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荖寮坑既是「腦寮坑」之諧音。
腦寮為採伐樟木,提煉樟腦之臨時住所 。
伐木代盡之後 ,荖寮坑相繼種植大青 茶葉等 經濟作物 。
荖寮坑最早是由泉州安溪人來此開墾拓荒。
清代時期 荖寮坑山區岩層中發現煤炭, 1870年(清 同治九年)開始大規模開採 ,
後來因為 交通運輸不變 ,再加上開採成本過高而逐漸沒落,於1925年停產採。
淡蘭古道暖東舊道與荖寮坑煤礦的發展有密切關係,
當時荖寮坑礦區的工人大多數來自平溪、十分寮的居民 ,日常生活都經由淡蘭古道暖東舊道而往返兩地 。
荖寮坑古道沿途有豐富而多彩的生態。
有一般常見的低海拔闊葉林植物之外,還可以看到過去荖寮坑煤礦的歷史遺跡 ,如礦場辦公廳、排煙道及古厝老屋 。
還有先民浸泡大菁,製作藍染原料的石砌水池---菁礐池遺址。
走一趟荖寮坑古道, 呼吸大自然芬多精 ,也感受先民辛勤勞動的常民生活一面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