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百年山徑之中路系統(雙溪/泰平/大平山---芊蓁坑古道---山腰古道O線縱走)
[ 山徑上的驚嘆號 ! 雙扇蕨 ]
細雨綿綿中...車子行經台2丙過平雙隧道後,山嵐雲霧在柑腳社區的山頭盤旋緩繞而上。
我隱約看見(威惠廟)裡的開漳聖王神威再現,帶領著兵將走在崩山坑古道上,聞風起舞...
芊蓁坑古道位於雙泰產業道路9.2公里處,過芊蓁坑橋行駛約1公里處是今日登山口起點。
芊蓁坑;是當地人以(芒草)來稱呼之。雙溪是雪山山脈東南稜脈一側,山勢在此高低起伏。
山垇處溪流竄流其中,在匯流形成北勢溪主流域。早期的拓荒先民將山垇之處,森林茂密之樣...等
以(坑)來形容(如:深坑、芊蓁坑、丁子蘭坑、崩山坑、後寮坑...)。
走在北台灣的步道或古道上,總能看到中華民國山岳協會(藍天隊)的路標或指示牌。
江啟祥隊長將30年來與一群愛山的山友們,每周六與日兩天,年復一年從不間斷,
足跡踏遍北台灣山林古道上。手繪地圖,手握砍刀披荊斬棘,清除雜草路障,
為山友們理出一條清楚的路經,真讓人感佩這一群人。
芊蓁坑古道上的雙扇蕨,是台灣600種蕨類中最讓人驚豔的蕨類植物之一。
雙扇蕨(又稱:破傘蕨)出現在2億年前侏儸紀恐龍時代,是地球上的活化石彌足珍貴。
北台灣的雙溪、平溪、陽明山一帶是雙扇蕨的最大生長族群地,喜歡潮濕與陽光的邊坡地。
走在古道上,芊蓁坑古道的巧妙造型總是吸引著愛大自然者的目光。
而終有一日雙扇蕨的LOGO將在出現在北台灣最重要的淡蘭百年山徑上,
陪伴者旅行踏上探險之路,繼續尋找夢想...
2018.3.18 雙溪 . 芊蓁坑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