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灣旅行 (4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高雄鹽埕埔 . 漫遊 . 旅居 . 文創 .

老屋新生命 . 在地聽故事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台灣第十座國家公園---籌備處)
範圍包含;半屏山、龜山、壽山、左營舊城及旗後山。
壽山舊稱:柴山、打狗山、打鼓山等,是高雄市重要的地景地標。

也是高雄人生活運動休閒上的依賴,如同陽明山是台北人的生活圈,在生態位置上是重要的“里山”範疇。


壽山位於高雄市西南隅,由於長期受到國防軍事管制,

部份人文歷史遺址(內惟/小溪貝塚)、左營舊城、鳳山縣舊城、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與旗後燈塔、砲台等受到重視。

高位珊瑚礁地形與地景,生態有多樣性(台灣獼猴、山羌、馬卡道澤蟹...等)。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成立,從東西交會航海時代至聚落屯墾、軍事要塞到困厄中求生存的環境保衛戰。

壽山有著明顯的歷史脈絡規跡可依尋。
81年自己從左營海軍退伍後,壽山的映像時光機再度拉進歷史的場景中。

今日走來別有感觸,南台灣的高雄依然熱情又溫暖。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走在步道上我與台灣獼猴不期而遇,猴子媽媽正在幫小猴子理毛清潔身體,溫馨的畫面讓我駐足旁觀,我心盪漾 。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移動的國土-----外傘頂洲
今日踏上台灣本島最西的國土疆域《外傘頂洲》,置身一片荒漠沙洲有一種蒼茫感。


從台灣堡圖的空照圖中,可以看出日治時期的外傘頂洲位於濁水溪以南的雲林縣口湖,台西與麥寮一帶的外海沙洲。外傘頂洲的形成是濁水溪上游流域經年累月所沖積夾帶泥沙而成的沙洲。


早年是雲林/口湖鄉蛤蟆村漁民的臨時漁寮,可惜民國75年韋恩颱風之夜強颱警報來襲,漁民損失嚴重而撤離。今日的外傘頂洲已非昔日場景與位置,政府為了麥寮六輕用水在濁水溪中游設集集攔河堰,加上六輕廠的抽沙填海造陸與突堤效應,濁水溪的泥沙無法適時補充,如今外傘頂洲已經漂移至嘉義/東石鄉朴子溪外海約8海哩處,因此被稱為「移動的國土」。有專家學者預側再過幾年外傘頂洲將繼續漂移至台南外海。


東石的蚵棚有1600公頃 是全台灣蚵仔產區,分直立蚵棚與浮動蚵棚。因未受到六輕所產生的空氣污染,所以所生產的蚵仔又稱《牛奶蚵仔》品質好,受到消費者青睞。一個蚵棚造價約六萬,一個蚵棚架有6-700串蚵仔,一串有10-15個蚵仔不等,一個蚵棚每年產值約10-20萬不等(颱風因素)。養蚵、補鰻魚苗與漁業補撈是東石三大重要產業。


這幾年嘉義/東石漁港的旅遊業者已經開始發展漁村小旅行體驗行程,口碑好帶動地方觀光娛樂事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尋相關業者。


台灣有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西海岸台17線道是體驗農漁村文化與生活不可錯過重要的小旅行景點。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享來源:http://tw.hiking.biji.co/index.php?q=news&act=info&id=7994&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FB_post

“魯壁山”登山口旁有一處魯壁山莊(尤蘇拉地-魯壁民宿),

位於竹60線道約21K處介於宇老觀景台與田埔部落之間。

山巒青翠,可以俯瞰塔克金溪溪谷縱深的美景。

下次前往司馬庫斯部落的朋友,不仿停下腳步住一晚,

吃美食,登高望遠魯壁山的景色

回看東穗山

2016/8/20

尖石後山泛指尖石鄉玉峰村及秀巒村這個廣大的地方。這區域中級山林立,但過往我僅當個旅人,至多到鎮西堡或司馬庫斯遊覽罷了,並沒有對這兒的山有什麼研究。但是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無論是先行再讀,或者先讀再行都沒有關係。重點在於透過實地踏查,讓從來僅僅是在書中的文字、地圖,化成對大地的種種理解、感受。這種感覺很難形容,但是我還蠻享受這種發現的。

尖石後山區域大多是泰雅族人為主,在日治時期與日軍寫下了轟轟烈烈的抗爭史。但從制高點李棟山被攻佔後,日軍利用高度及火炮優勢,對這兒的泰雅族人進行侵擾及掃蕩,讓這兒的山林資源能夠被予取予求。自此後,這兒的居民生活改變可謂是相當巨大。

