城市農夫-都市農耕/江慧儀等

803家庭暴力防治社 /李玉華、蘇慧萍        

103樂活劇場DIY/何一梵、陳家祥、林鈺玲

*201社區種籽師資培訓/張素真等
免費課程

*205一起造家園,參與式社區規劃 /連振佑
免費課程

211做自己最好的老師:實踐的智慧 /林忠蔚、陳晉茂

 

804社會關懷社
  /簡明山                  

*104台灣人物思想起/嚴婉玲、周馥儀半價課程

202認識不一樣的政治/房思宏 半價課程

206台灣文化導論:多族群的視角/藍士博、王俐茹    半價課程

204台灣社會與社會理論/謝昇佑、劉敬文、奉君山     半價課程

 

805原住民文化社
 /童信智                 

*301食物與營養保健(進階)/謝明哲、宋威徹、汪曉琪

203心理學:人際關係成長團體/周志盈                  

207歷史中的社會─光榮不列顛篇/郭思餘   半價課程

*308健康生活與保健

   /陳聖明

 

806地方文史社/陳東華、周肇萱 鄭邦家

       401戀戀琴聲-二胡音樂之美/廖珮妤

302心理放映室/林忠蔚

*208法律與生活/邱永豪 (勞工大學免費課程) 額滿

*309社區生態師資班

/林毓琼等 半價課程 

週六

14:00-16:50

807姊妹成長俱樂部 /蔡仙笛、潘梅芳等   

402中國書法藝術
/曾璽   額滿

303「大自然中的精靈-鳥類生態與環境」/台北鳥會講師群  

*306 保健營養學/簡怡雯、廖翔、宋威徹

*428水彩天地/林德平

    200公共論壇
       免費講座    

808水噹噹大地關懷社 /陳超仁等顧問群

*403台語讀冊、書寫與文學欣賞/楊青矗

304電腦的故事──從符號到iPhone/陳晉茂停開

     *307園藝與生活/鄭誠漢額滿

429生活陶藝/嚴鼎新 

 

809兒童文化研究社 /林真美 

404客家文化大觀園   /徐瑞生 免費課程

412中醫養生藥膳班(進階)/程世騏 額滿

    419圖片攝影(初)/邢定威   

430台灣歌謠及演唱/徐春花、吳庭和           

 

810社區資訊社
/孫窮理 

405 OK學陶笛 /李政忠

413素描及其延伸
/洪秀嫣

    420彩墨生香-輕鬆畫花鳥/呂玉亭  

432勇者瑜伽.身障瑜伽/連欽發 免費課程

週六
19:00~21:50

811步道行動教室
 /徐銘謙、周聖心

406養生武學(四)陳氏太極拳老架/宗樵

414來玩打擊樂 
/莊步超
停開

421藝術‧生活‧體現─油畫立體篇/林滿紅

431快樂的國樂合奏(進)/施慶海   

438簡易太極拳-太極導引養生/吳肅琦

812貓狗人共和國 /黃泰山  

407 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身心調和瑜伽/林桂秋
額滿

415古典吉他 /林平岡

422快樂的吉他彈與唱/張允翰

433繪本同樂會(1)--圖畫旅行‧一圖一故事   /姜春年    

508居家剪髮DIY /岩桂端   

以上社團均為免費課程

408 I Love Tap --- 踢踏舞進階班/張念祖

416佛拉明哥舞蹈-卡門狂歡 (古典舞)
/
張曉芸

    423複管陶笛輕鬆學 /李政忠                    

434拼布藝術
/彭翠鳳    

613電腦維修DIY
/張書豪

 

409 健康主義蔬食調理
/
張翡珊  額滿

417爵士舞蹈組合 
/
蔡君蕙

    424國樂入門輕鬆學
/
施慶海
 停開

435動手作東南亞美食/武氏竹、曾女香、陳瑪莉

 

 

410庶民音樂創作與欣賞課程/蕭澤倫

418活用攝影機記錄你我他(進階)/朱增有

    425身心舒活瑜伽-從動靜中提升自己的健康/楊台基  

506輕鬆家事管理法則/楊賢英

自組性社團
(限修過該課學員) 

 

411大家來畫蠟筆畫
/
王立心
    

502木工DIY(初).素人變達人/鄭邦家  額滿

      426開發身體原舞力
/
林絲緞

507居家節能水電DIY/陳幸墩

001攝影社
 (0學分,免學費)  

 

501木工DIY.(進)理想傢俱/鄭邦家

503居家水電維修DIY/曾光山

  427It's my style 自由自在玩踢踏 (初階)
/
張念祖

612數位攝影入門
/莊正原 額滿

002人文讀書會
 (0學分,免學費)

 

