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東部旅行 (10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拓寬花蓮193縣道?民眾憂最美車道沒了…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024000347-260114?from=fb_share_mobile

民眾憂最美車道沒了…
花蓮193縣道廣為內行人喜愛,沿途風景壯麗,民眾擔憂拓寬後,美景不再。(本報資料照片)

通往花蓮七星潭風景區的花蓮193縣道,緊鄰海岸線,樹林夾道,有別於大馬路的塵囂擾嚷,成為單車族口耳相傳最美車道之一。但花蓮縣政府正規畫拓寬此路,開放大客車通行,民眾憂心破壞193縣道特有的純樸與寧靜,呼籲政府三思。

193縣道北起新城鄉三棧,向南通往七星潭,最遠可抵達花蓮玉里鎮樂合,全長約111公里的翠綠廊道,因路幅不寬,起點至七星潭間的路段禁止甲類大客車通行,而此路穿越鄉間小巷,依山傍海,沿途又有防風保安林相伴,有別於台9線的龐大車潮,如此純樸又舒適的廊道已成為單車族口耳相傳的花東祕境。

 

不過,花蓮縣府計畫將193縣道起點至七星潭路段,拓寬為16到20公尺的雙向4車道,並設人行及自行車道,期望民國106年底通車,總工程經費約7億元。希望未來能疏導蘇花改通車後,湧入的龐大觀光車流,並打造一條「寬敞之人本濱海綠色步道,與具觀光及特色的日出大道」。

「現在不就是因為沒有大車出入,所以深具特色及觀光價值嗎?」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說。此外,大多數旅客皆從花蓮市區直接進到七星潭,不會從193縣道起點進入,未來疏導觀光車流的能力有限,而且在尖峰時段七星潭的停車空間已飽和,若拓寬道路勢必會剝奪現有的停車空地,未來停車問題更嚴重。

縣府建設處代理處長鄧子瑜指出,拓寬是基於安全及提升公路服務為考量,在施工前會進行環境差異分析,以對環境衝擊降至最低為原則。有爭議的0至7公里路段,已和林務局協調用地取得,並送申請審查中,在施工前也會進行環境差異分析,盡量減少使用保安林地,以對環境衝擊降至最低為原則,若今年能取得用地,預計明年動工,2018年完工。

鄧子瑜說,該路段經新城公墓通往七星潭風景區,觀光車潮壅擠,如遇清明掃墓,人車爭道險象環生,地方也有建議,希望另闢道路分流,避開公墓區域,為此,縣府闢建外環道取代。

(中國時報)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因一個人一本書而興起(栗松溫泉)探險之旅。

10/3一大早,又因霧鹿與利稻之間的道路有落石坍方,我必須要背起背包走一段天龍古道。是(日治時期的關山越嶺戰備道的一小段路)。

11點與古爸爸會合(古爸是利稻部落的耆老,今年66歲依舊老當益壯,身體健朗)。在他的帶領之下,車子行駛在南橫公路上。

在台20線169K摩天附近,下切至一條雜草叢生的產業道路上,約莫三公里左右到達一處工寮停車。整理好準備,開始下切400~500公尺落差的羊腸小徑上。

一路陡下,腳開始麻,酸了。說真的,不常運動的朋友們要有心理準備,栗松溫泉是一趟很辛苦的探險之旅。先把勇氣與體力先儲存起來。

一般來回行程+野溪泡湯約莫需要5~6小時,請準備簡易的午餐,水與手套,溯溪鞋。

一路走走停停,而午后的陽光不時滲透進森林裡,在樹稍間跳舞著光影,美極了。

栗松溫泉我來了,謝謝妳讓我如此的親近大自然的美妙。這是一趟山林秘境的探險,同時也洗滌我的塵勞憂傷。難忘的旅程,分享給大家。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布農族(利稻部落)古爸爸上山下海的藤編工具藍,歷史悠久了

