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出發吧!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走在淡蘭百年路徑上,踏上前人的足跡為自己與歷史留下見證。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423000348-260114

重現淡蘭古道百年風華
淡蘭山徑上的住家。(劉永祥攝)
重現淡蘭古道百年風華
淡蘭山徑留存許多先民的生活記憶,圖為山友行經石頭土地公廟。(劉永祥攝)
重現淡蘭古道百年風華
淡蘭山徑一景。(劉永祥攝)
重現淡蘭古道百年風華
千里步道協會共同發起人小野。(本報資料照片)
重現淡蘭古道百年風華
千里步道執行長周聖心。(本報資料照片)
重現淡蘭古道百年風華
淡蘭古道連結前山與後山,在台灣開發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百年前馬偕走過的路徑。(千里步道協會提供)
重現淡蘭古道百年風華
淡蘭古道分布圖

從新北市雙溪出發,通往宜蘭大溪的古道上,沿途幽靜,溪流清澈,人跡罕至,恍如祕境的山徑間留藏先民足跡,這是200年歷史的淡蘭古道系統的一段,也是百年前馬偕行醫走過的路。在台灣千里步道協會串聯下,北北基宜等4縣市首長今(23日)將在台北萬華剝皮寮簽署宣言,攜手打造國際級文化路徑,重現淡蘭古道風華,讓國人透過走路認識台灣早期歷史與族群記憶。

找回記憶 期待和解

 

千里步道協會發起人之一、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小野指出,「台灣人最缺乏的就是認同及光榮感,因此出現藍綠、統獨對立。任何族群或人種只要來到台灣居住、受過這個土地照顧,都構成台灣的一部分;這個計畫希望促進大家對土地的了解,找到共同的記憶,促進族群了解。」

「透過淡蘭步道看歷史,是期待和解的未來。」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表示,這項計畫還有發展生態旅遊產業、活化山村聚落等多重目標,希望2020年能夠完成淡蘭長步道路網。

曾走過淡蘭古道的作家劉克襄指出,淡蘭古道是漢人移民到宜蘭的路徑,文史豐富,自然景觀優美,可發展成台灣的「奧之細道」。未來觀光旅遊應有歷史文化元素,要透過調查建立資料庫。

主題路徑 文史豐富

淡蘭古道埋藏豐富的先民墾荒故事,包括原住民的社路、西荷人的採金、漳州人的拓墾、泉州安溪茶商的貿易、外國傳教士的宣教、1895年日軍與「土匪」的對峙等。周聖心建議,未來可能規畫「馬偕之路」、「開蘭之路」、「楊廷理之路」、「土匪之路」等文化主題路徑。

淡蘭古道沿線有許多石厝、石造土地公、砌石駁坎、埤圳、石板橋、梯田等遺跡,光是雙溪就有超過120座土地公廟,可規劃尋幽探秘的「土地公之路」。

劉克襄提醒,過去有些古道因觀光需求被舖上水泥,喪失古的東西,屬於淡蘭舊道的草嶺古道就是一例。淡蘭古道復舊應建立郊野與城市新的對話方式,透過手作步道成為自然教育養成場所。

分級施工 古法修復

淡蘭古道大致有三條路徑脈絡,北路經瑞芳、猴硐、雙溪、貢寮,南路由深坑、石碇經坪林到宜蘭。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指出,為兼顧古道景觀及安全,希望建立步道分級,「不同分級,施作工法的強度不同,前提是不破壞自然環境。」

未來淡蘭古道路網完成,民眾走進台灣的「奧之細道」認識先民墾荒史,也讓山村活絡起來。

(中國時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淡蘭百年路徑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正 的頭像
    阿正

    跟阿正去旅行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