601活用手語班/林麗君 半價課程

605實用寶石學/湯惠民  停開      

  439陽明山的人文聚落與古道/呂理昌

614 3DS MAX動畫進階 /楊貴傑

003踢踏舞社
 (0學分,免學費) 

 

602實用生活網路資訊與應用(二)/彭成慶

606 實用攝影初階
/徐慎隆額滿

504室廬意匠—木工藝術/李萬財

615多媒體應用(進階)/張振芳

004佛學經典研習社
 (0學分,免學費)

 

603 電腦與生活(三):Excel入門/廖文正

607 電腦與生活(初階)/張育正 額滿

5    505舊衣改造DIY
/
林慧美

616實用攝影(進階)
/徐慎隆  額滿   

005寫真社
 (0學分,免學費)

 

604 網頁設計之部落格應用(CSS與Photoshop)/徐婉育

608 AutoCAD專業工程製圖-2D初階/黃雅屏

    609 電腦與生活(進階)/張振芳       

931法語初階4/符雯珊                                  

006樂活劇場社
 (0學分,免學費)

 

901美語一/劉恩慰 額滿

*911日語一/郭欣怡
額滿

610 Adobe 學習系列─影片後製特效製作(After effect)/楊貴傑    

 

 

 

*913日語三 /郭欣怡  

*916 生活日本語/松井知子

611 Photoshop照片合成與風景編修/殷仁政

 

週日
13:00~17:00

 

*915日語五/盧碧蓮  

931法語初階1/符雯珊 

902美語三/王默君

 

213東南亞語快譯通—司法通譯人才培訓(北區)免費課程

 

*921西班牙語初級 (3 & 4)/馮志宇

 

903全方位英語
/
劉慧綺

 

214新移民姊妹劇團培訓課程
215多元文化兒童種籽培訓課程

 

 

 

912日語二/松井知子

 

 

 

 

 

*914日語四/盧碧蓮 

 

 

 

 

 

*922西班牙語中級(1)
/馮志宇

 

週日
13:00~21:00

 

 

上午9:00-12:00
305生態園區解說員培訓課程/張瀚元等免費課程

 

下午2:00-4:50
436探索身心空間—太極導引/李為仁

*212 123社區師資精進班/蔡培慧等 免費課程

 

 

社團法人新北市知識重建促進會
永和社區大學(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71號,福和國中內)
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下午2點至晚上10點;週六晚上6點至10點
電話:2923-6464 傳真:2923-9769
Email:communit@mail2000.com.tw
網址:http://www.community-univ.org.tw/
訂閱永和社區大學電子報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龍鑾潭的生命脈絡-水田、水圳和埤潭生態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9%82%B1%E9%83%81%E6%96%87/%E9%BE%8D%E9%91%BE%E6%BD%AD%E7%9A%84%E7%94%9F%E5%91%BD%E8%84%88%E7%B5%A1-%E6%B0%B4%E7%94%B0%E6%B0%B4%E5%9C%B3%E5%92%8C%E5%9F%A4%E6%BD%AD%E7%94%9F%E6%85%8B/10150431997316039

 

龍鑾潭的生命脈絡-水田、水圳和埤潭生態

龍鑾潭的美在於她連接了水圳、水田和聚落,水路交錯的濕地環境引導著水,緩緩流過每塊土地,水的形體幻化成圳水、田水和潭水的形式,滋潤了土地、在土地的形塑也呈現千變萬化地水體,活絡了這片土地上多采多姿的生命。

龍鑾潭由北往南眺望龍鑾潭由北往南眺望

龍鑾潭-埤塘的生態功能 

 

龍鑾潭廣大的潭面,平靜的潭面,累積了鄰近地區注入水中的營養鹽,營養鹽在水裡蓄積而滋養浮游藻類,浮游藻類佔據水體立體空間,透過廣闊的湖面盡情吸收太陽的光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並放出氧氣,同時藻類也提供了底棲濾食性的生物如田蚌和石蚌的食物,但這些藻類並不是多就好,當流入營養鹽太多時,藻類會過度孳生,而藻類在夜間沒有陽光照射時無法行光合作用,但是卻仍然需要氧氣呼吸,所以過多的藻類反而會耗盡水中的氧氣,對其他水生生物反而不好,所以水優養化或汙染時生物的群聚結構會改變,我們就可以這些藻類所出現的種類和數量的狀態判斷水質的好與壞,所以水裡的藻類常被用來監測水質的指標生物。

 

