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鴒鷥的家~無尾港生態溼地
「白鴒鷥做茨邊、虻蟲加減拈、營養隨你填、恁甜、阮嘛甜。」
這是(鍾茂樹老師)為無尾港的白鴒鷥寫下的一首鄉土童謠詩,另人感佩與動容。茂樹老師是宜蘭推廣友機耕作,食農教育的前鋒者,也是前無尾港文教促進會的成員,更是我的學長(馬賽國小的鄉土老師)。
8月的酷暑夏天,再次來到我的兒童玩樂場域(港邊社區、無尾港與岳明國小)。每次經過嶺腳的港邊社區,想起小姪子(家偉)有沒有好好在岳明國小努力念書呢?上課時有沒有發呆在想天馬行空的創意點子呢?(我小時候念書時常常發呆作夢,哈哈😄)。
我總試圖拼圖兒少的片刻思緒,牽罟、沙灘、漁人的印記與漂浮在海上的龜山島是我深刻思念家鄉的海味,多年來不曾忘記。
謝謝淑芬老師讓我再次重新找回兒少的記憶與情感。圍上社區媽媽的手染巾,頭頂烈日曬得我紅通通的臉頰,我正走在旅行的路上,努力張大眼睛看待這個新世界的美麗與哀愁~
後記:20200808 港邊社區、無尾港、岳明國小
 

1.jpg

2.jpg

3.jpg

黃水綠草無尾港  豔陽高掛戲白浪
龜山隱約太平洋  雁鳥悠游真舒暢--張淑芬老師

4.jpg

是無尾港的地標,也是嶺腳阿嬤一輩子最美好的記憶,當老公和兒子捕魚大豐收,不但,這大半年不愁生活,最重要平安返航,一家團圓,地標是阿嬤畫的圖,阿嬤不會畫很多魚,只以一條大魚代表,阿嬤搬不動,只好喊小孩子來幫忙,看到魚尾巴了嗎?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arrow
arrow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