14.jpg

15.jpg

16.jpg

利稻部落的耆老(古爸爸)今年66歲依舊老當益壯,是我這次的嚮導

17.jpg

18.jpg

19.jpg

黃萼捲瓣蘭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探訪台灣山林的秘境,需要一點點體力,信心與勇氣。而栗松溫泉高低起伏很大,落差約400~500公尺。

每年10~4月枯水期是造訪栗松溫泉的好時機。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趟漫長又寂寞的探險之旅(台東/栗松溫泉)。

 

週五早上11點從台北出發,經台中,南投,台南再轉接84號快速道路到玉井,走台20線南橫公路經南化,高雄甲仙(台20與台29線交會處,也是6年前我在八八風災莫拉克受災區,渡過了一個星期的漫漫日子)。

 

沿台20線南橫公路再進入寶來,高雄桃源區(布農族與部份鄒族族群)再沿著因每年颱風來襲,不斷摧毀的南橫公路。

而荖濃溪的河水依舊黃沙滾滾。一路走在南橫公路便道上,大型機具還在不斷的施工。

眼前一片塵土飛揚,我的視線開始模糊,路斷了...通往台東關山啞口,利稻部落,霧鹿部落的路不通了。

完蛋了,我的心一沉...這真是一次又遠又長又寂靜的一趟旅程。

我往回頭,再次沿著台20南橫公路,一路從桃源區,寶來,甲仙,南化,玉井,84號快速道路,再接國3台南,高雄,屏東下交流道,此時已經晚上22:30左右。

 

眼前還有一段又長又遠的路,在那黑暗深夜的峽谷裡。車子來到南迴公路時,下了一場大雨,空氣中感受著旅人的不安情緒。經山壽卡,安朔,南田,台東達仁鄉,大武,大鳥,太麻里,台東市,卑南,初鹿,鹿野,關山...車子終於在台9線269K之處,再度轉進台20線南橫公路上。

 

來到霧鹿部落的天龍飯店已經是10/3的02:35,這是一趟體能拉力賽的旅行,一共花了近15小時的車程,837公里。我佩服我自己的能奈,是這樣的一趟旅程。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台灣美麗的大自然野趣,一生必須要去的山林秘境之一(台東/栗松溫泉)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栗松溫泉位於新武呂溪上游的一處峽谷秘境中。

是台東縣海端鄉利稻村南橫公路169K摩天附近,屬於布農族傳統領域範圍的利稻部落。

栗松溫泉在布農族語稱:烏烏哦(意:冒煙之處)

 

天上有七色彩虹,而七彩岩壁在栗松溫泉。慢慢看,仔細的看,用心的看,你可以看.....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沈慧珍新增了 14 張相片 — 覺得很美好──和潘旭鴻其他 13 人,在旭海
2015年8月3日

原民台“阿樂樂滋”,由花蓮知名“陶甕百合春天”耀忠主廚,這一集來到旭海尋覓山珍海味!
這兩天上山下海滿滿的在地食材,經由他的巧手,變出美味佳餚與村民們分享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81818868502831&set=pcb.1081819345169450&type=3&theater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方澳是台灣三大遠洋漁港之一。豐富的人文,歷史(馬偕博士的傳道遊記,台灣少數中的少數族群/猴猴族與西鄉隆盛在南方澳所發生的故事....等)。南方澳擁有屬於在地的特色(珊湖博物館,貝殼館,三剛鐵工廠文物館)。鯖魚是南方澳的故鄉,南方澳不止是只有漁港,更多海洋文化與在地的人文故事正在進行式中,等待旅人的發掘.....

 

每年鯖魚祭活動當天,民眾都會扛著大鯖魚踩街,並且到內埤海灘進行火祭儀式。 圖/李忠衛提供

分享

 

2015南方澳鯖魚祭將在9月26日登場,相關系列活動昨天開跑,今年首度將每年踩街活動最吸睛、長7公尺的「大鯖魚」移到南方澳遊客中心展示,並邀請遊客參與製作過程,讓更多人了解鯖魚文化。