潭邊許多區段的濱水帶的巴拉草被潭水半淹沒,形成草澤區,巴拉草的莖葉形成錯綜複雜的迷宮,在這個水草迷宮裡,棲息著許多水生昆蟲,包括水黽、蜉蝣、水蠆、蜻蜒、豆娘等,物種多樣性相當高,他們分別扮演食物鏈中不同的角色,有的刮食底植的有機物或附著藻類,有的發展出發達的口器捕捉並撕裂小魚,而他們本身也是大型魚類或蝦蟹的食物。這一區淺水的草澤裡也是許多原生種鯉科小型魚類如 台灣石鲋 和高體魚旁魚皮的重要棲地,在龍鑾潭附近他們被稱"老人魚",句說是因為鯉科魚類的觸鬚讓他們被這樣稱呼,案鞭草澤區食物充足而遮蔽性高,十分適合他們棲息,植叢間日本沼蝦伸長著長長的前胸足晃動著螯在草莖間探索穿梭,似忽是感覺到研究人員蝦籠裡誘餌的香味而開始騷動,但是機警的沼蝦稍有動靜就會彈身往後跳,絲毫無法讓人靠近。

 台灣石鲋-雄魚台灣石鲋-雄魚

日本沼蝦日本沼蝦

站在岸邊,可以看到不遠處的水表不時有餐條跳躍出水面,閃閃鱗光翻騰水面啄食著水表的小昆蟲,有的時候整群餐條的大騷動,可能是受到外來種線鳢的獵趕,線鱧平時由動緩慢,但是攻擊開始時會張開大口吞咬讓獵物無所遁逃,這種來自水下的攻擊讓餐條插翅難逃其實線鱧還不是這裡最凶悍的生物,研究人員的調查中,還有記錄過數尾超過一公尺的原生種鱸鰻。

餐條餐條

線鳢線鳢

在潭邊的泥灘地,水波激起處有許多石田螺附著爬行,石田螺是刮食底質有機碎屑為食,和田螺一樣的同屬淡水螺還有當地居民的俗稱"尖尾螺"的網蜷和錐蜷、"鴨母螺"的瘤蜷以及"刺椿螺"的塔蜷,這些螺都有一個寬大的吻部,幫助他們刮食或收集底質上的有機碎屑。此外,再裡還有發現沼螺,他們需要棲息在沒有農藥汙染的水體,所以當其他地方找不到他們的蹤影時,龍鑾潭這裡就成為他們的天堂。

錐蜷錐蜷 

沼螺沼螺

雖然這裡的原生生物不少,但是也有些外來的不速之客,被放生客放養的三星攀鱸(絲鰭毛足魚)在淺水草澤區慢慢游動,這些挺水植物不只提供棲地,也提供了障蔽,降低被來從天而降的鳥類捕食的機會,但是也有許多整群的吳郭魚大辣辣的游過眼前,又快速消失在潭水深處,其實在平靜的潭水下,還有漂浮在底層水上方,仰望著上方水層隨時準備好突襲獵物的雲斑尖塘鱧(筍殼),這些筍殼魚原產在印尼,因肉質甜美因而引進食用,但是他的食性兇猛,而且食量大目前已經成為許多水庫埤塘的嚴重的入侵生物。

三星攀鱸(絲鰭毛足魚)三星攀鱸(絲鰭毛足魚)

 

土地血脈-水圳的生態功能 

 

水圳將灌溉水流從溪流中導入水田,圳到把圳水流過交錯著人為和自然的濕地環境,龍鑾潭邊的水圳許多維持著土堤的護岸,土堤表面形成自然不規則的微棲地,提供了眾多不同生物棲息,從坡岸的水濱植物、和石塊上的附著藻類和水層裡的浮游植物,提供了穿梭水草間的水生昆蟲和米蝦等節肢動物充分的食物。在水圳底泥的附著藻類,種類以矽藻類為主,其他還有藍綠藻及綠藻等,這些岩石或底泥上的藻類、水濱植物落葉等有機碎屑,提供了許多的石田螺和瘤蜷聚集用齒舌刮食,而這些螺類同時也是螢火蟲的食物,在水圳裡形成小小的食物鏈。

 食蚊魚食蚊魚

水圳底部沙底上。有時可以看到一條小小的裂縫,這是潛棲在底泥裡的田蚌或石蚌的棲所,的他們以斧足鑽沙把自己埋藏起來,然後露出出入水孔,吸水進入體內過濾出藻類和可以吃的有機碎屑。這些田蚌正是高體旁皮產軟的棲所,高體旁皮的公魚守著他們產房-田蚌,頻頻四週張望,不時衝撞驅離著入侵者,並且追趕著伸出長長產卵管的母魚靠近田蚌產卵。巡游在水面上已經歸化的外來種食蚊魚,撿拾著水流漂來的食物或掉落水面的小蟲,而圳底石塊下極樂吻蝦虎機靈的探出頭來觀望四週有無食物,蟄伏在圳邊水畔草叢裡的澤蛙等待最佳得時機獵食,但是他們不知道他們也成了白鷺鷥狩獵覓食的對象,每一種生物在這裡各自以最適合的方式棲息在水圳裡。