我常常是爬了一座山之後,透過地圖再找尋附近的山作為未來的目標點。等到實際走過一趟後,才會對當地的歷史文化地理產生興趣。上回走過島田三山後,看它再往前的山徑可以再走東穗山或石麻達山。於是這兩座山便成了口袋之選。這回再度遠征新竹,為的就是實際走過這兩座山頭。

高台山、島田三山、東穗山、石麻達山…這一些山頭有幾個較經典的縱走路線:

高台山→島田三山→東穗山→魯壁山
高台山→島田三山→石麻達山→屯野生台山
魯壁山→東穗山→大島田山→石麻達山→屯野生台山

它們的相對位置如下圖。可以看得出來任一條路線都不是輕鬆的路線。以現今的能力來說,將上述這些山分別單攻是比較適合我們的。

東穗-島田-石麻達山稜

一早五點就出發,下二高芎林交流道後,繞點路到芎林市區買有名的中式早餐。然後一路驅車經內灣往尖石前進。轉進竹 60 之後,經過往凌空廊道的岔路不取,續走竹 60 線。經過宇老觀景台後正式進入尖石後山區域。由此竹 60 開始一路下至玉峰溪,但我們不用走那麼遠。下行不久後便在道路左髮夾彎處見到魯壁山登山口:

魯壁山步道

登山口再下去一點便是魯壁山莊。聽說這兒餐廳及住宿還不錯,有機會再來體驗一下。登山口有停車場,約可停五、六輛車。我們整裝快好了之前,來了兩輛中巴,是嘟嘟健行登山隊的隊伍,約有三、四十人吧。他們行程與我們預計的相同,都是走魯壁再走東穗。我心想這麼多人,讓他們先走又不能抓好節奏,不讓他們先走的話,我們速度又不夠快。於是靈機一動將行程反過來。

「倒不如我們先走東穗山吧?要登的山一樣,但原本是逆時針走,現在變順時針。」

「都可以啊。」wt 一貫的回答。

於是我們就很輕鬆地開始踢馬路,預計走到 22.05K 東穗山產道的入口先登東穗山。

今日天氣視野良好,在竹 60 魯壁山莊旁的觀景處看見許多中級山。較近的虎禮山、鎮子堡,較遠的則是東泰野寒山、馬望海山…等。位在北橫的巴博庫魯山及復興尖山也露出山容。雖然是下坡,但是 wt 看起來狀況不太好。

魯壁山莊旁展望

魯壁山莊旁展望

東穗山
竹 60 看圓渾的東穗山

虎禮山

北橫之山

DSC07319

走到 22.05K 之後沿著產道而上,不久便來到了一處工寮。正路要直走往茅草路走進去,便會看到步條。如果走右邊上坡的話,不久便沒路了。

竹 60 22.05K 東穗山產道入口

茅草路很短一段,馬上就進了竹林。竹林路段也不久,馬上進了樹林。山徑陡上,環境略濕。樹林間有取水的水管,中途會過幾個乾溪溝。這段山徑狀況還算可以,有些路段植物快蓋住山徑了,不過不礙通行。

上切到東穗山稜線的地方是在一顆大樹下。一切上稜線馬上感受到另一邊山谷吹上來的風,頓時消暑舒服了許多。由此上東穗山指標寫約三十分,中途會經過一段箭竹林。鑽出箭竹林後山徑平緩,東穗山頂在望。

稜線三岔路

東穗山約 h1725m,三等 No. 6250,山頂在樹林間無展望,空地還不小。登頂時只有我們,所以趁機先拍合照再用餐。不久,一隊猜測應該來自台北的四人自組隊抵達。其中一人嘴巴唸著「螞蝗很多」。一檢查,我雨鞋上也沾了一隻。

東穗山途中回看魯壁山
東穗山途中回看魯壁山

東穗山途中

東穗山途中

東穗山途中箭竹林

東穗山途中箭竹林

東穗山 h1725m

可續走島田三山、石麻達山

東穗山三等 No. 6250

在山頂休息一陣子後,見雲霧已起,便該動身了。下行不久 wt 在鞋上抓到一隻螞蝗。不久,遇見嘟嘟登山隊的先鋒部隊。大隊人馬要全走在一起的確是有點難度,所以總共經過了三個小隊才完全與他們隊伍分開。這時候我們已經走過三岔路,在往魯壁山的路段了。