文史工作者廖大慶說,1997年他提出「鯖魚節」構想,中間停辦數年後又復辦,但活動流於形式,因此從2008年成立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在活動中加入「鯖魚祭」,近年來獨立出來舉辦。活動當天,民眾會扛著大鯖魚踩街,到內埤海灘進行火祭儀式,象徵鯖魚回歸海洋,也祈求豐收。

每年協會都會在南安國中地下室製作長7公尺的大鯖魚,但多數民眾都不知道製作過程。活動邁入第8年,今年跟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合作,明天起首度在南方澳遊客中心展示,並讓遊客參與大鯖魚製作過程,包括編竹製作鯖魚骨架,用宣紙黏貼、彩繪魚身。

製作大鯖魚的老師陳宏銘說,往年在地下室製作,總是熱到汗流浹背,第一年因為技術不純熟、不斷摸索,整整花了2個月時間才完成,動員許多人力,當大鯖魚亮相的那刻,許多民眾都感動大呼「我也有出一份力!」。

「鯖魚祭要邁向國際化!」協會表示,鯖魚是南方澳珍貴的資產和記憶,象徵討海人的「母親」,今年特別公布製作過程和開放遊客參與,希望把屬於南方澳的鯖魚文化讓更多人知道,邀請民眾一同體驗鯖魚DIY

資料來源http://udn.com/news/story/7322/1056420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2.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42.jpg

43.jpg

44.jpg

45.jpg

46.jpg

47.jpg

11249019_10203589771019847_2276028909266408541_n.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42.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秘湖,是宜蘭境內具有生態原始性的湖泊與鴛鴦湖齊名。

都是屬於生態保護區,值得一探神秘的面紗。

宜蘭有三多(山多,湖泊多,瀑布多),其中湖泊有(鴛鴦湖,神秘湖,松羅湖,翠峰湖,梅花湖,太湖....等)

資料來源http://tw.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533

神秘湖,在Goole地圖上,又標誌著「死湖」,林務局官方網頁「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介紹得很清楚,

 

完整遊記:「南澳神秘湖步道賞生態」整理一些關於神秘湖的生態、路線說明、申請方式,這裡就不贅述。

 

「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每天限制30進入人次,需要3周前申請入園「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

關於神秘湖步道入園申請、南澳南線林道入山申請事項,比較複雜些,

這裡特別獨立成一篇文章:2014.06.27 「南澳南線林道、神秘湖賞生態」活動申請、規劃

 

要進入神秘湖,要先在南澳南線林道3.7K處的神秘湖管制站換雨鞋,徒步進入,神秘湖步道總長約1.7K,

 

我們規劃的路線,區分成三段:

 

Line1:南澳南線林道柵欄(0 K)-神秘湖管制站(3.7K處):這段3.7K、爬升280公尺、可騎單車、要辦入山申請、無人數限制。

 

Line2:神秘湖步道:1.7K、高度約略下降、必須事先申請入園、更換成管制站雨鞋步行(不能穿自己鞋子)

 

Line3:回到管制站,續騎南澳南線林道(3.7k~8.7K)這5K路(前3.4K是爬坡295公尺,後面1.6K是約略緩下)

 

南澳南線林道Bike部分,這裡就先省略,完整請見:「南澳神秘湖步道賞生態」遊記。

神秘湖管制站(南澳工作站管轄)

隱藏在柳山林中的木屋,就是管制站了,這樣看起來真是漂亮,我們邊走邊觀察,花了一些些時間,到達管制站,已經10:20,還好我們在半路就遇到騎機車上來的管制人員,管制人員已經知道我們會到達的時間。

神秘湖步道入口就在管制站左邊廣場,如果不進入神秘湖,南澳南線林道則是往管制站右邊方向繼續前進。

昨天事先以電話知會南澳工作站,告知大約上來的時間,所以管制人員就在估計的時間到達等待我們。管制人員是一位很年輕的原住民朋友,比對一下申請名冊,管制人員就開始說明一些事情,本來應該要看一下影片說明的,不過,今天管制站沒有電,所以只能以口頭說明注意事項。

要進入神秘湖步道之前,我們都要換上雨鞋,以防止我們自己鞋底攜帶其他地區的物種進入神秘湖。這真是很細心的保育措施。(管制人員的機車好酷啊!)