高體魚旁魚雄魚高體魚旁魚雄魚

高體魚旁魚雌魚-伸出長長的產卵管高體魚旁魚雌魚-伸出長長的產卵管

人土共存-水田的生態功能

 

水圳的水被導進進水田,水田在龍鑾潭附近可以說是面積最大的人工濕地,水稻本身就是生產力相當高的挺水植物,生長良好的水稻田,綠油油的稻葉具有相當好的遮蔽作用,攔住陽光充分的光合作用,同時也防止陽光直射土表並維持住水稻田水的溫度,讓回流水保持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回流到水圳中,而水稻將這些太陽能藉由光合作用轉化成生物可以利用的能量,提供稻苗生長,稻葉抽芽生生不息,雖然時時會吸引許多昆蟲啃食落葉害吸食汁液,被啃傷的枝葉在乾枯後掉落到田埂上或田水裡,馬上被其他小型的碎屑生物分食掉。在水田田埂邊的岩石及土垣,可發現紅色的福壽螺卵塊,這些引進用來食用的外來種螺類,被棄養後造成極大的農損,他強大的啃食能力,除了綠色植物之外,連動物死屍及陸地上的作物,只要他到得了都會被啃得乾乾淨。他和原生種的物種如田螺、網蜷不僅是在棲地上的競爭,同時早期為了撲殺福壽螺用的殺螺劑,其實早在毒殺福壽螺前已經把原生種的螺貝類都先殺光了。現在龍水一帶的居民改用有機栽培,首先面臨的就是要除掉福壽螺,所以在稻苗插秧前就會看到龍水里的農民辛苦的用人力的方式一顆一顆的撿拾為害水稻的福壽螺。所以,當農民開始降低甚至不用農藥時,水田就會開始重新出現生機,而水圳也會帶這些水生生物去拜訪每一片土地。

 

 

 

--田的生命串連

 

水經由水圳串連了龍鑾潭和水田的生命,但是許多不當的工法以及局部的點汙染,切斷了原本完整且連續的生態功能,用人來做比喻,健康的人有健康的血液,也有健康流動通暢的血管,才能把養份送到每一個需要的地方。環境生態也是這樣,水圳要通暢不要有阻礙(血栓),更不要水泥化(血管硬化)才能夠維持水路通暢,水質維持乾淨才能夠將乾淨的水送到每一塊農田種出好的農作,我們才能吃到品質好又自然的無毒食物,所以讓我們一起珍惜這一塊土地,就好好的愛她吧。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掌生穀粒

https://www.greeninhand.com/album_photo.php?AlbumID=4&Page=1&OrderBy=Date+DESC&AlbumYear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店十四張與大坪林地區在18世紀漢人入墾有緊密關希 ,

其中薛裡霧圳和瑠公圳的開發 ,

使得區域快速發展與人口大量入遷..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從事環保 , 社區營造的夥伴加油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林家花園------資料來源國史館

http://www.drnh.gov.tw/ImagesPost/95e727db-d00f-498b-969c-52efed770f2d/d7f6aa36-0e9f-42e6-bf54-21634562efd6_ALLFILES.pdf