往魯壁山的路段較原始,一整個就是中級山的感覺。三岔路過後有一段較潮濕,山徑狀況其實頗清楚。到魯壁山前要越過幾座小山頭,路徑時而鑽箭竹,時而走在樹林下。午後有霧,雖未瀰漫整山,卻也有極舒服的涼感。行至一小落差處,一個念頭爬了較不好走的一面,結果在抓一個樹枝的時候應聲被我折斷,整個人直接往下墜落到起攀點。

墜落的發生是一瞬間而已,腦中除了一開始的「糟了」,接下來就是身體紮紮實實的痛感了。所幸身體只有左手上臂有撞到,腳沒事,坐在後頭的 zy 僅嚇到,沒有受傷。

墜落處
墜落處

 

不過這樣的墜落讓我真的有被嚇到。之後的路段走的有點茫茫然然的。在快接近魯壁山之前會經過一段瘦稜,還未從驚嚇之中回復的我,這段走得有點膽戰心驚。平安走過後,再上坡一小段,便抵達魯壁山了。

東穗山往魯壁山途中

東穗山往魯壁山途中

魯壁山約 h1589m,無基石,山頂空間狹小,但立了三張木椅。山頂西北方透空處有展望。今天走到這裡,原始路段便結束了。接下來便是好走的步道回到停車處。

魯壁山 h1589m

魯壁山展望

魯壁山步道

魯壁山步道

魯壁山步道

魯壁山步道

2016-08-26_04-54-51 2016-08-26_04-55-10

總計繞一圈下來花了四個半小時左右,算是在長途開車後,半日遊的不錯選擇。

回到停車處僅剩我們一台車,天氣陰陰的不知道會不會下雨。本來想在宇老觀景台休息賞景一下,但是人潮眾多,且雲霧早起,看不見什麼視野,便打消停留的念頭。原路驅車回內灣,我們今日住鍾媽媽民宿的四人雅房,還不錯。

鍾媽媽民宿

進房間稍微先沖一下身體後,想到內灣國小放空的時候,下起了午後陣雨。倆個小子在這時候玩得還挺開心的,一點都不怕淋雨。在要求倆小子戴上頭巾後,我們帶著他們去坐內灣線火車,由內灣坐兩站到合興。

內灣

合興這兒被規劃成愛情車站,腹地廣大,有免費停車場。我見許多單車騎士將車放此,然後再騎上山。想想這兒的確停車比內灣方便太多了。

回內灣後到 7-11 買了睡前牛奶,配上餅乾就算是消夜了。明日預計更深入竹 60,我們要去田埔部落走石麻達山。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山上人家輕旅行,享受屬於山巒與風的味道。

啜飲一杯咖啡獨享午后寧靜的美景,約1200公尺的山上人家在勝暑的季節來這裡適合優閒低調。

雲霧漂渺好似仙境,我要當一日快樂的神仙,消遙遊。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14095789_10205782718362160_4354043265755591158_n.jpg

14142004_10205782721002226_5409606642741240029_n.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竹60縣道上前往司馬庫斯部落的途中/宇老標高1450公尺有一家特色餐廳(以娜的店)。

原味十足的馬告(山胡椒)風味餐,吸引過往的旅人停下腳步品嚐有風的甜美味道。

室內裝潢簡約明亮窗外一片翠綠,飯後的甜品在主人家的巧手下視覺感十足,讓人 垂涎三尺。

值得推薦給愛美食+旅行的朋友們。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亞外部落猶浩長老為我們獻唱自己創作的原住民歌曲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二胡+ 葫蘆絲兩種樂器演奏詩歌(雲上太陽)時,這是美妙的音樂饗宴。

謝謝秀娟與二胡手日本朋友(柴沼先生)---我在(比亞外)部落。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幸參加天使部落比亞外(感恩節)活動,

我在歡樂聖歌中心懷感恩,寬敞心愛所在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天使部落比亞外。

聽猶浩長老的轉述,比亞外有2個語意:

(1)相傳是在久遠的故事有一位亞外的慈愛婦女,對來往部落的人相當照顧,過逝後族人感佩而紀念。

(2)另一意義是植物黃帝豆的代表。


比亞外部落曾經一度陌生,頹喪...經過多年來長老、耆老與部落族人的努力,從有機無毒農業蔬果開始,慢慢凝聚共視一步朝永續經營結合生態旅遊方式,讓更多人認識天使部落(比亞外)。