神秘湖步道

神秘湖步道入口就在管制站左側廣場這個牌子旁。進入前,管制人員要幫我們拍照記錄一下進入時間與人數。順便請他幫忙拍一下合照。

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的告示牌,這應該是以前公告用的牌子,現在有了嚴格管制措施,這牌子功能性也比較小了!

一踏入神秘湖步道,很快就感受生命的顫動,啟動了今天的生態之旅!Lai老師將大家的發現彙整成神秘湖搜秘得臉書相簿。

腹斑赤蛙Rana adenopleura Boulenger,很常見的赤蛙。

本來應該會無法發現這隻腹斑赤蛙,不過,當我跨出腳步,驚動到這隻腹斑赤蛙,它跳了一步,我才發現的。

又看到一隻推糞金龜,這隻比較謹慎,我們駐留在旁,反而讓它卷曲保護自己起來。

Hughes和賴老師好像是第一次見面!!

好專心在上課!

神秘湖步道景觀,其實和一般中級山步道非常相似,像是熊空-紅河谷越嶺步道,或是巴福越嶺古道,但是沒有柳杉人工林,有著較為原始的林相,所謂「原始」,其實就是有著較多種類的樹木,而不會是單一林相,視覺上來說,也比較雜亂,拍照起來沒有那樣好看,

但是,這樣的雜亂反而是飽含著豐富生態。

剛剛接觸登山健行活動的時候,還有個誤解,以為會參與登山健行活動的人,應該是想要享受大自然的豐富樂趣,不過後來才知道,還是有不少登山者,其實是比較喜歡競速,不想多停留一點點時間關注身旁的生態。

追求速度、時間、距離,一向不是自己的重點,是比較喜歡邊走邊東張西望的,希望可以很幸運的看到沒看過的小生命。(或者更直接地說,工作上總是在競賽,實在不想在興趣上,也追求競爭啊!不論是和自己競爭,還是和別人競爭)

這次多虧賴老師提供豐富的知識,我們才得以享受到這一路的生態趣味。

幾次將重心轉向生態的經驗發現,觀察生態就像福爾摩斯那樣觀察、推理,

沒有基本知識,去察覺小小的差異,就無法發覺事情的真相,每一次觀察到的疑問,經由搜索、請教、對比、釐清,都像是一個解謎、推理過程,而每一次的推理成果都會成為下一次觀察的基礎,這樣的過程不只是在現場的觀察,還包含之後的推理過程,這實在太有趣了。

眼尖Jakee發現這躲在草叢之間的「雙色皮竹節蟲」,若不是驚動到它,根本無法發現啊!

邊走在步道上,Lai老師提醒我們注意一下這路邊的小蕨類「稀子蕨」,一般蕨類都是利用有性生殖方式的孢子繁衍族群,但是這「稀子蕨」還會在葉脈之間長出一個「不定芽」(就是照片中那個像佛手一般,不固定在哪個部分長出來的芽),當「不定芽」成熟掉落,就會生長成新的植株,這是無性生殖的方式。

變異渦蛛 Octonoba varians Boes.et Str

以前就注意到有些蜘蛛網又著奇妙的圖案,曾經聽過變異渦蛛的網會呈現螺旋狀,而且只有變異渦蛛會這樣織網,這種特殊性一直吸引著我。

乍看到這昆蟲,還以為是樁橡,Lai老師告知才知道原來是「叉斑陷紋金龜」。很漂亮的花案。

路上的倒木,上面長滿了真菌類,對這樣的真菌,一向沒轍,很難分辨,卻又是在林間最容易發現的生命。

我們行進的相當緩慢,因為邊走邊看,到這裡花了30分鐘,還走不到一公里。哈哈

不小心驚動到這隻,才看到它巧妙地躲在樹葉之中,本來以為是和Jakee拍的蛇目蝶是同一隻,不過前翅那個玉帶和大大的眼,應該不是蛇目蝶,後來也曾經懷疑是也有多重目的蔭蝶,後來想到,這隻休息的時候,翅膀是張開的,這比較是蛾類習性,蝶類喜歡閉合翅膀,

這應該是白線魔目夜蛾 Erebus gemmans !