話說板橋林家 ─林本源家的 歷史 許雪姬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一、前言 臺灣家族史的研究,過去有集中在霧峰 林家和板橋林家的趨勢,近來家族史的研究 則也關注到其他家族。已故王世慶教授對家 族所做的分類,即年收租一千石、一千石至 一萬石、一萬石以上三類;在臺灣一萬石以 上的家族不多;但在一千到一萬石之間的家 族則與地方開發息息相關,如新竹鄭家、林 家,龍井林家,里港藍家等都是。至於一萬 石以上的就只有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等少 數幾家。家族史是具體而微的臺灣史,最能 看出在改朝換代時家族如何肆應,也是看到 婦女活動的最佳場域,故目前在大學開有家 族史的課,鼓勵學生由自己的家族史做起, 對訓練學生做口訪、田野及蒐集資料很有幫 助。 板橋林家可說是清代臺灣第一大家族, 在中國也赫赫有名,以「臺灣林」或「板 橋林」聞名,她的字號叫「林本源」。原來 林家的開臺祖林平侯膝下有五子,分別是國 棟、國仁、國華、國英、國芳,由於經商拓 墾,各給一個記號即飲記、水記、本記、思 記、源記;由於三房國華(本記)、五房國 芳(源記)最盛,故以林本源為字號。目前 對林本源的研究主要針對林家來臺及其與 新莊、大嵙崁、板橋等地的土地開發;及林 家的重要人物林平侯、林維源、林熊徵、林 熊祥、林景仁、林柏壽;林本源邸園(三落 大厝、五落大厝、花園等)是除了霧峰林家 本文係 2011 年 11 月 23 日國史館「百年風華─臺灣五 大家族特展」系列演講(一)演講稿。 國 史 研 究 通 訊 第 二 期 0 0 0 外,最受研究者青睞的家族。 二、林平侯奠定林本源的丕基 林家系出漳州龍溪,最先來臺的是林應 寅,他到新莊從事筆耕,年老遂回鄉,並長 眠於故鄉。林平侯是林應寅次子,1786 年 來臺尋父,傭於米商鄭谷家,幾年後鄭谷 認為平侯有商才,借給千金,遂由臺灣賣 米 到 大 陸, 由 此 起家。除米業外, 也和新竹林紹賢經 營鹽業,並涉足航 運業,除經商外, 也 陸 續 闢 土、 買 地,可說來臺第一 代即獲鉅富。為了 保護家產,並達成 做官的心願,乃依 清廷捐納之例,在 1803 年 捐 得 縣 丞 為起捐官品,再捐知州,指省分發到廣西, 先任潯州通判,兼攝來賓縣事,尋補桂林同 知,再陞署南寧府知府、柳州知府,前後仕 宦 6 年,任內頗有政績。知府為四品官,回 臺後已足以與在臺官僚分庭抗禮。為了開發 大嵙崁地區的土地,在他的時代乃由新莊遷 往。 1819 年林平侯以長子林國棟之名,在 故鄉設林氏義莊─永澤堂,共 43 甲 8 分 餘地,以其田租賑濟族親。此外,鳳山縣 城、淡水廳城的建立,張丙事件、鴉片戰 爭,他都有捐助。雖有如上義舉,但平侯凡 事節儉,不輕易耗財,曾任臺灣道的姚瑩曾 對他勸捐,他推三阻四,姚瑩說他「年耄而 慳,勸捐文諭全置不理,反謂覬覦其財。」 他一生購買許多田產,使林家成為臺灣最大 的地主。1824 年為了避免漳泉械鬥之禍, 並保護家族,在大嵙崁建城,既有防禦功 能, 也 建 有 土 礱 間、倉庫來處理租 榖,來臺第一代就 發財者不多,因此 林平侯可說是一代 商才。 林 平 侯 過 世 後,由林國華、國 芳 兩 兄 弟 總 綰 家 業,由於國華大國 芳十八歲;且國芳 較長住在龍溪,因 此國華的角色十分重要。他雖襲老父之路總 想由捐官到任實官,卻因一連串的丁憂,使 其赴京候選不成,難圓任實官之夢。林國芳 則是一個好擊技、書法頗佳的人,但他在故 鄉平日頗為強勢,泉州府知府認為他平日僭 越(坐四人轎),又敢對漳州知縣的幕友動 粗,是地方上的領袖;在北臺,他也一反父 親依違在漳、泉之間,成為漳州人的領袖, 終於釀成漳泉械鬥,之後有恃強起泉州佃人 道光年間「林本源」土地契字 研 究 討 論 0 0 0 臺 灣 家 族 史 之事,也逼使林家再遷往板橋,並建城以稍 避泉州人之鋒。 閩浙總督慶端等上奏說林國芳:「招 募壯勇,四出焚搶,幾至激變,實屬為富 不仁,目無法紀」,將其捐職革除,還下 令逮捕他到福建省城福州訊問,正值此時 (1862)林國芳過世,得年四十二歲,被臺 灣民間說成「第一驚死林國芳。」而這時其 兄也早在 1857 年即過世。 