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享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311212382

那些年,山教給我的事

接到北京出版社的邀請,有機會能在中國大陸出版「像山一樣思考」(繁體版原書名:「地圖上最美的問號」,改版書名:「我在阿帕拉契山徑」),和更多讀者分享自然教給我的事,真是值得開心。

原本想得很簡單,不過就是繁體轉換簡體,頂多只是兩岸譯法與語法的調整而已,但在與編輯反覆討論過程中,我才了解有些字詞沒辦法直接轉譯,例如作為本書關鍵詞的「步道」,原來在大陸沒有「專供人行山走路的小徑」的專有名詞;也許較接近的說法是「山路」,但山路也可通車,而鋪面也可能是硬化道路;部分地方有「游步道」的說法,但又太過強調外來者觀光旅遊的面向。

因此,我在簡體版的序文中,特別借用東方禪學思想中的「見山三部曲」,來詮釋本書的思索階段,搭配摘錄古代遍歷中國的旅行家徐霞客遊記片段為楔子,也當作給難以歸類的讀者群閱讀此書的一些脈絡與前導。

見山是山

攀玩移時,望獅子峰已出,遂杖而西。是峰在庵西南,為案山。二里,躡其巔,則三面拔立塢中,其下森峰列岫,自石筍、接引兩塢迤邐至此,環結又成一勝。群峰或上或下,或巨或纖,或直或欹,與身穿繞而過。俯窺輾顧,步步生奇,但壑深雪厚,一步一悚。~1610年徐霞客《遊黃山日記》

探險、旅行的內在衝動,是人們出走、進入、攀登一座又一座山的原初夢想,這樣的經驗古今中外皆然。
徐霞客足跡遍及大江南北、江河山系源頭,行過兩萬六千里;本書中介紹的美、加國際阿帕拉契山徑全程行者們前仆後繼,徒步五千五百五十公里完成挑戰自我的壯舉,好萊塢影星勞勃瑞福還將此主題搬上大螢幕,讀者不仿把閱讀本書當作一趟阿帕拉契山脈的臥遊,沿途風土民情與歷史文化的展讀。鬱鬱蔥蔥的山貌隨著林相在季節變化著容顏,陰晴雨雪、人在風景中心情轉折。
旅人遊覽的主題是山群(阿帕拉契山是美國東岸南北山脊線的總稱,包含高矮不同的山頭),而腳下的山路只是無關輕重的過程,顧名思義就是通往目的地山區的路,在地圖上就是一條線、在古籍遊記中就是里程與地名組合而成,無須細節。

見山不是山

按此則南北二盤,但名稱之同耳,發源非一山之水。北盤自可渡河而東,始南合亦資孔、火燒鋪之水,則火燒鋪非北盤之源也。南盤自交水發源,南渡越州,始合明月所之水,則明月所非南盤之源也。乃《一統志》北盤舍楊林,南盤舍交水,而取東南支分者為源,則南北源一山之誤,宜訂正者一。~徐霞客《盤江考》

入山帶著一個問題意識,嘗試追求答案,就跟推理小說一樣,每找到一個暫時的答案,只是引導出更多的線索與更大的疑問。
對徐霞客而言,他的行走環繞著「探江河發源、尋三大龍脈」的線索,以地理博物學的角度校正典籍道聽塗說。對利奧波德來說,從看到親手獵殺的老狼眼睛裡凶狠的綠火漸漸熄滅,了解了某種只有狼跟山知道的東西:「就像鹿群活在對狼的極度恐懼之中,山也活在對鹿隻的極度恐懼之中;而或許山的懼怕有更充分的理由,因為一隻公鹿被狼殺死了,兩、三年後便會有另一隻公鹿取而代之;然而,一座被過多的鹿摧毀的山脈,可能幾十年也無法恢復原貌」。
而我從彎身拿起一面是種下生命的鋤頭、一面是奪去植物生命的斧頭的工具,沉重地要修護腳底下的土徑,既要使之不積水泥濘,又要盡可能減少傷害樹根、土裡棲息的萬有,在人的需求與自然整體的穩定之間,尋求一個可以被山接受的尺度與做法。既真正藉由敲擊認識這座山的地質組成,也藉此探詢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在實作中思辨、尋找能讓人在不傷害環境生態的前提下親近自然的途徑。