長在樹幹上的真菌類模樣,常常是練習拍攝的對象,只是有時候,會不知道要怎麼變化拍攝方式??看見前面Lai老師在拍攝,想說也練習看看。

Jeff、Hughes拍攝同一個樹幹、真菌。

每次騎乘,為了拍攝某一個小東西,都會停下來等待,慢慢就會落後前面很多,不過,騎乘林道,會有比較多的夥伴也會停下來拍照,形成一個默契,我想這也是越來越偏向林道的原因。

在這裡看到三四隻小樹蛙,這和之前看到的應該是一樣的樹蛙,既然都喜歡在樹葉上,應該是面天樹蛙的機率比較高。

很好奇這條小溪流,水面相當清澈,也保持相當的水流量,來之前所查到的資料,並沒有這條小溪流,是因為雨量多,產生的新溪流嗎?不過,現在雨量又不大,怎麼維持的呢?

當然,Google地圖上是不會有這條無名溪的資料與名稱。

石牆蝶 Cyrestis thyodamas formosana雌性(雄性是黑線邊),又稱做「網絲蛺蝶」,

它的幼蟲也很有趣,身體姿態模仿樹刺,來欺騙鳥類。

我是在地上看到這隻,一動也不動,還以為它快要成仙了,用手包起來之後,發現她的翅脈還很完整,並沒有破損,應該還不會太老,不知道為何飛不動??亦或是剛剛羽化、翅膀尚未乾燥呢??不過,這樣就很方便讓我們近拍了,在這裡又花了不少時間拍這隻石墻蝶。

神秘湖

終於看到神秘湖了,可以看得出來這湖面很淺,但是也許湖底下有很厚很厚的淤泥,和陽明山夢幻湖真的很像,這種溼地形態的淺湖,生命最豐富了。資料上說,這裡有稀有的水社柳、水韭,實在沒時間慢慢找就是了。

從步道口到這裡約1.7K,我們從10:45走到12:02,時間都在步道中尋尋覓覓。

Jakee腳程很快,已經衝到神秘湖出澳花溪的出水口了!

站在神秘湖的澳花溪出水口,這裡是狹長的水道,左邊方向還有一條小路可以進去,可以看到一個觀測設備,不過,今天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去探險。看過去水面上都是水毛花,看不清楚是否有台灣水韭,夢幻湖那裡也是水毛花數量多於台灣水韭

Jakee走過去的方向,就是安置探測設備的地方,不知道前方有什麼?不敢進去冒險。

這是澳花溪出水口,過去就注入和平溪,聽說下游就是澳花瀑布,不過,一樣在Google地圖上,看不到這條溪流。

這附近都沒有樹蔭可以遮蔽吃乾糧,我們就坐在這溪流裡,吃Mayi的雞腿,和大家的麵包。

本來還覺得坐在溪流裡面很涼爽,這時候,Jeff發現我的膝蓋窩有隻螞蝗吸得飽飽的,我趕緊拿出鹽巴驅趕,這時候又發現淺溪裡面有隻肥大螞蝗正努力的匍匐扭轉前進,正在好奇它要去哪裡,就發現這肥大螞蟥突然轉彎,轉向我這裡,同時間,又看到左邊的溪裡面,還有兩隻,也正在往我這方向爬行,我的雨鞋上也早已爬上一隻螞蝗,哇,看到四隻螞蝗同時往我這方向爬,沒看到的不知道有多少??大家嚇得趕緊回程,哈哈,太匆忙了,應該把這個盛況拍下來。

回程

回程,大家走得很快,是因為答應管制人員兩點前要回到管制站。

回程路上,看到這被真菌包覆的枯木,還蠻好看的。

12:50回程,回到管制站,大約14:00,還在答應返回的預定時間,等大家沖洗好雨鞋,也差不多14:30,管制站已經起霧,管制人員希望我們不要再走南澳南線林道後段的五公里,