林國華、國芳兩兄弟,除克紹箕裘再廣 置田產外,對獎掖文士也出了力。如招金 石名家呂世宜(西村)到林家,供其蒐集碑 板之資;名畫家謝琯樵也受聘林家。此外, 葉化成(東谷)、許筠都到林家,加深了林 家的人文氣習。林國華亦精於書法,世人以 國華字樞北,葉東谷、呂西村、陳南金皆善 書,而合稱為「東西南北四傑」。 總之,林本源的二世,雖未任實官,但 已將父林平侯時期的租數萬石增到十數萬 石,閩浙總督王懿德說這兩兄弟「富約千 萬」。 三、臺灣近代化的幕後推手林 維源 林家在臺三世是林維讓(1818-1878)、 林 維 源(1838-1905) 兩 兄 弟, 兩 兄 弟 差 二十歲,因此林國華過世後先由國芳掌家 政,國芳過世後,即由林維讓主持家中大 事。在世期間,協助官方平戴潮春事件中在 新莊、桃園一帶要響應的楊德源,還助餉二 萬兩。而後亦捐官,且為化解漳泉間的不和 而出力,如以妹嫁泉州人莊正,為建大觀義 學使講學,企圖泯除漳、泉界線,而不再僅 是漳人的領袖。此外,也與弟維源參與《淡 水廳志》的修纂,迄今家中還保存該志的雕 版。1876 年因牡丹社事件後沈葆禎建議閩 撫半年駐臺,因而前來的丁日昌,為籌臺灣 的海防、鐵路款項,乃向林家勸捐,時維讓 已病,由林維源前往,捐出了 36 萬兩,此 筆數目很大,因此不僅洗刷了林國芳的罪 名,恢復原銜,且得到朝廷「永不再捐」的 承諾。林維源在咸、同年間早已遵例捐官, 至是成為林家的領導人、漳人的領袖。 1884 年清法戰爭,兵備道劉璈再度勸 林家捐款,並組團練以自保,林維源迫不得 已捐了 20 萬兩乃避回厦門,不料被清廷任 命以巡撫銜來臺抗擊法軍的劉銘傳又看上 林家的財富,再度勸捐,林維源不得不再認 捐 20 萬兩。清法戰爭結束後,劉銘傳被任 命為臺灣巡撫,此後在林維源的協助下,對 促進臺灣現代化貢獻良多;尤其在殖產興業 方面。此外,他被命為全臺撫墾大臣,才有 1894 年蘭雅廳的設立。臺灣進士施士洁在 〈侍郎銜太僕寺卿林公壙志〉稱林維源在這 10 多年來的貢獻是「設育嬰、葺廢墳、平 陂路、創養濟院以恤窮黎,修淡水志以存文 獻,闢大觀社以惠士林,大甲溪歲溺,與諸 道造浮橋,民獲安渡。督辦臺灣撫墾事,凡 築鐵道、開煤礦、建行省、築郡垣,無不參 國 史 研 究 通 訊 第 二 期 0 0 0 預。」可謂中肯。 四、乙未之役與林家的選擇 1895 年清廷割讓臺灣,林維源決定回 厦門,主要是為他個人與全家人的生命安全 著想;另一理由是,他是朝廷命官,理應從 命內渡。他沒有留在臺灣,也飽受候補道 易順鼎的責難,說他官二品,捐款又少(8 萬),又將家產讓給敵人,乞其保護,本來 就無心肝,也就沒有什麼好責備了。林家雖 曾透過德忌利士洋行的買辦薛棠谷資助各 地義軍,但因其家丁壯勇被收編,終至不得 不加入日方,而與抗日義軍作戰。 由於 1897 年 5 月 8 日是依和約的「臺 灣住民去就決定日」,一旦決定回清國者, 在臺灣就不能擁有土地所有權,林維源受 迫,為了保護家產乃派三房(林國芳子林維 得一系)回臺保護家產。林維源本人一直到 1905 年死亡為止,都沒有再回臺灣,保留 了大清官員的面目;但也派管事來回兩岸, 並讓部分族人入日本籍,而顧慮到日本政府 的面子。 林維源在清末臺灣締造的顛峰時代,到 日本統治後已不復存在,除了戰爭中的損失 外,原有的水租權也被挑戰,由當地民眾控 告非法取財,林家敗訴;而林家控告士林潘 盛清吞沒其銀 4 萬兩,也告敗訴;林家已不 復清末時風光。 為了因應此局面,林家再度展開外交手 段,以免日本政府對其造成太大的不利;在 後藤新平民政長官赴厦門訪問時,林維源當 面懇託其照顧在臺的彭壽、祖壽。 林維源逝世象徵一個新的世代來臨,首 先就是分家的問題,雖然林生前(1899)已 將林家產業分成三房頭六記號,各有所得; 但要分家時卻面對家族不和的情況。日本政 府不得不派出臺北廳長井村大吉出面協調, 將家產中的 25 萬石租,分給三房,由大房 得 10/25,二房得 12/25,三房得 3/25,主 要因家業大半為林維源的二房所掙得;而日 本人卻重視大房的繼承權,因此大房只略少 於二房,至於三房雖然護產有功,但因是 螟蛉子的後代,因此分得少。至於另 10 萬 石則組成「祭祀公業林本源」,大房持分 20/60,二房 30/60,三房 10/60。 