生活、生產、生態在部落裡是如實真切,目標一致。

謝謝猶浩長長的導讀,阿忠(部落有機達人)我吃到原味飽滿多汁的番茄。

更謝謝美麗阿姨帶來餐桌上原味、低碳、無毒色香味俱全的部落風味餐,太滿足了....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溪老茶廠-台灣農林 園區暨歷史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北橫台7線道36公里處的比亞外部落(PIYAWAY)是小而美的泰雅部落。

友善的土地耕作,勤奮的族人,健康的環境,值得大家去探訪。

分享來源:http://www.ct.org.tw/1266018

泰雅族比亞外部落 延續祖先智慧農法守護大地

3744_泰雅族比亞外部落_延續祖先智慧農法守護大地

教會是保護山林主導者

【記者盧明正桃園復興區報導】往拉拉山路上,比亞外(Piyaway)是一個小型而完整的泰雅族部落,唯一的教會─比亞外長老教會不僅是族人的信仰中心,也是保護山林、指導自然農法及推動社區關懷的主導者,讓人看見上帝創造流奶與蜜之地的美。

3744_泰雅族比亞外部落_延續祖先智慧農法守護大地_2

入口處有藍腹鷴的標誌。

比亞外是一個享受靜謐山林的部落,在復興區後山的半山腰上有十六戶人家,人口只有百餘人,平日青壯年人在都會區工作,逢週六、日就回到部落與家人團聚。區內族人以務農為主,延續祖先傳統自然農法,耕作不施以農藥及化學肥料,主要農作物有水蜜桃、枇杷、甜柿、柑橘…等,雖然產量不多,但足以供應族人需求。近年來國人注重食品安全與健康,該部落的有機農產品成為市場上的炙熱搶手貨。

多樣種植 四季都有水果

教導族人有機栽植的比亞外長老教會長老猶浩‧達亞(Yu haw Taya)表示,部落族人幾乎每一家都有一塊地,種植了各種水果及蔬菜,透過多樣性植物種植,一年四季都有農作物可以採收。季節性水果方面有二至三月產枇杷、五月及六至七月兩季的水蜜桃、十月甜柿及十二月至隔年一月柑橘。

至於蔬菜種類則更多,舉凡高麗菜、地瓜葉、山蘇、萵苣、小白菜、龍鬚菜、紅菜、辣椒、薑、南瓜、佛手瓜、絲瓜、小番茄、芋頭…等,幾乎日常生活食用蔬菜都包含有內。由於蔬菜成長期較短,透過輪作方式可以改變土壤生態環境,並減少病蟲害發生。

因為該部落採用自然農法耕種,獲得許多愛護土地者的青睞。猶浩指出,大約六、七年前,該部落通過「慈心」有機驗證,與有機農業通路合作,未來可能朝「契作」平台發展,如此可以讓更多消費者吃到無毒蔬果,也可以改善族人的經濟生活。

生物多樣性 共存共榮環境
「透過種植不同蔬菜,蟲害就會減少」猶浩表示,「自然農法」來自祖先的智慧,古時候何來農藥(除草劑)及化學肥料,栽種方法就是模仿大自然的生態模式。舉例說,某些昆蟲喜歡吃地瓜葉,有些喜歡吃紅菜或枇杷,讓各種生物自然地棲息在同一塊土地上,彼此產生依附關係,創造一個「生物多樣性」的共存共榮環境,如此才是維護生態平衡的具體作法。

猶浩指出,「自然農法」就是將多樣農作物一起耕作。他的作法就是在柿子樹下栽植地瓜葉作物,利用茂密的地瓜葉來保護果樹的根部,藉以保持土壤的濕度,並利用枯乾雜草當作肥料,如此就可以達到一塊土地上做到充分利用的果效。

如何防止蟲害吃果子呢?猶浩說,只要在結果期用果袋套起來就可以了。或者利用天然果膠塗抹在寶特瓶上,讓飛蟲自然黏在上面,不需噴灑任何農藥就可以達到消除蟲害的效果,因此每年產季都有不錯的收成。

他也說,如果一塊土地利用只考量農產經濟效益,全年只栽植同一種農作物,這反而會吸引更很多蟲害來吃,除非施以大量農藥,否則農作物就被蟲害吃光光。蟲害是具有抗藥性的,而化學農藥長期累積在土壤裡,藥物毒害殘留可能會超過數十年,這是對土地不友善的作法。