想想這留待下次再來就好,不急於這一時。所以我們在管制站前合影,讓管制人員做個記錄,就下山。

下山的3.7公里,其實很快,路面又是雙線道,非常暢快,這時候山嵐已經滲入柳杉林間,非常夢幻。隨著海拔快速下降,山嵐神秘地突然消失,回到清澈的林相。

 

離開南澳南線林道前的合影。沒有帶自拍的腳架,相機歪歪斜斜的,哈哈。

或許,南澳南線林道的林相,與其他林道相比較,並不是十分特殊,或許,我們還沒有品嘗到南澳南線林道後段5K的美麗,不過,今天還是大滿足,林道體驗到的旺盛生命力,讓人十分快活。

而且看看時間還夠,大家就提議去吃有名的南澳冰(建華冰城、南興冰城),

以及聽聞許久的粉鳥林漁港,晚餐再去吃豐盛的蘇澳港蒸煮流海鮮:「蘇澳蒸煮流海鮮」作為今天的快活endding!

 

完整遊記:「南澳神秘湖步道賞生態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站在台灣百岳小巨人(石門山)在冷杉林線上,依舊可以看到堅忍不拔的高山植物。

玉山箭竹,玉山白珠樹,籟簫,刺柏,玉山圓柏,高山杜鵑,阿里山龍膽....等。

正等待春天的到來,百花齊放。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有百年歷史的玉山圓柏,生長在北國之顛。卻有著堅毅不屈不撓的生命力,讓渺小的人類該自我省思與學習。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qaBKmsODQ6WdWTZGbwMiAznOY1gpjkBI3Qoa73oGRcQ/viewform?c=0&w=1

2015年 1/15~1/18縱谷浪遊 報名表

主辦單位:東華大學環境學院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鄉村保存研究室

各位好,
走過2014的花東農村在地餐桌,2015年的浪遊即將於一月十五日登場。今年我們將選擇一條熟悉的路徑,和去年一樣,從台東池上出發,但往北走。
記得多年前千里步道聖心曾經誇讚,這是一條一百分的浪遊路線。第三次走這一條路線,除了浪遊的伙伴給它的滿意評分之外,也是因為幾年前清華學院師生開始加入浪遊行列後,逐漸把它變成了每年的必走路線。清華大學這幾年努力地結合沿路的幾個結點,發展出一套村落合作模式,成功地將浪遊帶到另一個階段。這樣的發展令人振奮與好奇,於是我們籌畫了這一次的好奇行程,想要回頭尋找沿途的老朋友,也順道看看浪遊的成長情形。
香港中樂團的笛簫首席譚寶碩老師曾寫了一首簫曲「落梅風」。
沿著一月中旬的池上、富里山邊,我們將欣賞到滿山綻放的梅花花海,也將看到懸落空中的梅花花瓣,感受催化落梅的冷冽寒風。梅花之所以在最寒冷的時刻開花,又趕在春天來臨之前凋落,因為「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南宋詩人陸游給了最驕傲的詮釋。
如果你在大寒之前走過這一條梅花道,除了發思古之幽情之外,也將順便一覽勤勞的客家村落迎接早春播種的辛苦農事。南花蓮的春天來得早,浪遊的時候多已打好田做好田埂,準備插秧。日本人這些年在聯合國極力地宣傳著他們特有的里山概念,台灣的客家人在這些丘陵緩坡的村落生活及生產活動所形成的地景,跟里山倡議相映成趣。相對於因為政權、轉戰、殖民和商業投機等等在台灣形成的住居景觀(姑且統稱為「逃亡地景」),這裡的村落生活已經穩定地成為一種安定的力量,因為長居久留的打算,不會任意消費土地與生態,而是全心致力於文化與社會的紮根,形成了社會生態生產模式的「安居地景」。
除了客庄的體驗,吉哈拉艾和達蘭埠部落也是這次行程要造訪的原住民村落。吉哈拉艾以美麗的水梯田聞名,這些年訂定了部落公約,將一千多公頃的部落土地登錄成為文化景觀。達蘭埠部落因為沒有電,又名黑暗部落,部落居民積極地經營著有機農業,「一日不辛勤,不日即成花」,部落因不日花有機金針舉世聞名,也因為堅持不用電,讓他們成為最接近光明的一群人。
2015大寒的前夕,我們安排了四天三夜的行程,一樣零廢棄物、零食物里程,歡迎您來一起浪遊,一起體驗花東縱谷的美!