五、在臺灣的林家 日本人的家產向來由長子繼承,林家二 房既以中國為活動場域,因此長房、兼祧 兩房的林熊徵乃成為板橋林家的新領導人。 林本源既已分家,又缺乏如林維源般的經營 長才,日本政府乃勸導其成立林本源製糖會 社,此乃以「臺灣人的資本、內地人的智 識」的所謂內臺人的方式來經營,一方面勸 林家自香港銀行領回二百多萬存款,加上臺 銀的融資,再結合日本的技術與管理而成。 以三房彭壽為社長,但大、二房想變更為股 份公司,由林熊徵任社長,卻未能如願;彭 研 究 討 論 0 0 0 臺 灣 家 族 史 壽過世,林糖由其弟鶴壽繼任,但因資本不 足,向銀行貸款又不可得,索性將股份賣給 鈴木商店,熊徵見自己股份沒有鈴木多,也 將股票賣給鈴木,引起「林糖賣却事件」, 經總督府介入,加上二林事件發生,乃在 1927 年將林糖賣給鹽水港製糖會社。 華南銀行設立又是另一個日本政府利 用、控制林家的一個例子。1929 年初,日 本政府勸林熊徵出面成立華南銀行,以體現 中日親善、協助日本政府藉由華銀的設立來 控制華南、南洋經濟的命脈。林家由早期經 營錢莊升級為銀行業,而臺銀在背後操縱、 支援,成為華銀能存在的最大理由。 大成火災海上保險事業設立於1920年, 一是受保險業勃興所刺激,二是要做好內臺 人間的合作而產生,由大房林熊光(行三) 與日人益子逞輔合作,但因益子有意將總行 遷至東京,又排擠熊光出經營圈;再加上 1934 年函館大火災、1940 年靜岡火災的賠 償,因而 1941 年已將股票 3 萬股賣給東京 海上保險,1943 年開始與日新火災合併計 算,此時大成已名存實亡。不論如何,林家 為日本政府重視則為顯然,如臺灣總督府評 議會的設立,先由林熊徵擔任府評議員,熊 徵赴日後改由林熊光繼任,熊光赴日後再由 林熊祥接任,以迄日本投降。 六、在中國的林本源家 乙未之役,林本源家大房先在鼓浪嶼, 後遷往福州,二房林維源系則以林爾嘉為首 住鼓浪嶼,三房林鶴壽則在上海、厦門間經 商。 林爾嘉人稱「小大人」,他在鼓浪嶼設 「菽莊花園」以媲美林家花園。此外,在清 末他擔任福建全省礦務議員、度支部幣制議 員、農工商部頭等顧問官,升到侍郎。民國 以後雖被推為福建諮議局議員,又獲選參議 院議員,卻辭不接受,只擔任鼓浪嶼工部局 林本源製糖會社社長林熊徵(右四)、監察役許 丙(左一)於來青閣合影 鼓浪嶼菽莊花園一景(攝影 / 許雪姬) 國 史 研 究 通 訊 第 二 期 0 0 0 董事。他投資泉州電氣公司、創辦厦門德律 風公司、籌建漳厦鐵路,自組自來水公司, 繼承父親的錢莊等,1911 年在漳州購買 400 多甲地,設廣裕農福公司;他愛詩,因而組 菽莊吟社定期開詩會。 林熊祥則長期擔任福州臺灣公會會長, 他經營鋸木廠及錢莊,並在 1921 年 8 月至 1922 年 8 月間一共以高利貸借給福建省政 府日金 260 萬元、福茀 12 萬元、台伏 41 萬 元,由於這筆大款項乃熊祥向日本勸業銀行 低利貸款、再高利放貸,因此福建省政府一 旦不能償債,林熊徵即面臨財務危機;後在 日本政府協助下將此債變成國債,得到債 權保障,但福建省政府迄今為止尚未還清。 1937 年抗日戰爭爆發,林熊祥乃遷回臺灣。 林鶴壽是林家第四世中最受林維源器重 者,二十歲當上林糖社長,卸任後到厦門 經營錢莊,並和邱木合作經營鶴木產業株式 會社。此外,在上海英租界興建著名的高級 公寓─瑞華公寓,在今上海烏魯木齊路一 帶;並在鼓浪嶼建八卦樓,即過去的厦門歷 史博物館。不過因富貲財為上海當地人覬 覦,長、次子遭綁架,在付出贖金後才得恢 復自由,他一氣之下解雇家中有嫌疑的 38 位傭人;1938 年因病過世。 七、戰後的林本源家 1945 年底林熊徵由日本返臺,擔任華 南商業銀行籌備處主任,1946 年 4 月他以 臺灣省商會聯合會整理委員會委員的身分 代表參加南京的全國商會聯合會擴大會議, 復被選為主席團之一;8 月 1 日又當選臺北 市商會理事長,又當選臺灣省商聯會理事 長,再被推舉赴南京開會,回臺後於年底腦 溢血過世。 林熊祥並未因兄逝而成為林家新領導 人,他因涉入「臺灣獨立事件」(一稱臺灣 自治事件),於 1946 年 2 月被捕,而被判 刑 1 年 10 個月。