除了栽種農作物外,猶浩長老還是部落裡出名的「養蜂達人」,他說,他利用簍空的木頭,裡面放一些鹽巴,吊在山上幾天,當吸引蜜蜂築巢後,再移至家中院子,經過一段時間後,蜜蜂數量愈來愈多,不僅對於果園授粉有幫助外,還能定期採收蜂蜜,真是一舉兩得。

教會關懷族人 共餐送長者
猶浩長老提到,基督信仰與教會在部落中扮演重要角色,透過指導族人農作過程,將上帝愛土地及尊重生物的價值觀傳達出來,並讓族人了解,唯有大家在合於基督信仰上,透過「營造部落」成為共同生活圈,也讓部落長者或年幼者受到關懷與照顧。

由於平日只有五分之一的人留在部落裡參與農務,且有多位年邁體弱的長者需要照顧,比亞外教會透過桃園市原住民族行政局及愛心人士的補助,今年初開辦老人送餐服務,每週三、四、五上午,一群教會同工便在教會廚房煮飯菜,透過「共餐」讓務農族人可以飽餐一頓,同時也為行動不便的長者包便當,一起感受來自上帝的愛與溫暖。

擔任送餐志工的比亞外長老教會林娜 (Hana)長老表示,原住民年滿55歲就列為老人,而部落族人中也有超過90歲的長者。每次送餐她都要載著十幾個便當,包含幾個鄰近部落的長者家中,順便幫阿公阿嬤量血壓及虛寒問暖,而長者們也可以透過她將生活近況及代禱事項,一起轉達給教會,讓牧者及弟兄姊妹做更深入的關懷。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www.ct.org.tw/1266018#ixzz4FBvkyglr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山,輕旅行(北勢溪古道+灣潭古道)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曬瓠仔乾! 鄉村農家常見的場景,將多餘的農產品醃漬保存。

11.jpg

12.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在北橫31公里處的泰雅族部落(雪霧鬧)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茶像一位老情人、老朋友越泡越香醇,越泡越韻味十足。

啜飲一杯老茶,人生路途上不留空遺憾....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隱身在雙溪,雙泰公路旁的吳家有機農場值得探索一遊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絕無僅有的傳統捕魚古法,「金山蹦火仔」
文/許明正 2016.7.12
蹦火仔捕魚方式是北海岸傳統的古老漁法,相傳蹦火仔古老特殊的捕魚方式源於原住民巴賽族。開始由4-5人搭乘竹筏或木造船,持火把誘捕魚群。演變至今,一艘船上有7-8人一組[船長、火長、操(叉)網手3-4人、其他助手2人],各司其職。通常以火長為主,負責以手電筒燈光尋找,確認魚群位置後,再將磺石(電土)與水相容產生化學變化的乙炔氣體,利用導管噴出點火瞬間產生強烈火光巨響。此種漁法因此被稱為「蹦火」。火長是蹦火船的靈魂人物,船長與操網手需要配合火長的口哨與命令,才能精準下網捕魚。


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因貿易佔據北台灣,金山因磺港是重要硫磺運輸港口。磺「港漁火」是昔日金山八景之一,今日美景依舊。「蹦火仔」磺火船是早期北海岸傳統捕魚的文化,當地住民因地緣關係,漁民利用硫磺礦「電土」,產生瞬間火光,具有趨光性的青鱗魚受火光誘引,瘋狂躍出水面如飛娥撲火般的朝聖,畫面令人震撼。


蹦火仔捕魚船只在夜間進行作業,每年農曆三月份(媽祖生)左右至八月中秋前後是補青鱗魚的季節,青鱗仔是一種泛稱:(由青鱗魚與其他小沙丁魚等6種組成)是一種集群洄游性魚類。早期在北海岸一帶有近百艘漁船,30年前金山磺港還有30多艘,但目前全世界全台灣只剩3艘。大多都已經改裝成抓小卷等漁船,漁村人口的老化凋零、海洋環境汙染...等與人力不足缺漁工是最大的問題。這種傳統漁法耗時又勞力,年輕一代大多不願意上船,只剩老一輩漁夫還在堅持守護,傳統捕魚古法與文化技藝的傳承面臨相當大的問題。


台灣絕無僅有的傳統捕魚古法,「金山蹦火仔」。是一生值得必看必遊的場景,獻給這片土地默默耕耘辛勤的台灣人。

1.jpg

金山八景之一(燭台雙嶼)

2.jpg

3.jpg

4.jpg

5.jpg

金山蹦火仔漁船之一(全勝號)

6.jpg

7.jpg

一生懸命,(蹦火仔船的靈魂人物--火長)

8.jpg

 

9.jpg

暗夜追逐青鱗魚的一道火光.....