見山仍是山

復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夾起;路宛轉石間,塞者鑿之,陡者級之,斷者架木通之,懸者植梯接之。……徑小而峻,峰頂皆巨石鼎峙,中空如室。從其中疊級直上,級窮洞轉,屈曲奇詭,如下上樓閣中,忘其峻出天表也。~1618年徐霞客《遊黃山日記後》

經過奇山峻嶺,與發掘、探究、懷疑、批判、辯證的歷程,再回頭來以全新的觀點與實踐,看進去眼前的山、腳底下的山徑。
在美國之後我又陸續走訪過許多國家,參與各地的實作,原理或有相類,但每個住在山裡的人群,都發展出因應環境的生活方式,步道工法具體而微地呈現出各地的文化與場所精神,而那正是最能吸引旅人到訪的特色。每座山都教我不同的細節,工程不只關乎自然生態,也連帶深遠的歷史、文化乃至制度脈絡。
而手作步道在台灣發展之路,走得比我當初想像的更遠,在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夥伴們合作努力,協助林務局、國家公園、縣市政府等步道主管機關,結合大專院校、社區大學、專業規劃設計者、環境與文史NGO等團隊,發展出可以替代水泥硬化道路的方案。
中國自身有豐富的古道工法的歷史,華北、華南、西南、西北因為地理條件不同,生活在當地的人們善用環境智慧,一斧一鑿手作出來的,每條古道都呈現不同的樣貌,凝結成各地環境與文化的珍貴資產。
我也想踵隨徐霞客的足跡,過去這幾年考察過北京的京西古道、八達嶺野長城古道、浙江寧海的國家登山健身步道、雲南高黎貢山的南絲綢古路與部分的茶馬古道,以及四川具有民族色彩的轉山路線,作過這些古道的自然動植物生態、歷史人文、地質氣候與工法的調查,這些步道本身工法就呈現極大的不同,也是文化資產的特色所在。
例如京西古道上的「蹄窩」地景,人為踩踏加上石材特性與水蝕的壺穴痕跡,而在「香道」上則因應人與轎子進香有石階、石板鋪設,其中發現在斜坡上有「山坡陡峭處,每隔一米,栽立石一排,防止石頭鬆動滑落」的規律;寧海登山健身步道在元代寧海縣丞就記載當地工法特色「行山雲作路,壘石海為田」,當地古鎮民家與田埂都以打石砌造,古道、古橋也是,在斜坡處以立砌小石增加摩擦力的方式解決水的沖刷與路滑問題;高黎貢山火山岩特性,表現在山腳下江苴古鎮街道石板的鋪設,以卵石砌邊、石板鑲心,鑲心石板一尺來寬、二三尺長,方便老弱婦孺行走,不破壞地下生態,這些鑲砌的石縫間,還可以滲下多餘的雨水。
世界上的步道雖然說著不同的山的語言,但在跨文化、跨地域的經驗中卻存在許多高度的共通性,比如在英國南威爾士、日本沖繩、浙江寧海、丹巴中路與台灣的屏東舊達來排灣族部落都有類似的立砌小石鋪面與石牆造屋,這些地方的地質多岩石(雖然岩性質地成因各異),而氣候也都相似地受到海洋、季風的影響。
一地步道的歷史、文化、氣候、水文、環境、生態與制度細節,映照出在地的獨一無二,也看見人與萬物相互連結的整體平衡關係.......

今天收到北京出版社編輯部寄來的照片,簡體版已經印出來準備在對岸面世,以上特摘錄簡體版序文,跟朋友們分享......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00623/

 

徐銘謙的相片。
徐銘謙的相片。
徐銘謙的相片。
顯示更多心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那些年,山教給我的事
    全站熱搜

    阿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