此後他在 1948 年入臺灣省 通志館,並在 1954 年至 1960 年任臺灣省文 獻委員會主任委員,貢獻於文化界。 林柏壽(林維源第四子)在戰後成為政 府與林家修補裂痕的主要人物,先被任命為 臺泥董事長,以後也擔任中國國際商銀董事 長,又捐大批骨董給故宮,成立臺泥、季丞 獎學金,成立財團法人蕭同茲新聞文教基金 會,另成立林本源中華文教基金會,長期支 持《臺灣風物》迄今。 林熊祥因有案被捕反倒逃過了二二八 事件;板橋林家的林宗賢(林維源孫)任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委員兼向美國領事 館宣布事件代表,其罪行為「策動暴動號召 亂黨主張臺灣獨立」,而被判有期徒刑 10 年、褫奪公權 10 年,後改判有期徒刑 3 年 6 個月,褫奪公權 3 年,其後雖免除牢獄之 災,卻也消失於政治舞台。林子畏(林維源 孫)出資設立的《大明報》也被查封;林衡 道(林熊祥子)被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參謀柯 遠芬軟禁和敲詐,此後不再見林家有明顯的 研 究 討 論 0 0 0 臺 灣 家 族 史 再重修。2005 年初完成 15 天的體檢及定期 養護的工作,2006 年出《匾聯之美》一書, 修訂匾聯中的錯誤,並介紹園中匾聯的背後 意涵,2009 年出版《樓臺重起》上、下篇, 上篇為歷史、下篇為建築,介紹林家花園。 《樓臺重起》獲第三屆國家出版獎,2011 年再版。 八、結論 板橋林本源家由林平侯來臺發迹,迄今 其子孫仍在金融界擁有一席之地位,如林熊 徵之子林明成,為華南銀行董事長、華南金 控副董事長,林本源家沒有「富不過三代」 的問題。 板橋林家常協助政府的統治,在清代協 助劉銘傳的殖產興業工作,在日治時期林家 雖也參與臺中中學的設立,但在臺灣民族運 動上則較站在日本政府那邊,與辜家組公益 會、開有力者大會等,在家族的性格上是商 業性的。戰後,其重要性雖不如清代、日治 時代,但其家族的歷史仍與臺灣歷史的發展 息息相關,見證了每一個關鍵時刻。 政治立場,絕跡於政治場中。 1955 年蔣介石總統到慈湖,以其山川 秀麗頗似家鄉溪口,擬建屋為休憩之所,該 地為林家大房所有,林家乃捐出 19 公頃的 土地,但蔣介石不允,遂以免費租借 10 年。 1975 年蔣過世,遂卜葬於此。1989 年租期 已屆三期,林熊徵之子林明成乃捐出該批土 地,政府於 1993 年在慈湖西側約二百公尺 公路旁立碑表彰林明成。 板橋林家花園,大約在 1893 年建完, 日治時期曾為總督、民政長官及日本要人來 臺必參觀之地。戰後因被林頂立密報聚集在 花園的 60 多名流氓糾集民眾,盜取陸軍倉 庫物資約新臺幣 3 億元,還搶去槍 30 餘桿、 機關槍 3 架等,林家花園成為是非之地。 1949 年中央政府撤退來臺,花園乃借 給國民黨作為辦公室之用,不料來臺家眷一 起住入,以後又陸續有千餘人住進,政府為 之編「留侯里」,往後為了整建花園,林柏 壽乃在 1970 年底將花園三千坪土地捐給政 府,再捐一千萬作為整建花園之用。政府先 是請來東海大學建築系進行研究工作,並在 1977 年遷出所有違住戶,而在 1982 年開工 整修,遂於 1987 年 1 月 1 日開幕,1997 年再重修。2005 年初完成 15 天的體檢及定期 養護的工作,2006 年出《匾聯之美》一書, 修訂匾聯中的錯誤,並介紹園中匾聯的背後 意涵,2009 年出版《樓臺重起》上、下篇, 上篇為歷史、下篇為建築,介紹林家花園。 《樓臺重起》獲第三屆國家出版獎,2011 年再版。 八、結論 板橋林本源家由林平侯來臺發迹,迄今 其子孫仍在金融界擁有一席之地位,如林熊 徵之子林明成,為華南銀行董事長、華南金 控副董事長,林本源家沒有「富不過三代」 的問題。 板橋林家常協助政府的統治,在清代協 助劉銘傳的殖產興業工作,在日治時期林家 雖也參與臺中中學的設立,但在臺灣民族運 動上則較站在日本政府那邊,與辜家組公益 會、開有力者大會等,在家族的性格上是商 業性的。戰後,其重要性雖不如清代、日治 時代,但其家族的歷史仍與臺灣歷史的發展 息息相關,見證了每一個關鍵時刻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