10.jpg

世界僅有,台灣獨一無二的的古老傳統捕撈漁法(蹦火仔)----(全勝號)

11.jpg

12.jpg

海上漂浪,男人淚,蹦火仔人生...

13.jpg

黑暗中一盞火把,照亮海上男人魂

14.jpg

一把火炬,青鱗魚瘋狂的躍動,海上黃金,波光粼粼

15.jpg

追逐黑夜中的孤影...

16.jpg

世界僅有,台灣獨一無二的的古老傳統捕撈漁法(蹦火仔)

17.jpg

世界僅有,台灣獨一無二的的古老傳統捕撈漁法(蹦火仔)

18.jpg

世界僅有,台灣獨一無二的的古老傳統捕撈漁法(蹦火仔)

19.jpg

一生懸命,蹦火仔船的靈魂人物--火長

20.jpg

世界僅有,台灣獨一無二的的古老傳統捕撈漁法(蹦火仔),僅存三艘之一(冨吉號)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絕無僅有的傳統補魚古法,【金山蹦仔火】之一

台灣絕無僅有的傳統補魚古法,【金山蹦仔火】之二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炮子崙古道,不僅有山有瀑布還有說不完的在地懷舊故事。

歲月風霜,古道人家,登山健行,結伴唱山歌。

資料來源:http://tw.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detail&id=182&title=%E7%82%AE%E5%AD%90%E5%B4%99%E8%B6%8A%E5%B6%BA%E8%A6%AA%E5%B1%B1%E6%AD%A5%E9%81%93

炮子崙越嶺親山步道

炮子崙越嶺親山步道簡稱炮子崙步道,位於木柵和深坑的交界處,是台北地區相當受歡迎的步道之一。

步道沿途有林蔭遮蔽,走來頗為涼爽,茶園風光、開心農場、古樸的土角厝、石屋以及山徑小路,馬上讓人忘卻都市裡的塵囂。隨著高度的攀升,視野也越來越好,仔細一看,藍色的大橋是深坑的平埔橋,脖子很長的長頸鹿是木柵焚化廠的煙囪,貓纜、101和台北車站前的新光大樓通通一目了然。

健行完畢,閒散緩步下山,別忘了到深坑老街嚐嚐風味獨特的豆腐,假日時還可以逛逛農夫市集。炮子崙越嶺親山步道功能多多,是一條既能運動健身,也能欣賞風景,還兼具品嘗美食加上購買土產的親民步道。

  • 步道狀態
     
     
  • 里程
     
    2.5公里
  • 步道型態
     
    雙向進出
  • 海拔高度
     
    95~553公尺
  • 高度落差
     
    458公尺
  • 路面狀況
     
    石階、泥土路
  • 所需時間
     
    90分鐘
  • 難易度
     

 

  • 所在縣市
     
    新北市深坑區
  • 所屬園區
     
  • 山系
     
    二格山系
  • 申請入山
     
  • 申請入園
     
  • 三角點
     
  • 最適季節
     
    全年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mangus(司馬庫斯)被上帝恩典的部落。

Tnunan泰雅族語意:共營共生。

司馬庫斯部落是台灣少數能共營共生共利成功的部落之一,部落因發現巨木群而讓深處台灣深山的部落而曝光。

生態旅遊是部落生存的命脈,司馬庫斯部落絕對值得去探訪。

1.jpg

2.jpg

菜根譚: 「風吹疏竹,風去竹不留聲; 雁渡寒潭 ,雁去潭不留影 。君子事來心使現, 事去心隨空」

3.jpg

五星級的洗手間,有超級無敵的山景,讓人解憂愁。步道全長單程5公里,在每2公里處設一個洗手間,司馬庫斯部落真的很貼心。

4.jpg

站在大老爺2500年巨木前面,我是何其渺小。

5.jpg

肉穗野牡丹

6.jpg

司馬庫斯巨木群位於棲蘭檜木群森林裡,陽光、水與土地含養森林,森林滋養生命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暑假期間是水蜜桃盛產季節,甜蜜蜜的滋味讓人懷念。

19.jpg

部落餐廳一角

20.jpg

21.jpg

司馬庫斯部落的地標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