建福於2014耶誕夜寫於東華


--浪遊行程-- *雖然行程已擬定,但仍可能受當天天氣或其他無法預測因素而做調整。

1/15 (四) 池上→豐南

09:00 - 10:00 池上火車站:集合相見歡
10:00 - 14:00 池上火車站→豐南=11 km (今日午餐請自備唷)
14:30 - 17:30 社區、生態水圳導覽、認識里山議題
17:30 - 19:30 晚餐
19:30 - 自由活動、盥洗休息

1/16 (五) 豐南→羅山

07:00 - 07:30 豐南社區:早餐
08:00 - 13:00 豐南社區→午餐→大自然體驗農家 = 11 km
(此路線將有小段路需要涉水、行走田埂、穿越樹林。夥伴可以穿鞋底較厚的登山鞋或健走鞋(建議防水處理),也可以光著腳ㄚ豪邁前進。)
14:00 - 16:00 泥火山手工豆腐體驗
16:00 - 17:00 綠禾民宿 = 2.8 km
18:00 - 19:00 晚餐(田媽媽)
19:00 - 自由活動、盥洗休息

1/17 (六) 羅山→黑暗部落

07:00 - 08:00 綠禾民宿:早餐
08:00 - 11:00 羅山→清坑溯溪口→午餐 = 9 km
12:00 - 16:00 清坑溯溪口→(溯溪前往)黑暗部落 = 3 km
16:00 - 18:00 休息、體驗及導覽
18:00 - 19:30 晚餐及細說部落

1/18 (日) 黑暗部落→東竹火車站

06:00 - 07:00 黑暗部落:早餐
07:00 - 09:30 黑暗部落→六十石山→休息 = 5.3 km
09:30 - 14:30 六十石山→午餐→東竹 = 9 km (途中吃午餐)
14:30 - 15:00 活動結束,感謝各位的參與


--報名與匯款事項--

●報名期限:即日起至1/8(四)下午3時止。

●報名名額:40人為止。

●活動費用:4,500元整(四天三夜之食宿、行李接駁車資、保險和社區導覽體驗,不包含去回程交通費。*第一天午餐請自備)。

●煩請報名浪遊的夥伴們,報名後三日內記得匯款唷(最後一日報名者,請於1/9下午3時前完成匯款)!
匯款後請跟我們確認是否有收到款項,以完成報名手續(若三日內未匯款,視為未完成報名,並由其他報名者替補)。

●匯款帳號:(郵局700) 0091003-0405618;戶名:邱綉樺

●匯款後請主動告知工作人員唷! 聯絡方式如下:
--0912-521-291(綉樺)
--E-mail:monster391015@gmail.com

●有任何行程上的問題與建議請洽詢:
--0988-165-236(怡伶)
--E-mail:lanora10@gmail.com

●報名若超過預定名額,依報名優先順序、報名全程與否、參與動機等,進行綜合考量來決定錄取人員。

●經錄取後,伙伴會於一個工作天內,以電子郵件答覆並通知繳費流程,若未收到答覆信件,請來電詢問。

●有任何問題,都非常歡迎您跟我們洽詢!


