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荖濃溪畔的守護者—-十八羅漢山

位於荖濃溪右岸,台27甲線六龜至新發之間的十八羅漢山,是探險者、攝影家、地質觀察學與喜愛大自然的人,不可錯過走讀人文歷史景觀最佳場域之一。
劉克襄老師在他的《荖濃溪畔的六龜》這本書裡描述提到,一百年前,英國攝影家湯姆生扛著笨重的攝影器材,抵達荖濃溪西岸,仰望十八羅漢山時,就如此讚歎:「二百公尺高的連續險岸聳然壁立,俯瞰著乾河床,成為筆墨難以形容的迷人風景。」
在黃昏夕陽餘暉映照下,將十八羅漢山的景致灑落於荖濃溪湖上。在秋天蕭瑟之際,荖濃溪河床旁的甜根子草隨風搖曳...四季變化隨風、隨雨、隨旅行者的到訪而繽紛多彩。
1927年日治時期,第一大戰結束沒多久,整個世界又將翻雲覆雨⋯⋯日本人為了南洋戰爭而準備大量採樟。為了大量運輸樟樹而開闢道路,沿荖濃溪畔陸續開鑿6處隧道。但由於地質構造特殊易風化崩塌,1992年開闢外環道路(即現今的台27甲線)、同年劃設「十八羅漢山國有林自然保護區」,2006年再核定為「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2017年在屏科大陳美惠老師積極奔走之下與相關單位多方協調後,以環境教育的方式,帶領遊客,認識保護區內的人文歷史、自然生態和礫石層的特殊地形。每日開放名額100名,需要向屏科縣政府申請。
十八羅漢山是自然保護區,透過走讀方式讓旅行者認識在地的文化資產與地質景觀。解說員都是經過培訓、考核,今日的導讀解說員是廖志雄(鐵雄ㄧ號)是一位新農,自己有一分半地的網室木瓜田。當有遊客預約導覽,鐵雄就會出現在十八羅漢山服務區為喜歡聽地方歷史,聽大自然生態的朋友說故事。
走進五號隧道內(台灣葉鼻蝠)與(東亞折翅蝠)因為我們的到來而騷動不安,隧道上方裸露的礫岩石層,可以看出百萬年前台灣的古老風化岩石。2個隧道口之間的舊公路上,舖滿竹落葉的軟地毯走起來有沙沙的聲響,兩旁的植物生態在幾十年沒有人為干擾下有玉葉金花、菊花木、黃荊、刺竹、羅氏鹽膚木...等相當豐富。
十八羅漢山因裸露的礫石岩層風化,遠看如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火焰火鐵扇公主,與苗栗火焰山、埔里九九峰齊名。

是台灣的地質環境教室,因此素有台灣小桂林之稱。
走一趟六龜區的十八羅漢山保護區,看見台灣的久遠的地質年代,聽一段這裡的人文歷史脈絡....

後記20190413 十八羅漢山

1.7.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arrow
arrow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