--貼心小叮嚀--

浪遊此行您可以慢慢體會在花東縱谷間沿途的美景,為了延續這樣的美好,請瞭解低碳、零廢棄物旅行的重要性。走在寒冷的一月中,你可能會因為這樣的寒冷,更堅定自己的步伐,更珍惜身邊的每一片風景,是夥伴、是居民、是眼前的樹木、是遠方的山、或是腳底下的這片土地,你會看到外在的美好,並且發現自己內在的心靈風光...
但前提是,千萬別忘了以下注意事項及攜帶物品:

●注意事項:
1. 本活動將參與的每位朋友視為獨立個體,各人需為自身的安全負責。
2. 請自行攜帶睡袋(工作團隊無法為您準備)。行走時輕裝上路,睡袋與其他裝備衣物請置於大背包內,有行李車載送。另一月的氣溫仍相當寒冷,建議也一併準備保暖衣物或外套。
3. 線上報名截止日:1/8(四)下午3時止。報名後請等待回覆信。
4. 若1/8(四)晚上沒收到回覆信,請來電確認。(綉樺0912-521-291)
5. 繳費期限至1/9(五)下午3時止,請在期限內繳款完畢。
6. 請全程參與,中途離開隊伍不退費唷!
7. 第四天1/18 (日) 預估14:30到達東竹車站,建議搭乘15:05(南下至池上、台東)或15:35(北上至玉里、花蓮)的火車,若時間充裕的夥伴可再到玉里或池上走走。
8. 第一天別忘了自備午餐唷!
9. facebook社團:東華大學縱谷浪遊,快來加入吧!所有最新訊息將在社團中即時更新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22210297827279/

●攜帶物品:
1. 環保餐具
2. 睡袋、睡墊
3. 換洗衣物
4. 著輕鬆好走之運動鞋
5. 帽子、口罩(防曬、防風寒)
6. 簡易雨具
7. 乾糧
8. 健保卡
9. 輕便背包(方便攜帶隨身物品)
10. 若在豐南往羅山的路上,害怕那一小段涉水路線的話,記得帶雨鞋唷!
11. 多帶幾雙襪子不嫌麻煩,讓旅程更加舒服、安心。
12. 其他(如:個人需要之藥品、衛生用品、小紀錄本、筆等...)

●集合時間/地點:1月15日(四)早上9:00以後/台東池上火車站

 

 

 

 

 

 

 

 

 

 

 

 

 

 

 

 

 

 

 

 

 

 

 

 

 

 

 
 
 
 
  •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比西里岸)的驚呼聲中遇見幾米。

    一群生活在三仙台旁,屬於阿美族人部落的孩子們,正準備用自己的雙手擊鼓,引領著旅人享受一場動人的鼓樂饗宴(Pawpaw鼓樂團)。

    藍天碧海,海天一色。寶島台灣是如此美麗的家園,比西里岸的天空,正等待旅人的到來,為自己唱一首歌吧!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平安夜,我轉個彎來到台東鐵花村,享受一個人的寧靜與放逐。

    想和妳一起散散步走在海濱公園,琵琶湖兩旁的木麻黃樹形高大,與我垂影成三人。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隱身在台11線上103K處(沙尼灣部落),有著迷人的卡片教堂。

    被山與海所包圍的宜灣,信仰是如此接近天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比西里岸)的驚呼聲中遇見幾米。

    一群生活在三仙台旁,屬於阿美族人部落的孩子們,正準備用自己的雙手擊鼓,引領著旅人享受一場動人的鼓樂饗宴(Pawpaw鼓樂團)。

    藍天碧海,海天一色。寶島台灣是如此美麗的家園,比西里岸的天空,正等待旅人的到來,為自己唱一首歌吧!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蘇花行腳與山海同行----大南澳生態小旅行(東澳~東岳部落)。

    同治13年(1874年)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奉欽差大人沈葆楨之命,開闢了從蘇澳到花蓮的古道,又稱「後山北路」全長約二百里。

    日治時期,日本人先後在清代古道基礎上,開闢大南澳路,東海徒步路與蘇花臨海路。

    (東岳部落)位於南澳鄉東岳村,每年4~6月是飛魚季,當地人稱「Dobiyo」音多必優。

    目前部落正在修復水梯田與小米復育,(東岳湧泉)是部落觀光資源。走在部落社區裡,可以明顯看到泰雅文化與部落圖騰的彩繪。

    期待旅人慢慢品嚐台灣原民文化的多元與豐富性。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牽罟的人生(母親的家鄉)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文章標籤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